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结尾,教者让学生写出与相等的分数,能写几个就写几个。同学们都在抓紧时间不停地写,尽量多写一些。可是,有一个学生只写了一个与相等的分数,就坐在那里得意洋洋地看着其他的同学。  汇报评讲时,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写出的个数,那个学生说:“我只写了一个”,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可他却说:“我虽然只写一个,但却可以表示无数个。”同学们都不明白,也很好奇。教者让他说出写的是什么样的分数,他的答案是: =。他解释说:“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 a,它的大小不变。其中的数 a可以代替无…  相似文献   

2.
1、“漏掉名数”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 道应用题: 同学们做操,每排占7人,6排有多少人? 学生××上台板演: 7×6=42 答:6排有42人。 教师问:“同学们看,××同学解答得对吗?”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他解答得不完整,少写一个“名数”。教师随手在42后面写上“个”字。 少写名数,我认为这种说法不科学。这是错误地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倒数概念时 ,教者板书 :13 ×()= 38×()= 72×()=0.6×()=4×()=1谁能很快地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在学生犹豫不决时 ,教者自信地说 :“这很简单”边说边填上答案 ,接着让学生当检验员 ,验证一下 ,式子里每一步的积是否相等。验证无误后 ,学生感到好奇 ,教室里鸦雀无声 ,为什么老师填得既快又正确呢?两个学生跑到讲台前说 :“老师 ,你是课前准备好答案的。”“无论你们把式子中的数怎样改变或换成其它(0除外)的小数、分数、整数 ,你报完 ,老师能随时填上 ,不信你们试一试?”同学们议论纷纷 ,跃跃欲…  相似文献   

4.
一、情境导引,让学生畅所欲言。   触景生情,人人皆知。为学生设置一个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写作文,这是语文老师的良策。   例:《说“忍”》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谈一个话题,什么话题呢 ?我班两同学在她们的叙评日记中都提到了使我很佩服的一句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另外,在前几天,我发现我们班有几个男同学在手臂上写了一个“忍”字。××同学你为什么写个“忍”在手臂上 ?  生:因为我爱在上课时开小差,看到“忍”字后,立刻“忍”下来,专心听课。课外学习时,我如果要偷懒,一看“忍”字,“懒…  相似文献   

5.
不少学生的作文里,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不管什么情况,总是在“×××说”的后面用冒号,这说明这些学生对引用对话怎么使用标点还不懂。我在讲读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后,请同学们边看课文,边用笔画出写“×××说”的句子,再看一看“说”的后面的标点。等同学们看完、画好以后,我问:“‘×××说’的后面,是不是全用的冒号?”一个学生回答说:“‘×××说’的后面,不全用冒号。”从他说话的神情,看出他的惊异,这说明他在阅读课文时,注意到了课文中的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后,学生往往只会解释,不会应用。为了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分数的概念,可练习这样的题:“把五斤梨分给9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这些梨的几分之几?分得几斤?分得一斤梨的几分之几?”教学时,先让学生讨论,发表各人的见解,说出依据,然后教师归纳成右表。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跟随省教育代表团到美国进行文化交流,在西雅图华盛顿中学,我观摩了一堂生理卫生教育课。上课了,恬静柔美的女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SEX(性)”,然后,面带微笑问大家:“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性’这个字时,想到了什么?”一个男孩说:“‘性’让我想到男人和女人。”同学们窃笑。一个印第安女孩说“‘性’让我想到生孩子。”有个男孩子冲他做鬼脸。另一个男孩说:“‘性’让我想到床。”同学们冲他扔橡皮,笑闹成一团。一个亚裔女孩勇敢地说:“‘性’让我想到生殖器。”同学们哄堂大笑。同学们说了无数种联想,每说出一种,老师便飞…  相似文献   

8.
数学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查阅,有的说:“刘老师,你错算了我2分。”有的说:“这个题多扣了我1分”。甚至有的同学将错了的题目改正过来,再找老师。可刘××同学却站起来说:“刘老师,我是83分,你打了84分,多给了1分。”我接过他的试卷一看,果然如此,于是,我就趁机说:“刘××同学应得83分,是我算错了,我向他认错。但是,现在我不改这一分,而把它作诚实分算给他。刚才有的同学找老师,说自己被少打了几分,那个题做对了,我都检查了,没有错,而是说谎。当然,我们  相似文献   

9.
教自然第一册第一课时,当我向同学们介绍了“自然物体”这个名词以后,让同学们举例说出一种自然物体。有的说山,有的说水,有的说月亮,有的说星星;还有一个同学说雷。这时我紧接着说:“你说雷,我也说雷。雷是不是一种自然物体呢?”同学们茫然。我说:“雷不是物体,它是大自然里发生的一种现象,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自然现象”。接着又把教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进行上述转折,是随机的,但又不是盲目的,因为前头连续四个同学举出的例子都是正确的,第五介同学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没有明确“自然现象”,所以,只要向他们  相似文献   

10.
在教完分数应用题之后,我要学生做复习题中的思考题: 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多少人领碗。绝大多数学生的解法是: 55÷(1+1/2+1/3)=30(人)。然而有个学生的解法别出心裁:6×(55÷11)=30人。两种方法的答案是一样,但是,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呢?结果正确是不是偶然的巧合?我有点莫名其妙。于是我就叫那个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想的。他说:“假设6个人一桌,则一桌就要6个饭碗,3个菜碗,2  相似文献   

