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杰 《报林求索》2012,(11):92-93
<正>如果从文化寻根上来发掘,同仁堂、六必居等老品牌最接近奢侈品的人文底蕴。但何以这些老品牌距离奢侈品定义甚是遥远?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却没有自己的奢侈品牌。仅有最大的消费人群却无对应的本土奢侈产品,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茅台和LV不同境遇今年初,胡润将茅台、五粮液,赫然与路易威登、爱马仕  相似文献   

2.
张隽  翟树卿 《报林求索》2012,(11):88-91
<正>在人们开始预期LV和古琦店面,会像银行分行或麦当劳餐厅一样,在中国很多城市遍地开花之际,这些大品牌的成功之道就格外让人关注。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规模不断创出新高,腕表和箱包市场尤为明显。本来,奢侈品牌都是舶来品,多数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并不合拍,但何以却能赢得市场追捧?甚至,奢侈品牌的成功是,越野性越被大家追捧,越追捧也就越成功。那些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何以能在中国成功?这背后有着怎样独特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推动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中产阶层的崛起以及各种新富群体的出现,推动了奢侈品行业在国内市场的繁荣.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却已经迅速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高盛2010年底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在此背景下,奢侈品牌传播理应成为学界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奢侈品进入中国后,我国居民奢侈消费的热度持续高涨,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重,2004年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的12%,仅次于日本和美国。那么,在奢侈品市场和奢侈品消费者和大众传媒之间到底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呢?本文就是从传媒和奢侈消费的角度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奢侈和奢侈消费的界定克里斯托弗·贝利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把奢侈的历史划分为古典范式和现代范式两种。在古典范式作者举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奢侈的概念。虽然这三个时期关于奢侈的内涵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5.
杨林 《新闻知识》2012,(8):42-43
一、奢侈品牌运用新媒体的现状中国逐渐成为了奢侈品消费大国,国际奢侈品巨头们也纷纷看到了机会,将营销的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同时,中国本土的企业也开始参与竞争,希望从这巨大的市场机会中分得一杯羹。对于营销中新媒体的运用,一些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反应比较迅速,原因在于它们本身大众化的定位与网络等新媒体的草根性能够轻松地找到契合点。但对于奢侈品牌来说,其高端的、稀有的品牌定位与新媒体的大众传播方式存在分歧,因  相似文献   

6.
王洁雯 《新闻世界》2012,(1):109-110
在全球奢侈品行业日渐萎靡的大背景下,中国奢侈品市场初步成形。对于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各大奢侈品品牌纷纷入驻,抢滩各自的市场和目标消费群。本文试将奢侈品品牌与普通品牌进行对比,根据奢侈品品牌的特征,为其归纳出最有效的品牌传播方式,帮助品牌经营者传递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形象及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于靖园 《报林求索》2009,(12):78-79
到2015年,中国将会拥有全球第四大的富裕群体,迅速膨胀的中国奢侈品市场成为了全球奢侈品品牌的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对奢侈品广告所描绘的流金世界产生共鸣并向往,其本质是对奢侈品广告所承载的西式、精致、精英文化的认同。这种建立在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上精英符号塑造、扩招,是西方奢侈品品牌最核心的竞争筹码。作为炫耀性消费之一,奢侈品品牌的营销传播多依靠广告这种形式,在营销经营方面诸多西方国际品牌给出了典范案例供我们学习。但如何借鉴并打造出中国奢侈大牌仍待我们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于奢侈品品牌来讲,把产品及品牌的触角快速稳健地深入到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是目前的重点战略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力日渐强劲,对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追求也在明显提升。来自贝恩的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市场的奢侈品销售量上升12%,欧洲增长6%,亚洲有22%的增长,而中国大陆的奢侈品销售增幅达到了30%。预计在2015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比达到20%。  相似文献   

10.
2008太阳杯标签印制大奖一经启动,便受到了全国标签印制企业的密切关注及积极响应,大奖的承办单位科印传媒也不遗余力地全面推进该活动.并力争提升此次大奖的美誉度与知名度。目前,科印传媒已经与国际顶级奢侈品包装展(LuxePack)达成合作意向.将会在2009年的上海奢侈品包装展展会上,展示2008年太阳杯标签印制大奖的部分获奖作品,向全球标签及包装业采购商进行推荐。这将给参与此次大奖的企业更多的面向国际市场,尤其是奢侈品牌市场的机会.同时大大提升中国标签印制的国际关注度。  相似文献   

11.
纪佳婧 《新闻传播》2009,(12):26-26,28
奢侈品是一类用来满足现在拥有相对较高消费实力的中产阶级和比较富裕的消费群体需要的商品。按照世界标准.一个国家的国民平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奢侈品的消费群体。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奢侈品已成为中国消费品的一部分。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奢侈消费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奢侈品广告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国内的各种媒体上出现,对其广告诉求新特色的研究也就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09,(47):89-89
国内知名奢侈品产业研究咨询机构、北京大学奢侈品管理项目合作伙伴.意国时尚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就本年度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市场发展和零售布局展开调查分析.于2009年12月中旬联合《中国新闻周刊》发布“意国时尚2009中国16大奢侈品城市排名报告”。  相似文献   

13.
徐艳 《新闻界》2008,(2):119-121
本文试图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奢侈品牌广告的视觉元素,解构奢侈品牌传播的符号化过程,研究奢侈品牌的符号价值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产品有足够好的质量,却缺少响亮的品牌这是中国奢侈品行业致命的缺陷。不过,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为中国的奢侈品产业发展提供非常丰富的品牌内涵。  相似文献   

15.
奢侈品是"品牌溢价"比例远高于使用价值的商品。奢侈品如何能实现"品牌溢价",是当前品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异于大众品牌,平面广告集中体现了其表意规律:由一幅或一组图像组成的平面广告呈现出"美术"特征,将其神话功能发挥到极致。奢侈品平面广告通过操纵实用意义与艺术意义的构成比例,无限放大艺术意义,挤压其实用意义,以此来构建奢侈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韩英  程晓君 《青年记者》2010,(18):35-36
在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全世界奢侈品消费都不可避免地呈下降趋势,中国却一枝独秀地保持了增长的趋势。2009年,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月,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已占全球市场的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相似文献   

17.
在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全世界奢侈品消费都不可避免地呈下降趋势,中国却一枝独秀地保持了增长的趋势.2009年,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月,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已占全球市场的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出发,以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V)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奢侈品品牌的品牌传播行为,对奢侈品品牌的品牌传播策略进行探析和总结,希望能为中国企业创建奢侈品品牌、进行品牌传播以及打造品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贾笛 《今传媒》2012,(3):53-5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大奢侈品品牌接连登陆中国并发展壮大,我国奢侈品消费进入高峰期。广告作为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开拓的主要推手,其广告内容以及传播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奢饰品广告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对社会的生产消费、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和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有关单位要加强监管,参与企业提升自律意识,并加强社会大众对对奢侈品广告的辨识程度,从而实现奢侈品广告社会责任的重塑。  相似文献   

20.
江新 《新闻世界》2011,(8):157-158
本文分析了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宏观环境,并利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了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行业竞争力,认为奢侈品在中国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针对奢侈品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