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二战前和战争中实施“国定教科书”制度,推行“皇国史观”教育。战后“国定教科书”逐渐向“审定教科书”转变。这一趋势遭到日本右翼和保守势力三次大的攻击,日本的教科书也相应出现了总体上的“改善”或总体上的“改恶”的三次大的动荡局面。我们应在了解两种倾向斗争中的力量对比和把握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最新动向后,确定自己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主要因素是国情、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教育政策等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科书制度由国定制逐步走向审定制,但是近些年也出现了“国定制”回溯的呼声。纵观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演变历程,审视世界主要国家教科书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教科书制度应该实行审定制,而非国定制,并由审定制逐步走向开放、多元的教科书制度。  相似文献   

3.
伪满洲国是日本侵华时期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的存在14年的殖民政权,期间教科书发展已经偏离基本特质,沦为伪满政权的统制工具。此研究通过分析"国民科"教科书——《满语国民读本》的历史背景、编写概况及文本特征,揭示伪满政权控制教科书最深层的思想动机。《满语国民读本》通过重新定义"国家"、"国民",以及"满洲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等来达到制造忠顺"国民"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文部科学省3月30日公布了初中全部科目及高中部分科目的教科书检定结果,并从2011年4月的新学年开始采用。其中,初中的教科书与2004学年度的检定结果相比页数增加了25%;与学习量大幅减少的2000学年度相比,增加了36名。这一举措显示,最近10年间采用的“宽松化教科书”政策已走入历史。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材.教法》2016,(11):112-122
日本在二战前和战争中实施"国定教科书"制度,推行"皇国史观"教育。战后"国定教科书"逐渐向"审定教科书"转变,这一趋势遭到日本右翼和保守势力三次大的攻击,日本教科书也相应出现了总体上的"改善"或总体上的"改恶"的三次大的动荡局面。战后日本历史教科书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反映了日本社会内部关于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两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和斗争结果。针对"日本教科书问题",一些媒体热衷于新闻线索的"耸人听闻"性而不是科学性。作为历史研究,不应停留在对日本右翼的单纯愤怒上,更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日本进步力量配合斗争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中日韩三国的学者和教师的共同历史研究及其成果,为东亚历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三国的历史教育拓展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发展历程,可以1949年为界,分成两大阶段.1949年前教科书的发展,大致分为西式教科书的引进(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自编教科书的兴起与繁荣(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科书的兴盛与规范化(20世纪初~1926年)、多种政治制度并存下的教科书发展(1927-1949年)等4个阶段.这期间,出现了教科书发展史上的一段黄金时期.1949年后,可以划分为教科书全面统一与规整、十年“文革”教科书、改革开放后的教科书发展等3大阶段.天体上这是迈向一个多样化的时代.展望21世纪,现代教科书正进入后现代教科书发展阶段.它有3个体现:其一是教科书形式的革新.在传统的纸质教科书的基础上,开始出现电子教科书.其二是教科书性质的变化.教科书纯知识的传播价值将弱化,非知识的如创造力、情感、价值观等素养的培育将在教科书中日益突显.其三是教科书意义的变化.教科书的标准性和权威性将被大幅度瓦解.  相似文献   

7.
教科书是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及世界观、价值观非常重要的媒介。1932年3月,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通过伪满政权对当时的中小学教科书实施了全方位的控制,力求排除对其统治不利的教科书,以达到彻底奴化东北青少年学生的目的。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日本在中国东北推行殖民奴化教育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初新式教育体系确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供应体制经历了从审定制到审定本与国定本并存的混合制,再到国定制,最后又回到审定制的演变过程。审定制最大的好处是由于各教科书出版机构存在竞争关系,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科书。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试图通过国定本教科书在中小学强化推行党化教育的力度,但其效果却并不显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定制适应计划经济时代的要求,但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所不合。  相似文献   

