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我们打开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经济结构和人的存在状态之门的一把钥匙。从异化劳动理论深层次文本分析来看,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家所宣扬的"经济人"假说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起点,对利己主义的批判构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潜在主线。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期,社会上曾经出现过个人主义的思潮。有些人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抽象地谈论个人利益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并颇费心思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理论根据,声称这是他们发现的而被人们长期忽略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其实,这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公然歪曲,是早被马克思批判过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泛滥。为了正本清源,本文在此就马克思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批判作一简要的介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站在现代性的门槛上对现代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话语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马克思通过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批判了以理性原则作为解释世界的根据的近代哲学;在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揭露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另外,马克思批判了对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关系进行研究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物役性经济。总之,马克思抛弃了纯粹哲学的态度,从实践出发,揭示实践的历史本质和批判本质,对现代性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根本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李亿  钟虹 《天中学刊》2012,27(4):34-3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论述市民社会时采用的依然是启蒙思想家们所习惯运用的人本主义逻辑范式,即从"应该"和"是"的矛盾差距中引出批判张力。这种逻辑范式和黑格尔的思辨逻辑一样存在着价值悬设。尽管马克思早期的市民社会理论建构还是以人本主义的逻辑范式批判继承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但是马克思已经从社会现实出发分析问题了,这可以说是对黑格尔思辨逻辑的一个超越。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古代土地所有制度变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性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40年间,马克思不断吸纳前人和当代的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经过了从欧洲到亚洲到全球范围的多次转换,实现了多次的自我批判、自我修正。通过对东西方土地制度认识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不仅完善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理论,而且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指明了新的方向。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必须考虑国情,慎言“土地私有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提出的"资产阶级权利"是指形式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权利。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时期几乎全部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都存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资产阶级权利",主张对"资产阶级权利"或破除,或既保留又限制。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权利"的认识既包含符合客观性的成份,符合马克思"资产阶级权利"观的科学内涵,同时更多地表现为对马克思"资产阶级权利"观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社会的批判者,以其独到的眼光看到了资产阶级不仅在物质领域占有统治地位,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资产阶级已把统治延伸到文化领域。由此,他把马克思的批判理论重心从经济、政治领域转移到大众文化、哲学、意识形态领域中,力图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哲学的统治,以达到争取恢复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实现人的“普遍本质”的目的。我们在运用马尔库塞的理论考察我国文化时,应注意我国的国情和特殊的文化背景防止错误地运用其理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①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资本论》的“基本思想”,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它对于我国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社会经济形态不是一个“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的机体马克思不是抽象地一般地考察社会经济形态,而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作为《资本论》研究的主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考察,同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从作为资产阶级科学的古典学派,到当代垄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他们的阶级偏见,总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形式。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这种非历史主义的唯心史观,强调指出,他既不用玫瑰色来描绘资本家,也不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看成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解析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机制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科学地构建的,是劳动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点,体现出科学性、实践性与阶级性三者的高度统一。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地位和政治重要性,使得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一致强调,只有推翻它才能从逻辑上摧毁马克思经济学和共产党的理论大厦。劳动价值论是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和有效方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当代西方经济学并没有完全科学和准确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和运行机制,大多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民主政治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他早年深受启蒙思想家和黑格尔的影响,信仰自由理性。其后,发现物质利益与国家、法的矛盾,马克思意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历史局限性,从而开启了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批判之路。但以批判形态存在的马克思民主政治思想,其目的并不是批判,而是要超越资产阶级,构建起无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最终实现"真正的民主"。换言之,马克思的民主政治思想是批判性和建构性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中文第一版标题为“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社会形态又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资产阶级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物化”、“价值的货币形式因交换的发展而发展.资产阶级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共产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性的区别”的内容引起了诸多的探讨.本文通过重新研究新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这部分内容,认为马克思在这一部分的直接对话对象是黑格尔,并从经济学—哲学批判的视角,揭示出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根本分野,即黑格尔想实现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修正式改造,而马克思则想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为基础,重建一个新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正是对传统市民社会的批判性替代.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所蕴含的文化批判精神指向一切既有的和即将生成的事物,它最主要的批判雏度有三:(1)指向尚未生成的可能性的领域;(2)指向现有的造物(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的造物)的自在性和异己性;(3)指向主体自身,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醒。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从悲剧与政治、经济、历史的多重内在建构关系中阐明悲剧的本质,建构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揭示人的存在具有自相矛盾、二律背反的悖论性质,显现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空间,从外在的价值批判转向历史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13.
作为马克思“联系原本”开展“副本批判”的重要探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中揭穿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辩护本质,在批判异化劳动中揭露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颠倒实质,在批判思辨唯心主义中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抽象秘密,确立了通向“真正批判的世界观”的意识形态逻辑,为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术语革命”中的正式出场准备了物质肉身和思想前提,堪称马克思哲学革命前夜“最重要的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努力都是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超越市民社会及其典型形态即资产阶级社会。马克思反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哲学,从国家“下沉”到市民社会,主张从市民社会出发揭示市民社会的真实面目以及与国家的关系,进而把握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组成要素,寻求超越市民社会的力量、途径与策略;在把视角降落到市民社会,以及发现了市民社会及其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缺陷后,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上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剖析和超越市民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层面上对市民社会进行了病理学诊断,揭示了市民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基本矛盾,阐释了市民社会的历史命运;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全面批判,马克思找到了实现超越的革命路径,为人类从市民社会过渡到“自由人联合体”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以感性活动为原则的新唯物主义。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达到了感性原则和活动原则的统一,既坚持了费尔巴哈的感性优先性,又批判地拯救了黑格尔的"活动"的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站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个立脚点上,从人的感性关系存在出发,感性活动就势必进入马克思的理论视域。同时,改变世界的理论诉求本质地要求感性活动原则的出场,因为只有感性活动原则才能把握历史自身的历史性和自我批判本质。改变世界的诉求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是一致的。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16.
亚当·斯密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造者和杰出代表.马克思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对斯密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加以继承,对其庸俗成份予以批判和扬弃.本文就马克思对斯密再生产理论的批判与继承的问题,谈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7.
欧洲19世纪文学史上出现了一批在社会地位和思想体系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作家,他们有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动摇了资产阶级统治永世长存的乐观主义。他们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赞扬。高尔基对于这些作家称之为资产阶级的"浪子",并肯定了他们的作品的价值。以高尔基的观点为出发点,从意识形态性质上进一步分析"浪子"身上的矛盾以及他们的作品的意义,有助于深刻理解"浪子"作家及其作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批判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马克思哲学通过理论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批判,在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把现实的批判诉诸实践,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批判与双重建构中,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互动,彰显出其丰富的历史魅力。  相似文献   

19.
要增强大学生的"免疫力",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其具体途径:是一要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二要引导大学生批判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三要引导大学生把反对和批判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其目的不是要抽象地批判和否定人权,而是要彻底颠覆近代人权观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揭露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实质及其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无产阶级人权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人权观的本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