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韩国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在“亚洲四小龙”中它的经验具典型意义,因而研究它是非常必要的。一、韩国经济增长成功因素分析认1963年到1992年,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23亿美元增加到2940亿美元,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汉江奇迹”;使韩国从一个贫困、落后、弱小的国家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其经济发展水平与某些发达国家不相上下。其经验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及可持续…  相似文献   

2.
韩国经济崛起因析李淼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4300万。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落后,资源短缺,直到60年代初期,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24亿美元.人均只有87美元。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韩国经济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一直保持着世界...  相似文献   

3.
韩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它99237平方公里土地上,1990年居住着4280万人口,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直到1961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82美元,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而在1993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7466美元,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1965—1990年韩国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1%,名列世界第二位,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65年韩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6%,在当时世界上已跻身前40名之列;目前其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1990年入  相似文献   

4.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以来,中国大地春潮汹涌,一片生机。广东的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从1978至1992的14年中,广东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2.4%。不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年增长8.8%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亚洲“四小龙”在经济起飞时的速度。例如韩国在1962至1971这9年中为经济起飞阶段,国民生产总值由22亿美元上升到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5%。若拿广东省改革开放的龙头珠江三角洲(指“小三角”的17市、县)来说,在78年至90年间经济是持续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110页:新加坡“70年代,它们的经济出现了高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一跃而实现了工业化”。同页又说:1965年独立后,“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新加坡终于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两处对时间的描述自相矛盾。同页的“1990年新加坡、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表中“新加坡11966,韩国5569”。据1992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应为新加坡11160美元,韩国5400美元。新加坡的“现代化”实现及其他$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6.
汉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韩国成为了引领世界经济的国家之一。朝鲜战争以来,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53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600亿美元,成为世界排名第12位的经济强国。在这段时间内,韩国也成为消除文盲速度最快的国家。通过广泛的义务教育,1950年成人扫盲  相似文献   

7.
世界银行在日前出版的 《1994年世界银行图表集》中说,全世界10个最穷国家中有8个位于非洲,其它两个位于亚洲。《图表集》显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是莫桑比克,其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60美元,比1991年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五。 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是第二位最穷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110美元。其后是塞拉利昂、乌  相似文献   

8.
外国教育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韩国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21亿美元提高到1993年的3287亿美元,同期人均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9.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韩国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21亿美元提高到1993年的3287亿美元,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从82美元上升到7466美元。纵观韩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可以发现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是其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朝鲜民族素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相沿成俗,即使家境贫寒,也要千方百计地供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这四个国家(地区)经济基础并不好,资源又贫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1966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125美元,台湾也只有236美元。可是到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大大提高:韩国为5044美元,台湾为7997美元,新加坡为12384美元,香港为12492美元。而且,它们人均国民收入还高于欧共体中如西班牙和爱尔兰等成员国,由此步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行列,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相似文献   

11.
李啸 《上海教育》2007,(8A):34-36
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用了短短40年时间,成功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不足100美元向1万.美元的跨越,一举跻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在韩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科技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1990~2000年期间,技术进步对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9.54%。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合格人才──韩国教育事业一瞥新华社记者汤水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韩国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21亿美元提高到1993年的3Z87亿美元。纵观韩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可以发现,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合格人...  相似文献   

13.
在9.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4,300多万人口、自然资源贫乏的韩国,自60年代以来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1962年到1989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7美元提高到4040美元,增长46倍。韩国之所以能较快地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主要受益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其中职业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60年代开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级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因此韩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培养见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近邻——韩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是国土狭小(全国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每平方公里平均450人),资源短缺。1960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06美元,尚属世界上最贫穷落后地区之一。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韩国抓住了国际上的有利契机,制定了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由进口替代型转向出口主导型——举国上下倾注全力发展出口贸易,促进了韩国的经济起飞和高速发展。1960年出口额仅有  相似文献   

15.
人们争相研究香港。确实,香港的经济腾飞举世瞩目。一百多年前,它不过是个连吃水都困难的小小渔村;二战前夕,也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集散贸易港口;1950年人口虽增至200万,但就业人口不足8万,国民生产总值仅15亿多港元,人均约750港元,基本上是个消费城市。然而,六十年代后,香港经济却突飞猛进。1977年总产值已达116.8亿美元,人均264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新加坡,居第三位。年贸易总额达196亿美元,人均4,289美元;高于美、英、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十年后人们更惊异地发现:1986年香港国民生产总值已跃至400亿美元,人均6,760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757亿美元,居世界第13位。成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最富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中心材料,1991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21942940百万美元,全世界教育经费119090百万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51%。其中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5671800百万美...  相似文献   

17.
德国是一个科技、教育都十分发达的工业强国。199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7056万亿美元,为在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出口额为3621亿美元,进口额3270亿美元,是仅次于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苦果——阿根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根廷国土面积277.6万平方公里,目前总人口3600多万。作为拉美经济大国,其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曾一度居发展中国家的前列。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355.8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498美元,家庭购买力居拉美第2位,为22867美元,属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一、阿根廷经济深陷困境30年代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与法国、德国和加拿大不分上下。二战后的40年里,其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拉美各国的平均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45年居拉美的第1位,降至1984年的第4位。这主要是阿政局长期激烈…  相似文献   

19.
文摘     
<正> ●国民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从1953年到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3%,累计增长17倍。根据《1993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按汇率折算,199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西班牙和巴西之后,居世界第10位。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380亿元,若按世界银行方法折算,合5398亿美元,在世界排名榜上将上升一至两个位次。 作为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952年的240亿元猛增到现在的2万亿元。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有效保障之一的国家财政收入由1950年的65亿  相似文献   

20.
二次战后,资本主义在其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革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无产阶级生活的改善等富有迷惑力和挑战性的新现象,有人疑惑不解,也有人盲目吹捧,甚至怀疑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是否过时。本文就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解方法试作短论。1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二次战后,从五十年代开始至七十年代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疯狂地发展,其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出现了所谓“黄金时代”、“经济奇迹”。主要表现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增长,例如,197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376亿美元,比1947年增长了两倍多。经济增长最快的要数日本,出现了“经济奇迹”。1956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50亿美元,居资本主义世界之末,1966年达到1000亿美元,10年内翻了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