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梁媛元  李佳 《海外英语》2012,(16):253-255
该文主要运用Labov的叙事分析评价模式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些方法对新疆一高校某李姓英语教师个人叙事语篇中的身份建构从职业身份、关系身份和个人身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李老师表现出对传统与社会界定的教师身份的较高认同,但对传统偶像化的教师形象有一定疏离;教师的个人经历很可能会对其教师身份的建构产生较大影响,换言之,个人身份和教师身份的其他方面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中考英语叙事类语篇主要以语篇特征和层级性问题的设置为途径,实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基于这两种途径,针对教材中的相关叙事类语篇设计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语篇特征分析活动和层级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3.
章回小说由于受传统说书形式的影响,使用了大量具有拟书场特征的叙事标记语,来增强语篇的连贯。文章借助语料库,以系统功能语法为评价手段,对《西游记》中的叙事标记语及其在译本中的体现进行定量、定性的对比分析,旨在发现译本与原著在体现叙事特征方面的异同,从而对解读《西游记》和章回体小说的英译及英汉对比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叙事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问。叙事理论主要研究小说的叙述方式、结构模式和阅读类型,为科学地认识叙事语篇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叙事模式、叙事时间、叙事情景和叙事声音等叙事手段在叙事语篇的运用分析,探讨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5.
语篇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概念,它既可以指书面语篇,也可以指口语语篇;既可以是篇章,也可以是词句。在众多的语篇类型中,叙事型语篇是一个重要的类型,其多为文学作品。叙事型语篇的主要语用功能在于通过对事情的叙述,使听话人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叙事型语篇的信息结构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研究叙事型语篇的信息结构,并在图形-背景理论的视角下,对叙事型语篇的信息结构的认知特点进行分析就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叙事时间看《午餐》的叙事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伟清 《文教资料》2007,(33):39-41
小说属于时间的艺术,它是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所谓时间是指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本文将从叙事学的角度,就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之间的关系,对叙事语篇的故事顺序排列、叙述的节奏和次数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证叙事时间在叙事语篇中所产生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叙事与身份认同:关联及有效性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叙事影响教师的身份认同.两者之间存在关联。但是教育叙事与教师身份认同之间的关联方式是什么?教育叙事建构教师积极的身份认同的前提是什么?已有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二语投资模型为研究框架,对一名本科法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身份进行叙事研究,探讨其身份建构与转变,以及意识形态、身份定位、想象身份对其语言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意识形态会促使学习者进行被动语言投资,想象身份则对语言投资具有主动促进作用,学习者的语言投资投射出很强的工具性倾向。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的叙事形式主要表现为记事句以及记言句和记事句的组配,此外,一些记言句也包含叙事成分。虽然《论语》的叙事语篇较为简单,但是所述之事内容完整,也运用了一定的叙事技巧。从语篇建构的角度来说,《论语》中的语篇使用了省略、指代等衔接手段,使意义连贯流畅,前后句之间的主位和述位存在密切关系,以此推进叙事的发展。《论语》中记录言语的句子反映了其时的口语面貌,有些对话具有辩论的性质,逻辑严密,说理意味强。《论语》中叙事的相关部分分布在不同章节,将这些相关部分拼贴在一起,可以勾勒出更为完整的事件。  相似文献   

10.
叙事语篇的主题与事件时间的关系是语篇认知研究中尚未深入探讨的课题.叙事语篇的发展构建于事件认知表征的基础之上,并且由表征事件与非事件的情状句共同达成语篇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事件情状句与非事件情状句以三种基本原则方式运作:完成性事件句推动语篇事件发展;非完成性事件句构成语篇事件场景或同时由完成性事件句启动成一连续整体事件中的小事件;完成性与非完成性事件句为语篇导向的非事件句和语篇意义的合理构建作支撑,以构建完整连贯的叙事语篇,实现语篇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Wortham&Gadsden互动定位理论,对纪录片《我的抗战之八佰孤军》中国抗战老兵叙述话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口述者如何在叙事中运用一系列语言策略如指称语、转述语和元语用动词等定位自我和他者并作出评价,从而建构自我身份。  相似文献   

12.
叙事类语篇是语篇类型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写作目的在于将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运用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拉波夫分析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叙事型语篇分析方式。本文结合教案实例试图提出:公共英语教学运用语篇分析模式有利于促使学生把握语篇的中心思想和逻辑关系,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言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云 《宜春师专学报》2011,(11):107-108,138
法庭叙事语篇属于法律语篇的一种,是庭审语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法庭叙事是依据法律程序,通过不同种类的叙事将所有的案件事实组织成一篇形式连贯的故事,最终确认案件的法律事实。法庭叙事能够说服受众,达到指控、辩护、证明和认定法律事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5):134-135
Labov的语篇分析模式为叙事语篇的分析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方法。他所提出的分析模式包括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和回应六个部分。结合这一模式分析Cat in the Rain一文的叙事结构,探讨该语篇的特点,以期进一步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超结构和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叙事探究方法,以一名职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实习期身份建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教师在实习期建构了批改工具、良师益友、学习者、多面手及教师预备兵等多重身份。影响其身份发展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过往学习经历、反思能力和情感,社会因素主要为重要他者和学校文化。本研究对推动职前教师积极身份建构和职前教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云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07-108,138
法庭叙事语篇属于法律语篇的一种,是庭审语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法庭叙事是依据法律程序,通过不同种类的叙事将所有的案件事实组织成一篇形式连贯的故事,最终确认案件的法律事实。法庭叙事能够说服受众,达到指控、辩护、证明和认定法律事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中创作年代最早,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化瑰宝,也是珍贵的语篇研究材料。本文结合Labov所提出的叙事语篇分析模式,运用语料库分析手段结合分析软件探讨《伊索寓言》的叙事结构的语篇特点,以期进一步了解作者写作布局,结构和意图,给中国寓言及童话等儿童作品的创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陈思 《考试周刊》2012,(3):19-20
空间指示语是语言中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它是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在语言体系中的反映。在叙事语篇中,空间指示语的使用对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意义构建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Levinson的空间参照结构和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对叙事语篇中的空间指示语进行认知性分析,使读者能更好地把握语篇中的空间信息,有助于读者全面地理解整个语篇。  相似文献   

20.
小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促进小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即导向性的学科认同、舆论性的社会认同、规范性的教育机构认同和情感性的个人认同的建构。因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师叙事有其自身的缺陷,所以身份认同视角便于廓清和规范教师叙事的具体要求,便于弥补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