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最终目标的思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未来和谐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探讨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历史任务。本文论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过法律引导、规范、调控和保障的法治社会,指出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保障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同样存在着矛盾。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其他社会的矛盾在状态和表现上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基本制度范畴内的矛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大任务来进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构建和谐社会则是党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要把以人为本贯彻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经济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为主题,详细论述了经济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题地位。论述了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略包括:构建和谐社会是执政的普遍规律;构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共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与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针。  相似文献   

8.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突破和新实践。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入手,来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原则和途径,这将有助于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观点有什么重要意义?是论文所讨论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本文最后论述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和精神动力,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重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属性的本质规定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都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历史进程的维度考察,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从目标要素的相互推进看,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为了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目前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目标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搞清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本文就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的。  相似文献   

14.
谷建恩 《学周刊C版》2011,(10):201-201
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继承中国传统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上的支撑,矛盾分析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利益分析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方法,总体性方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性的内在要求,人本主义方法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根本要求,历史主义方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实历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总体要求、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明确什么是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重大意义.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对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政治文明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和谐,而和谐社会的创建和维系离不开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过程。结合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现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的治国理想、执政理念,并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以及相关属性的分析,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实涵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的治国理想、执政理念,并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以及相关属性的析,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实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