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2009年始。枣庄市第十五中学积极推进家委会建设,逐渐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家委会的建设同时引发出我们一系列的思考。一、有效的探索家长是学校办学的重要支撑、家委会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纽带、家校是促成孩子成长成功的“命运共同体”。因此,家委会建设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家庭教育的优质提升.同时还有利于社会教育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2.
建设现代化优质学校是学校管理者的共同追求如何让学校走向优质、奔向卓越?我认为,只有找到优质“基因”,才能“孕育”成功。优质学校既要“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又要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有所长,从而彰显办学个性。“并举”与“所长”兼备,就是优质学校的“基因”。  相似文献   

3.
从“重点中学”到“优质教育品牌学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点学校”与“优质教育品牌学校”是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重点学校”,反映的是学校在政府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中的地位,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干预的结果。而“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反映的是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社会和人民群众中享有的地位,社会与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重点学校”向“优质教育品牌学校”转型,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创建优质学校,是一名校长矢志不渝的追求,“书香满园”应该是优质学校的共同“基因”。作为一所地处劣势的“城镇边缘学校”,我们尝试用浓浓的“书香”冲淡以懒、散、庸为特征的“边缘”气息。  相似文献   

5.
赵军  赵剑锋 《中国教师》2023,(9):100-102
<正>《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支持学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罗明 《甘肃教育》2022,(24):59-62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在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三个课堂”,探索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新模式,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三个课堂”常态化教学应用策略,充分利用城区学校优质师资、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县城学校带动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育人新机制,充分利用教育城域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优势,组建三个“线上教学共同体”互动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助力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海滨第二中学作为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项目的成员学校,自2012年开始,聚焦该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障碍,以课程“学材化”为着力点,以课堂“问题化”为突破点,大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探索,基本形成了以“绿色发展”为目标,“智慧创新”为驱动,“方式变革”为路径,“高效轻负”为特征的“新优质学校”发展之路。本刊呈现的就是该校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邓璇 《广西教育》2022,(28):4-7
本文论述在“双减”背景下,针对乡村学校不够重视美育工作、美育内容单薄、网络不健康因素影响学生审美倾向、艺术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整合学区内市区学校的优质资源,通过“一体”设计,驱动“学”“课”“导”“动”四种元素,帮助学区内的乡村学校提升美育质量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以优质管理为基础,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可以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诸多益处。在学校管理方面,“三度”指密度、精度与深度,管理者只有做好了“三度”管理,才能实现细致、全面、科学的管理。为探索小学学校管理中“三度”管理的有效方法,文章针对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分别展示了提高管理密度、精度与深度的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提高学校的学科管理水平,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学区(下辖16所学校)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启动了“优质学科校”建设工程。根据学科类型,“优质学科校”又具体分为“语文优质学科校”、“数学优质学科校”和.“科任优质学科校”,其中,“科任优质学科校”是指除语文、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优质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因此应从学校层面出发,为学生营造一种优质的生活教育环境,一种优质的劳动教育场域。本文以“小能人生活训练营”劳动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例,总结提炼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劳动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就要自我审视,准确定位。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培养一流的人才。经过几年的艰难探索,我校总结出了适合本校实际,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在线课程和视频课程相比,“慕课”具有学习过程高度互动性、学习时间片断性、课程资源优质性、课程安排系统性等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受众缺乏利用优质课程资源能力、课程完成率低等亟待解决的挑战。中国高校在“慕课”本土化开发过程中面临着思维模式僵化、管理体制落后、技术条件落后、优质师资匮乏、课程内容缺乏竞争力、中国文化特色缺失、校际间合作不足等问题。打破陈旧的教育理念,结合传统高校课堂探索“慕课”教育模式的创新,加强学校之间、学校同第三方运营商之间的相互合作,重视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是“慕课”本土化开发的主要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浦东,“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成为了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政府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的一出“重头戏”。自2006年东沟中学被成功。托管”以来,浦东便开始着力探索多种不同的模式与机制,将优质教育资源。嫁接”到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培育和催生出新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城郊教育—体化目标。新区社发局副局长张锦华说:“浦东新区将大力探索多种各具特色的模式,通过优质资源辐射让现有的薄弱学校走向优质,让新建的学校获得较高的起点,让全区的教育水平走向均衡。”  相似文献   

15.
黄先银 《教育文汇》2013,(11):41-41
看一所初中的内涵是否得到发展,最终要看它的教育教学质量。这里所说的质量,不是一些人看重的考分多高,中考有几人名列前茅,而要看它能否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能否办出优质有特色的教育。多年来,为了提升学校“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教学内涵,我们以“育高素质人才,办特色化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人”为育人目标,以“顺应自然、尊重差异、强化基础、发展特长”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校本课程建设、学生素质评价、强化常规管理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吕红日 《江苏教育》2022,(58):11-14
区域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在教育微观层面主要通过学校课程来实现。江苏省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项目遵循教育伦理,提出“适宜性课程”理念,并在区域层面构建“管、建、支持、评”分工协作的学校课程建设框架,探索通过课程公平和课程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优质资源有限,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师资力量薄弱”的校情,学校在充分凋研的基础上,进行了“问题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课改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从“星星河”到“假日小队”双休日孩子做什么?已经成了社会普遍关JD\的现实问题。本刊在推出“星星河快乐家园”之后,又在北京胄英学校试点研究,总结出“假日小队”活动的新模式。从“星星河”到“假日小队”,标志着本刊进人家庭的转变已化为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活...  相似文献   

19.
宝山区追求“均衡优质”的教育。其举措之一,是在全区中小学推行“教学精细化”管理。作为宝山区教育局领导下的区教师进修学院,我们深入开展“教学精细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试验,探索出了一条我区基础教育“减负增效”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20.
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借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的契机,确立“职业培训超市”为两个特色项目之一,加大对其的建设力度,成功探索出一条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校企互动、校校合作的多元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被誉为“顺德企业的黄埔军校”,2012年荣获“全国职工教育示范点”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