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这形象地说明了"点"的巨大作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常常会碰到抓"点"的问题,如果班主任把作用点选对了,那么对学生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小菊 《班主任》2005,(11):26-27
回想十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思绪万千,真的是应了"痛并快乐着"这句话.我试着问自己,这样过了十几年,这样矛盾了十几年,班主任工作到底给了我什么?我想不出答案,也许根本就没有答案,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让人既痛苦又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刚走进教室,突然,张芳从坐得整整齐齐的座位上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对我说:"张老师,您的拉链儿掉了!""啊?"由于毫无思想准备,我慌乱的低下头去,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夹克衫.这时,讲台下面是一双双等着"看戏"的眼睛.见我的举动如此仓皇.同学们禁不住哄堂大笑.正在我一头雾水时,听见有人低声告诉我:"老师,您忘了今天是愚人节啦?"我这才恍然大悟:这些小家伙,居然连老师都敢"愚"!  相似文献   

4.
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作为政治辅导员,我组织的班干部竞选,却成为全班性的"自由化"呐喊;我动员上台演讲的曹大军同学,却成为"反对派"领袖.……  相似文献   

5.
儿子小的时候对我非常依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缠着我给他讲故事,让我厌烦不已.白天工作了一天,难免会很累,有时候再碰上个不顺心的事情,所以睡前讲故事这个功课难免做得不到家,推诿、找借口,能不讲则不讲,儿子便会"嘟"起小嘴躲到一边生闷气,我看了又心有不忍,于是只好给他讲.  相似文献   

6.
我周围的很多师兄师姐总是向我抱怨说现在工作不好找,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太少,但我却是个反例.虽然我仍是本科在读,但却凭着"胆大心细厚脸皮"找到了一份世界500强的全职工作.好的企业都不欢迎呆板又书生气的学生,我正是用"无知无畏"打破了这一点,赢得了公司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教师在我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老师的话对学生而言就是"圣旨".可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后,我发现"圣旨"不管用了,甚至有的学生公然顶撞老师,令我颜面无光.今天的学生不比以往,那今天的教师该怎么做呢?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给了我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1976年10月底,粉碎"四人帮"刚过半个月,我由教育系被调到学报编辑部做编辑.当时说,学报工作需要,好像系里也不好安排我的工作,我自己也想换换地方.有人说,我到编辑部做编辑是"三满意".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就高高兴兴地接受了.1993年10月底,我又被调回到教育系做教师.当时说,是因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需要,我更多地感觉是"叶落归根"了.就这样,我在学报做编辑整整17年.  相似文献   

9.
1999年,师大外语系毕业的我被分到省城一所中学教高中英语.坦率地说,我还是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虽说在大学期间我一直在舞文弄墨,也曾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作家、翻译,并时有作品见诸报端,不少同学都说我应该去宣传或外事部门工作,但我抱定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更主要的是对自己将要从事的教育工作,还是比较喜欢的,相信自己能当一名好教师.  相似文献   

10.
不经意的话,成了现实 不谦虚地说,我是有一些艺术天赋的.初中时,我就通过了钢琴九级的考试.我还爱好写作,获得过"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还是中国少年作家协会河南分会的副主席.父亲在广电部门工作,也许是受了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传媒人.高二刚开学时,我在电视上看到"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的消息,我对一旁的父亲说:"说不定我将来会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名学生."当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后来竟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11.
吴坤虎 《河北教育》2007,(11):30-31
"吴老师,张兵背起书包走了,他说他再也不来上学了."听到熟悉的声音,我猛然抬起头,发现小组长孙红正一本正经地望着我. "你怎么知道?" "我刚才听王刚说的,上了体育课后,他就走了.我去教室看他的书桌,书包也不见了."  相似文献   

12.
站在讲台上,望着底下百十只滴溜溜转动的眼睛,我感觉心跳如鼓.实习的时候指导老师曾给我们打气说:"你们尽管放心大胆地讲,就当底下竖着的是几十棵大白菜."可是,当我看到这些能说会动还一直盯着我窃窃私语的"大白菜"的时候,心里已重复百千次的腹稿还是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于是,和学生们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就以我一败涂地的下场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3.
马玉顺 《班主任》2005,(8):37-37
那是我刚刚参加工作时发生的事情.一天晚自习时间,我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巡视".从窗户里窥见学生张某"神情诡异",眼睛不住地往桌洞内瞧.我想:他一定是在看武打之类的"闲书",联想到张某平时的"不听话",我心里的火气马上升腾起来.我悄悄地推开教室的门,迅速走到张某面前,用低沉但却严厉的语气说:"站起来,把桌洞内的书交出来!"  相似文献   

14.
和所有的妈妈一样,我一直希望女儿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也一直以为我做了很多事情可以让我的女儿快乐健康地成长.虽然我付出了很多,虽然我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太大的压力,但我以为值得.直到有一天,女儿很认真地告诉我:"妈妈,我不快乐."  相似文献   

15.
李立莎 《班主任》2005,(7):11-11
寒假时,我计划进行一次家访,深入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今后工作的开展.于是我拨通了班中"淘气包"于涛(化名)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母亲,于涛听说是我,在电话里表现得特别高兴,不停地邀请我去他家.  相似文献   

16.
殷君 《职业技术》2004,(6):52-53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和组织力量.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基于初中生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差,思想反复大的特点,开展工作会遇到重重困难.我曾多年担任三年制小中专班主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所带班级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我本人也连续两年荣获省教育厅授予的"省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回顾和学生们一起风雨同舟的班主任、学生科长工作,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17.
王惠君 《班主任》2004,(7):30-31
对于王小兵,我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刚到学校就听说了他的许多劣迹:上课捣乱、逃学、撒谎、顶撞老师等,老师们谈到他都摇头:"这种学生,谁碰上谁难受!"他现在是高一(6)班的学生,是学校有名的问题学生,从校长到任课教师,都对他无可奈何,工作做了不少,就是没有好转.看着任课老师们那"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我暗自庆幸他不是自己的学生.可是万万没想到,最终我和他还是"聚"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8.
背影     
记得有一次,爸爸要离开我们去国外工作. 早晨七点多钟,我正在睡觉.我隐隐约约听见爸爸和妈妈说了些什么,忙碌一阵之后,只听见大门"砰"地一声被关上了.妈妈这时跑到我床边想把我摇醒,我很瞌睡仍不想醒来.这时,妈妈轻声在我耳边说:"爸爸走了."声音虽小,我却感到像惊雷,我一下子从睡梦中醒来.爸爸果然走了.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艺术》2006年第3期上,我发表了"审校心得"一文.在这里,我再把审校工作中体会较深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向大家展示,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20.
吴蔚 《初中生辅导》2012,(31):41-45
宽容,是教育修养的情感问题,宽容中所蕴涵的了解、信任、期待,表明了教育者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于事业、于孩子真挚的热爱.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用快乐的心态,快乐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更多快乐的学生一直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回头望望十年来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担任班主任带给我的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历练,同时伴随而来的更有教育生活中的收获,这份收获就是让我真正理解了"宽容"在教育生活中"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和那份超乎寻常的教育的美丽. 宽容是一种技巧 那天骄阳似火,刚走进初一(七)班的教室,一推门就把我吓了一跳,看着满屋乱糟糟一点规矩也没有的学生顿时就让我有了一种"磁场感应不对"的想法,于是故作镇静,走上讲台开始了简短的开场白以及一系列新生入学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