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针对高校女生经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多层次因素,运用教学观察、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探索高校女生特定生理周期中的体育锻炼与教学特点,全面有效地促进高校女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升高校女生的人力资源品质,为高校现代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如何激发普通高校女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焦作大学学报》2008,22(4):132-132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如何提高当前高校女生体育锻炼的质量,真正让体育对她们的智育和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是高校体育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针对影响高校女生上体育课的弱点,我们应该通过各种转化对策,激发高校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为高校女生实现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也随之不断深入。如今社会除了需要知识型的人才,对于人才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也逐渐变高。体育作为高校课程中的一部分,能够帮助提高身体素质,从而适当高强度的工作。针对高校女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描述,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此来培养高校女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校女生近年来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对我校女生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调查,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影响我校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及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鲁琦 《巢湖师专学报》2001,3(3):109-110
高校女生因缺少体育锻炼,体质下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完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体育锻炼方法,培养终生体育思想,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文章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这一视角切入,通过高校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参与程度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方法措施的分析,以建立和完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更好地培养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女生体育学习兴趣、动机及教学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了解高校女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对于培养女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女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适应女大学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终身体育需求的思路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女生虽然对体育锻炼有较高认识,但她们对体育的喜欢程度不够;薄弱的意志和自卑情感是制约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心理因素;学校领导对体育的淡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缺乏和落后,缺少合理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体系,这些都直接制约着高校女生的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女生的比例日趋增大,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锻炼现状有其必要。通过对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女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开设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根据女生的身心特点开展体育课教学,改善学校体育设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徐健 《考试周刊》2010,(23):140-141
本文作者对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的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她们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体育态度,以及自身身体因素的关系,同时对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林业学校女生在行经期参加体育锻炼对月经的影响,探讨青春发育期女生经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可行性,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面访座谈法和Dephi法,对福建省三明林业学校1998-1999级女生154人在行经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当年和翌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行经期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对月经有良好影响,有助于保持月经周期、行经持续时间和经血量的正常,自我感觉改善,这与经期不锻炼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行经期体育锻炼中必须科学合理安排,加强医务监督,严密观察,及时调整,遵从区别对待原则、减量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娱乐性运动原则和自我监护原则,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阜新高等专科学校2003 ̄2005级女生身体素质现状和体育锻炼意识及行为,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主观性。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女生的身体素质应从形成其终身体育观、消除其心理障碍和惰性、培养其运动兴趣和习惯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体育的教学中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对从事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下,大学生体能呈明显下降趋势,情势堪忧。大学生自觉锻炼意识不强,高校对体育教育重视不够,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不足,体育教学存在的应试化倾向等是其主要原因。体育观体现着教育观,体育教学质量影响着整个教育质量,必须从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高度来看待大学体育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努力养成青年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了调查。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当代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内部特征,了解和预测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克服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不利因素,达到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二千余名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实际调查中,分析了影响动机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培养与激发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良好动机的心理依据和有效途径,提出了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的建议,供中学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宁德师专女生体育人口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宁德师专女生体育人口比例为10.9%;体育锻炼目的不明确,缺乏场地器材和指导,阻碍了女生参加体育活动;而锻炼频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强度不足,体育锻炼缺乏科学性,也是造成女生体育人口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分析的方法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发现除敌对因子外,体育锻炼者在SCL-90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非体育锻炼者,并且在部分因子上的得分呈现显著性差异和非常显著性差异。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的影响,持续一个小时左右中等强度的锻炼最为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莆田市3所院校2180名五年制大专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并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研究表明:当前学生体育锻炼参与面较广、但活动量相对不足.对体育锻炼抱有兴趣、锻炼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特征,但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紧迫等客观因素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同时在体育锻炼参与率、周锻炼次数、锻炼项目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健美操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女大学生们的喜爱,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健美操动作要领,必须痞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势,注重协调性、柔韧性练习及音乐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使健美操课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