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是公认的法律原则,对此原则,刑法如何反映和体现是长期困扰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难题,本力图通过刑法的公正与平等观对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影响,从理论上阐述了刑法平等,公正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以规范责任论为核心要素。期待可能性理论与规范责任论、心理要素(故意、过失)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完善我国刑事立法,指导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刑事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刑法立法与刑事司法两者的动态平衡问题。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立法机关及理论界试图通过完善刑法立法来解决刑法适用的可操作性和公正性,收效甚微。理想刑法的构建就是以实现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和谐为重要使命。本文透过变动的法条,着眼于刑法理论及其价值哲学等问题相对稳定的特点,探究刑法背后的价值问题,从刑罚目的重构、刑法人权保障价值之完善、刑法的谦抑性在我国的适用三个方面展开构建理想刑法的几点畅想,最终发挥刑法在我国刑事法治建设中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期待可能性理论自产生以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已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刑法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得到广泛的承认和采纳。近年来,我国刑法界已开始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研究。但尚未深入。本文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渊源进行简要论述,对期待可能性理论所涉及的重要内容的阐述。提出要合理借鉴该理论来完善我国刑法。  相似文献   

5.
刑法谦抑性在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双重乱象亟待消解。为此,我国刑法亟须从概念、内涵、标准、限度和定位等理论维度着手,力图在刑法谦抑性问题上形成鲜明的中国化叙事。只有把刑法谦抑性理论合理地运用到我国刑事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才能有效破解刑法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6.
正当防卫作为一项最古老的辩护制度,历来是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关注的焦点。对我国和美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借鉴其合理因素,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七)》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犯罪化,与刑法的谦抑性精神相悖。刑法的谦抑性是刑法的基本理念之一,对刑事立法和司法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应当尽快通过民事、行政立法和司法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8.
困境与根源:刑法对经济犯罪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刑法成本增长的是经济犯罪浪潮的高涨,经济犯罪的巨大破坏性要求刑法加强对经济秩序的维护,但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桑 求刑法为经济自由而保持谦抑的价值取向,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一方面,刑法的扩扩张具有现实的基础,即加速市场规范的建立和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加一方面,刑法效益的实现又存在制约因素,即刑法威慑力对经济犯罪的局限性以及刑法所面临的道德基础性危机。因此,在刑事立法上应采取重重轻轻的政策,在刑事司法上要加强刑罚的及时性和不可避免性,同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机制,使刑法逐渐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9.
罪刑法定原则的真正价值在于刑事司法中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针对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确定并实施以来所呈现出的种种问题,作者认为,其症结之所在是法官刑法解释权的缺乏。只有从立法上和司法上承认法官刑法解释权存在的必要性,并逐步赋予法官刑事司法中的刑法解释权,才能确保罪刑法定主义各项机能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刑法谦抑精神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谦抑精神,是指贯穿整个刑事领域,国家按照一定的规则,控制刑法的调控范围、程度以及行刑人性化的一种基本精神。具体而言,刑法谦抑精神应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刑法谦抑精神是贯穿整个刑事领域的一种基本精神。"刑事领域"一词在此处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动态的刑事活动,即在刑事立法、刑事司法活动及刑罚执行过程中也应体现谦抑精神;其二是静态的刑事领域,此处静态的刑事领域主要是指现行刑法的规定。第二,刑法谦抑精神的主体是国家。也就是说刑法谦抑精神的主体主要是代表国家的刑事立法者、司法者以及刑事执法者。第三,刑法谦抑精神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控制刑法调控的范围、程度以及行刑人性化的一种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和谐社会理念一经提出,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一切社会活动都必须以和谐社会为指导和目标。作为对和谐社会背反的犯罪活动进行规制的刑法,也必然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改革和调整,包括刑法立法改革和刑法司法改革,以使改革后的刑法更加注重保障人权、更加关注民生,使刑法立法更加民主、更加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更加注重环境立法。同时在刑法司法改革中需建立正当程序,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注重实质公平、注重刑事和解制度的应用、注重刑罚执行的人道化。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刑法思想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刑事立法工作和刑事司法实践.通过对刑事立法思想、刑法观、犯罪观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进而对邓小平刑法思想的时代价值现实性的解析.  相似文献   

13.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在立法、司法和刑法理论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期待可能性能在防卫社会与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中求得平衡,防止国家刑罚权的滥用,对人类普遍脆弱的人性倾注同情,协调人情与法律的紧张关系。借鉴国外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发展与完善我国刑法理论,解决其中一些理论困惑和冲突,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1997年新《刑法》第306条规定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作者认为,《刑法》第306条的规定有违刑事立法的经济性、明确性原则,与世界各国有关律师刑事责任的规定和有关证据犯罪的立法精神不符,实践上会产生不利于控、辩、审均衡诉讼结构形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有不同的应用要求,即在立法实践中要求主要体现出罪刑相适应而在司法实践中要求主要体现出责刑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刑法司法解释是指享有解释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刑事实体法的适用过程中,对各级司法机关均应遵照执行的刑事法律规范的内涵和适用范围所作的一种直接阐释,从而揭示刑事法律规范所体现的立法者的意图和要求,保证刑法得到准确的适用。就性质而言,它虽是一种创制规则的活动,但须以不违背刑事法律立法本意为原则。尽管如此,由于刑事司法解释是刑法在实际适用中的具体化,也是司法机关适用法律过程中加以引用的重要依据,并为公众所熟知,因而能否全面准确的适用事关行为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对刑法司法解释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源、价值与借鉴——评期待可能性理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存在于西方大陆法系犯罪论的特定语境中的理论。期待可能性是人的意志自由程度的外在表现形式。该理论的价值之一在于对人性的关怀,并使罪责建立在更为科学与公正的基础上。在司法活动中,期待可能性要素可以作为衡平因素以克服成刑法的局限,但期待可能性理论固有的缺陷使该价值与成刑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存在潜在冲突。虽然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没有对应部分,但它的基本精神值得我国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其以规范责任论为核心要素。期待可能性理论与规范责任论、心理要素(故意、过失)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完善我国刑事立法、指导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唆犯的性质问题,刑法学界争论由来已久,本文立足于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在回顾理论界关于教唆犯性质问题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刑法总则第29条关于教唆犯的规定,着重从教唆犯构成犯罪、对教唆犯刑事责任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二重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刑法思想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创建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开始,毛泽东就一直十分重视运用刑法手段镇压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不仅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我国刑事司法工作的策略思想、方针和原则,而且将自己的刑法思想理论变成了刑法司法工作的实践,并以自己独特的理论创造和实践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刑法学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刑事法律思想仍将是我国刑事法律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