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2,(18):2-2
8月30日,由新华通讯社东盟编辑部和马来西亚世界华人媒体集团共同设立的新闻网站“新世华网”(www.newchinesenet.com)正式上线。新世华网由新华社东盟编辑部主编,立足于向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华侨华人提供资讯服务。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文媒体历史悠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也是增强华侨华人身份意识的重要文化工具。马来西亚华文媒体众多,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高,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加强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互鉴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星洲日报》是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在将近百年的办报史中,它生产优质内容,传承中华文化,担当不同文化对话的使者,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展现了华文媒体在维系华人身份认同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角色。  相似文献   

3.
田昕 《东南传播》2023,(1):89-93
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的构建与提升应该从这三点找寻重点和突破口,第一,民族认同是研究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点;第二,文化认同成为提升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的突破口;第三,利用网络传播平台构建、提升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了解与运用马来西亚华人在中国文化上的兴趣点增强华人自身的文化认同,是对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进行重建与稳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际时报》是马来西亚东部地区一家著名的日报,1968年10月1日由马来西亚砂拉越州首府古晋著名华商、马来西亚丹斯里拿督阿玛黄文彬先生独资创办。2008年《国际时报》创刊40周年之际,记者应邀前往马来西亚参加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亲身感受到这份华人报刊在当地社会和华人群体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国家联盟”(AHAN)各成员国同意开办“东盟卫星频道”,向全世界报道这个地区的重大事件,并抵制互联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马来西亚将负责这项任务的技术方面的工作。东盟文化信息委员会将负责调查这个频道的可行性,包括传播范围、资金和总部所在地。开办这个频道的建议,是在第三届东盟各国新闻部长会议上,由马来西亚提出来时。马来西亚新何部部长达图克·穆罕默德说:“开办东盟卫星频道的决定,得到了全体一致的同意。每个成员国都能向这个频道提供节目的资金。”这个频道,除了东盟各成员国之间互相传播经济、文化节目并把…  相似文献   

6.
邱格屏 《历史档案》2003,24(4):84-90,96
新马华人秘密会党是中国天地会在海外的分支之一,自它出现的那一天起,便一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当地华侨社会的一部分,它在自身组织最兴旺的时代,成员占华侨人口的50%以上,其中19世纪中期时,甚至整个华人社区的成年男性差不多都是秘密会党成员。新马华人秘密会党不仅人数多,而且对华侨社会的影响也不小,不少会党首领既是富翁,又是侨社领袖,很多地方的华侨会馆,包括地缘会馆、血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新闻     
本刊讯记者于青报道:第二届中国与东盟媒体合作高层研讨会8月26日在素有“绿城”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开幕。这个研讨会是人民日报社与东盟10国主要媒体共同主办的。此届研讨会是中国与东盟媒体间交流合作的又一盛事。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国新闻信息部门和媒体、东盟秘书处的代表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广电总局等中国媒体的代表共100多人出席了会议。本届研讨会的宗旨是“和平、安全、合作、繁荣”,主题是“媒体合作与10+1自由贸易区发展同步”。由人民日报和东盟10国…  相似文献   

8.
清前期海南经济进步明显,与大陆、海外的贸易繁荣,逐渐成为大陆与日本、交趾、暹罗、新加坡、马来西亚经贸往来的桥梁和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后期对外贸易虽一度衰落,但由华侨带动的华侨经济将海南的对外贸易推向了新高峰。  相似文献   

9.
要闻     
《中国传媒科技》2013,(13):12-15
新华社新闻信息集成产品"新华发布"正式上线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记者李延霞)新华社新闻信息集成产品"新华发布"7日正式上线,为使用移动支付平台的读者提供不一样的新闻体验。"新华发布"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自主开发,是新华社实施战略转型、开展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的一项最新成果。"新华发布"搭载在新华社新推出的新华通移动商务平台上,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工具的同时,可享受专业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传播领域,海外华侨华人群体是"公共外交"重要载体,在我国开展公共外交中发挥独特作用.通过海外华侨华人,可以广泛开展民间交往,从而做好文化交流、增进友谊和外宣工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在我国对外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海外侨情新变化与舆论新动向 在新历史时期,应根据当前全球和我国政治、经济形势以及侨情变化情况,研究华侨华人受众群体的舆论动向、心理特点和需求,并据此设置议题,才能不断提升内容品质,实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界》2012,(5):1
2012年9月11日,由文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家图书馆协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承办的"2012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南宁隆重举行。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韩国、新加坡、泰国、越南和中  相似文献   

12.
新崛起的新加坡和它所代表的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融合了多元种族,但是华文和华人的影响力,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中国的华文书籍通过新加坡销入周边国家,如重拾华文热情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一时之间,一个以新、马为中心的海外华文市场已经形成,并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侨华人图书馆员是华侨华人研究的对象之一,加强对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是侨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使命.相关资料整理工作主要从资料范围的界定与收集、资源库建设、专题网站与交流平台创建等方面开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将其纳入国家智库体系、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报告、设立海外华侨华人图书馆员研究中心以及加强交流与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他目不识丁,却成为一位众人景仰的商界奇人。在马来西亚打拼了大半个世纪,身为华人的他被马来西亚总理评为“伟大的公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报业的风雨里程张允若马来西亚由马来岛南部的马来亚(简称西马)和婆罗州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简称东马)两个部分组成,面积32.95万平方公里,人口1860万(1994年)。居民主要有马来人(占59%)、华人(32%)和印度人(8%)。马来半岛地区...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技术合作项目(MTCP)的主旨,是加强该国与东盟及亚洲、南太地区伊斯兰国家的技术合作。其子项目图书馆访问与实习和基础课程与图书馆支持,旨在促进参加馆间的交流、合作,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以求共同发展。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在馆藏、组织、服务、数字化及专业研究等等方面,都具有其特色。该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对我国多有启示。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7.
<正>华侨联合会是由归国华侨建立的一个联络五大洲中国侨民的民间组织,也是华侨在国内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华侨组织。华侨联合会成立于辛亥革命之后,它在推动民初政治的现代化、促进经济的近代化以及维护华侨利益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初的历史舞台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该联合会发起人之一是马来西亚华侨吴世荣。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5,(4)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马来西亚华文报纸齐连声作为赴东南亚的陕西省新闻考察团成员,所到之处,理所当然地要关注这里的华文报刊。马来西亚有近30家华文报刊,其中《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光华日报》三大报业集团覆盖着马来西亚的华人聚居区,并辐射到东南亚及港澳...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6,(7):11
马来西亚人口约2300多万,华人600万左右.去除老幼与受英文教育者,华文识字人口约250万~300万.华人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马西海岸主要城市如吉隆坡(巴生谷)、槟城、新山、马六甲及怡保等.  相似文献   

20.
自宋元以来,不断有中国人移民至南洋,至清末在当地形成了以商人和劳工为基础的华人社会,这些商人和劳工为新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星洲图画》是由新加坡著名的兰伯特照相馆拍摄的原版照片册,主要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城市风貌和社会生活,由新加坡华侨刘金榜和陈士杰进贡给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文结合海内外资料,通过对该相册摄影者、进献者生平及照片内容的考证,论述了照片背后所蕴含的华人社会风貌及其特点和华侨心系故乡、建设他乡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