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毛泽东为其诗词作的序并不多.《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版)收录的67首诗词中只有五篇有序。这些序言简意丰,与诗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正确理解诗词内容。进行艺术鉴赏。  相似文献   

2.
诗人毛泽东相当讲究诗词的意味与创作手法。他号人谈诗词时不是提到“主题虽好,诗意无多”(《致胡乔木》,1959年9月7日)、“再则诗味不多,没什么特色”(《致臧克家》,1957年1月12日),就是提到“诗要用形象思维”(《致陈毅》,1965年7月21日)。下面摘引《致陈毅》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诗化结晶,是毛泽东个人心路的诗意浓缩,是毛泽东思想的独特文本。既要研究毛泽东诗词的精神内涵,也要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创作分期。毛泽东诗词创作分期大致有两大高潮、三阶段、四阶段、六阶段、七阶段等论说。从"内圣外王"这一政治哲学视角可将毛泽东诗词划分为五阶段。  相似文献   

4.
由中华书局发起,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华书局、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移动协办,"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总课题组和《中华活页文选》杂志社承办的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青少年创作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诗词的《生活与哲学》之维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创作于1949年南京解放、全国革命即将胜利之际,诗的首  相似文献   

6.
<正>南京市鼓楼区力学小学李琳名师工作室与琅琊路小学周益民名师工作室曾联袂举办了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一体化"为专题的展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执教了"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诵读与欣赏"。在学习苏教版五下《七律长征》的基础上,我确立了诗词诵读与欣赏的目标:整体诵读与欣赏毛泽东"长征"系列诗词五首——《清平乐会昌》《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7.
<正>1.努力钻研,不断丰富积累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无所不包、无不涉猎的社会学科。历史教师在具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不仅要掌握与之相关的语文、政治、地理知识,而且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知识和艺术、体育、民风民俗等都要有所了解。专业而广博的知识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如在讲"百万雄师过大江"一目时,我先朗诵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使学生充分体会毛泽东在听到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推翻统治  相似文献   

8.
正美籍学者罗斯·特里尔在其著作《毛泽东传》中说:"毛泽东是一位领袖、军事指挥家、共产主义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正是因为毛泽东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他的诗作才充分地表现出深刻而生动的革命精神,这是他诗作的一大特点。毛泽东的诗作散发着个性化的魅力,比如他在《念奴娇·昆仑》词作中将初稿"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通过斟酌字句更好地体现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化一般为显豁,变俗言为妙语。在毛泽东的诗词作品中,也时常能看到其化用古诗词的痕迹。此外,毛泽东对诗词的音律也很重视,在诗词创作中很注重调配音节,协韵合辙。以上这些特点在《沁园春·长沙》中都有表现。教师可以以这首诗词作为依据,带领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毛泽东诗词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永载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伟人,毛泽东同志创作的大量壮丽的诗词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发展的历程,成为了人们争相阅读的瑰宝。而翻译家们也对毛泽东诗词有了很多的翻译版本,下面将用忠实对等的原则来分析李正栓教授的《毛泽东诗词精选汉英对照读本》。  相似文献   

10.
1936年2月,毛泽东创作了名词《沁园春·雪》。由于诗人是革命领袖,因此,要结合诗人当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瓦窑堡会议来解读该词,了解诗词产生的背景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成就巨大,他既是著名的革命家,又是文采出众的诗人与词人.曾有外国友人评价他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1]郭沫若称赞毛泽东:"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2]毛泽东同志将自己炽热的灵魂与血肉融铸进诗词创作,诗词这一传统文体在新时代也因为内蕴了毛泽东同志高大壮美的精神形象与崇高的人格魅力而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2011年5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韶华副教授的《毛泽东的诗路人生》,此书的出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在这样极富历史意蕴的年份出版一部研究毛泽东同志的书更有着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诗词气势宏大的史诗风貌、奔放豪迈的歌颂情怀,直接影响了新疆当代诗词创作的题材选择与情感取向;毛泽东诗词雄伟壮阔的艺术画面、雄奇飞动的诗歌意象、恢弘博大的豪放风格,与新疆的崇山峻岭、大漠戈壁等雄奇阔大的自然景观重合叠加,促成了新疆当代诗词创作中雄奇意象的营造与“铁板铜琶”般豪放风格的产生.毛泽东诗词以其卓越的成就,给新疆当代诗词创作以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皖江新月 《师道》2008,(3):63-63
下午,主任让我代课。课还没备好,我便打算让孩子们先感性认识一下毛泽东的诗词,这也是为即将要上的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酝酿情感。我拿出一本《毛泽东诗词选注》,亮开嗓子朗诵了开篇的一首《沁园春·长沙》。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诗词在海外的传播已有80年的历史,直至今天仍陆续有新译本出版。本文研究分析许渊冲译本《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与杰里米·英格尔斯译本《伏龙:毛泽东诗词中的孙子兵法》中毛泽东诗词的英译,探究这些译本如何呈现毛泽东诗词中的红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1947年转战陕北时期创作的两首五律《张冠道中》和《喜闻捷报》,经考证,所据抄件系按手稿照录。诗中所写地名、史实、景物等,真实反映了作者当年的经历。两诗的格律风格符合作者写旧体诗词的实况,特别是两诗用湖南方音押韵更体现了作者写旧体诗词的一大特点。总之,《毛泽东诗词集》收入的上述两首五律绝非伪作。  相似文献   

16.
近读《丰碑——1998搞洪救灾通讯报道选》,又一次被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所深深感动,记们在拟写新闻报道标题时巧妙地化用毛泽东诗词,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毛泽东诗词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王伟康在《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略述吴敬梓扬州诗词的艺术特色》一文中指出,现存吴敬梓扬州诗词30首。其中诗24首占其诗作总数166首的14.5%;词6首,占47首的12.8%,在吴敬梓诗词创作中占有很大比例,吴敬梓的扬州诗词是文士学者之诗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诗篇语言多明快自然,一气贯注;  相似文献   

18.
"宝玉乞花"的情节似从唐宋诗词以及作者的祖父曹寅《楝亭集》诗词中化出,脂批"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的评语当不是过誉之词。曹寅的《楝亭集》对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祖孙二人都有爱梅情结,喜爱梅花是他们共同的情趣爱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毛泽东作词,陆祖龙作曲的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为例,从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演唱技巧等方面讨论诗词艺术歌曲的二度创作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中用到“干”和“万”的地方不下三十处,这使他的诗词意境更加开阔。例如: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