9.
国立编译馆是民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编审教科书学术机构。从1932年成立至1949年移至台湾,17年间国立编译馆编辑审定了各类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是从1943年后推行的国定本教科书,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立编译馆编审的教科书有效保证了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时弦诵不辍,见证了烽火岁月中教育奉献社会的力量与承载,保...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为编写《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我们翻阅了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的一些历史教科书及有关资料,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本文仅就其中的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介绍一些情况,谈点看法. 一、关于港、台地区和新加坡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情况日本教科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细野二郎在《世界的教科书制度》的研究报告中说明,从23个国家、地区情况分析,世界教科书编写制有下列五类:即国定制、审定制、认定制,选定制和自由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工作座谈会上说,各地在推行“一费制”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加大资助力度,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助学金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酌情减免杂费、住宿费和课本费。据了解,近年来国家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试点。实行一费制后,教育部要求“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试点地区,做好组织遴选接受免费教科书学生的工作和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工作,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按时领到教科书。…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奉天教育》杂志和《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一)》为基本材料,通过对殖民者文本与被殖本者文本的解读,透析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教育方针的殖民文化特征.具体概括为:以排斥中华民国教育为提出伪满教育方针的基本前提;以天皇体制的“王道”之治为确立伪满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以“日满一体”为实现伪满教育方针的终极目的.力求揭示历史上日本侵略者对东北三省学校德育的严重文化伤害,反驳日本右冀对东北殖民地教育史的美化,以促使日本能够正确认识文化殖民的非法性与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苏联非常重视中学的历史教育 ,把它列为学校重要的必修学科 ,认为它在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过去 ,苏联在历史课的设置、历史教学大纲的制订颁布、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等方面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也留下了不少教训 ,值得我们借鉴。近年因各种原因 ,对“独联体”各国的中学历史教学情况了解不多 ,现仅就苏联 2 0世纪 80年代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 ,同我国现行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一、编写制度 ,大同小异苏联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实行国家编写制 ,即国定制。根据苏联教育部制定颁布…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2001,(Z2)
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巩固其统治,决定建立一个完全在日本人控制下,以溥仪为首的傀儡政权。1932年3月9日,溥仪出任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1日,伪满实行帝制,溥仪在伪满皇宫勒民楼正殿登上了伪满皇帝的宝座。投靠日本侵略者的溥仪,1932年9月15日与日本签订《日满协定书》,使东北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5.
从1932年建立伪满傀儡政权起,到1936年底止,日本帝国主义在我东北成立了伪满中央银行,建立了以伪满币为统一货币的体系,为进一步进行掠夺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它在各个产业部门,采取了特殊的统制形态,即所谓“特殊公司”和“准特殊公司”。所谓“特殊公司”,是日本垄断资本与日本军部相勾结的一种垄断经营形态,它垄断了属于国防方面和公益性的重要产业,大都根据特定的公司法,或者根据日满之间的条约规定而设立。至于所谓“准特殊公司”,则是根据“重要产业统制法”请求政府批准而设立,其机能与特殊公司相同,所以叫做“准特殊公司”。事实上,都是垄断资本的垄断经营形态。 1936年,日本国内发生了“二·二六”事件,日本帝国主义积极走上了军事法西斯化的道路。从1937年起,日本侵略者在伪满实施第一次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16.
王春方 《文教资料》2010,(9):118-119
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编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科书的质量。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科书的编审制度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从建国初期的国定制逐步发展到审定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实行教科书的编审制度更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注明:本文以青岛出版社和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一九)年级为版本(以下简称“教科书”)展开讨论.该教科书共分六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2006年初审通过,目前已经大面积使用.在义务教育的每个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都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它们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开放、民主、多样化:韩国教科书制度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韩国教育管理体制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科书制度也不断变革.文章从教科书编写、检定及认定、选用、出版发行及价格规定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韩国现行教科书制度正走向开放、民主和多样化,以期为我国新课改中教科书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 “比多少”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的内容。这是根据国家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颁布后修订的准备课,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差比”、“倍比”等数量关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政治、经济风云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中学地理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成熟化的关键阶段.将这段历史时期分为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中国地理》教科书的框架结构和内容表述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我国《中国地理》教科书从传统地方志大而全的思想中不断挣脱,逐步开始向现代教科书形式的转化.这种转化不仅表现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表述中,也体现在图像和作业的类型、形式中.在这一过程中,地理教科书的“地理总论”部分分量减小,内容简化;“本国地理”初高中开始分化,区域思想加强;教科书的呈现日趋合理,图像增加显著.总体而言,本时期《中国地理》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地理教科书向真正现代意义的教科书迈进的步伐,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