11.
“让生活在数学中深刻,让数学在生活中升华。”这是一道不起眼的数学题带给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一节自习课上,我信手在黑板上写了几道练习题。其中一道题是:一包火柴5角钱,买两包火柴多少钱?大部分同学得到的结果是5×2=10(角)=1(元),2×5=10(角)=1(元)。可却有一名学习很吃力的学生站起来说:“不对,买两包火柴9角钱。”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可我却很想听听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于是,我鼓励他说:“说说你的理由。”他说:“我妈妈开小卖店,一包火柴卖5角钱,9角可以买两包。我妈妈说:‘多买便宜’。”还没等我说话,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列举了…  相似文献   

12.
小郭是本校出了名的违纪大王。听上任班主任说,他总是变着法子违犯纪律,损害班集体荣誉,同学们都讨厌他。一天,只见学校评比栏中写着:“初三<1>班郭××在课间大声喧哗。”我寻思:小郭从小学到现在所挨的批评不少了,但为什么他总是不改呢?看来,再去批评他也是没有用的。何不用师爱来感动他?试一试吧。于是,我在征得值日老师的同意后,把评比栏中的“郭××”改为“有一个同学”。这样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次,我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图A)。解答时,大部分同学是这样解的,即:(扇形面积-小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扇形面积)=(3.14×22÷4-2×2÷2)+[(4+2)×2÷2-3.14×22÷4]=4(平方分米)。针对学生的一般解法,我及时启发:“谁还能找到别的解法?”这时,一个同学很快黑板上列出4×2÷2=4(平方分米)这样的算式来。同学们感到惊讶,于是纷纷要他说出列式的理由。他说:“我是先把上面扇形中的阴影部分移到下面扇形中来,整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三角形的面积。”说着,他在黑板上画出了移动后的图形(图B)。同学们看了,都恍然…  相似文献   

14.
课例〕师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习作的题目是“×× ,我想对你说”(教师指着板书) ,请同学们读读文题 ,仔细想一想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老师特别欢迎同学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上课 ,教者寥寥数语很自然地将学生请到主人的席位上 ,把习作的审题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发挥主体角色的作用。“请……”“特别欢迎……”等教学语言营造了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 ,表达了教者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期待。〕生 :题目中的“××”表示某某人 ,可不可以是任何一个人?能不能是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是不熟悉的叔叔、阿姨等等…  相似文献   

15.
前一阵子,听了一堂语文课——《丑小鸭》。学习第一自然段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朗读:“……连妈妈也不喜欢他。”马上,一个稚嫩的声音叫起来:“掉了一个‘太’字!”我暗喜:好,这下有文章可做了。可是,遗憾的是,执教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对,这里还有一个‘太’字。”接着,老师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添了一句:“××同学的小耳朵真灵!”同学们都向××同学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因为他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羞涩而激动的笑容。语文课在预定程序中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我的心里却泛起了阵阵涟漪。童话中可怜的丑小鸭因为生得怪…  相似文献   

16.
《同学》2002,(9)
××老师: 我是个内向文静的小女孩。我的作文,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但老师,同学都说我的文章“冷静有余,热情不足”,“冷冰冰,干巴巴,难以让人感动”。请问老师,怎样才能写的“情真意切,打动人心”呢? 苏州枫桥晓雪晓雪同学:你的提问是一个带普遍化的问题,要解决它,我认为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7.
这天上课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计算下面各题(:1)273×37=()(2)273×74=()(3)273×111=()(4)273×148=()(5)273×259=(()6)273×333=()你能找出规律吗?请直接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十分钟左右,小翔举起了手。我一看他的答案,全对了。半节课过去了,只有十来个学生举起了手。我表扬了小翔同学。话音刚落,他的同桌就站起来毫不客气地说“:老师,他用计算器了!”这时,教室里一片混乱。有学生说“:怪不得这么快,没什么稀奇的!”“他用计算器老师还表扬他,那以后我们也用计算器了”……“同学们,老师建议先让小翔同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教室里马上静…  相似文献   

18.
一、准备阶段 放松活动:①扭颈②曲肩③活动手指(配上《阿里山之歌》的音乐) 二、导学阶段 1.导入新课。 教师问:“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好)游戏的要领是每个同学按顺序说出“一只青蛙、两只青蛙、三只青蛙……分别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当时有的同学不能及时说出时)教师引导:青蛙的只数少,你们能很快说出,当只数多的时候再马上说出就不容易了。今天老师来教给同学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们想不想学?学生齐答:想。  相似文献   

19.
“快写,快写!”“知道了。”这是我们班常见的对话,你肯定会问“:快写,写什么呢?”当然是写同学录啦,不信,摄取几个镜头给你看!镜头一:一同学趴在桌上,使劲地想:我的腰围是多少?我的身高是多少?我的体重是多少?我不知道啊!(欲哭无泪型)镜头二:一同学正在埋头快速地书写一本同学录,桌子旁还堆着几本,这同学的嘴里还不忘轻声地哼唱道:我是真的真的没办法……“沉重的压力”使他原来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变得奇丑无比。(奋笔疾书型)镜头三:一同学一边翻着同学录,一边数着“还有八个同学没写。”还时不时跑到其他同学的桌子旁说“:×××同志,你这地…  相似文献   

20.
教学纪实一天下午,教者走进课堂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带一把剪刀和两只蛋壳来?”学生们都一齐举起小手。教者说:“好!我们今天就用蛋壳来做桥墩。”随后教者揭示了一幅类似蛋壳的桥墩图,并让同学们细细观察。接着板书了写话题目——蛋壳桥墩。教者问:“我们怎样利用蛋壳来做桥墩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们要把蛋壳做成和真的桥墩一样。”“我们要把蛋壳剪开。”“我们要把蛋壳剪得和真的桥墩一模一样。”教者:“同学们都说得对。那么怎样剪蛋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