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一校两区将农村分校教师变身为工作在农村的城市教师,实现了两区范围内的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加快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当然,农村分校教师在身份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身份带来的诸如趋向城市与立足农村、相同标准与不同待遇、乡土教学与城乡统考等认同上的矛盾和困惑,不利于农村教师的发展及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建构公平的制度,加强城乡教师的双向流动,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有利于农村分校教师对新身份的认同,有利于一校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当前我国基本教育政策,深刻影响着农村学前教育的振兴,关系到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探寻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有助于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切实发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功效。为此,应努力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投入保障机制,激发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技术平台;建立和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提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持;提供积极的专业引领,有效引导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协调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农村教育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仁毅 《职教论坛》2004,(10):50-52
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发展目标,农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务院在2003年9月专门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经济资源,也必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城乡教育资源如何优化配置,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这关系到认识问题、资源重组问题和统筹运作机制等几方面.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以经济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突破口,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根本途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坚持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各项配套改革,以政府为主导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综合协调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村发展模式。本文对宁波市农村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关于宁波市未来农村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开展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是当前农村新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为实现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的城乡目标共生、城乡资源共享、城乡培养交融三个目标,学校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加强城乡课堂教学互动。城乡课堂教学互动应在以农村新教师为本、城乡平等交流、高度协作的原则下,创建城乡学习共同体,探索在线课堂教学互动,构建定期的相互听课机制,以提高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的关系是互动的,二者之间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具体来看,能够加大农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扩充农村教育的发展空间和改善农村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反过来,农村教育发展在农村经济增长中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而言,农村教育发展能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能够促进和规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基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发展需要协调进行,通过稳固农村基础教育地位、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三教统筹"工作、完善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机制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减少农民数量,使农民富裕起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措施。大量思想观念落后、化素质低、就业技能差的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南通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性因素。构建良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环境;多渠道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迎面而来的经济浪潮,如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我国占较大比重的农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有效接轨,变巨大的人口负担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离不开农村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一、建成和谐小康社会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  相似文献   

9.
污染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环保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间产业转移对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产业转移尤其是污染产业转移,容易引致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民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农村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树立整体环保观,从思想理念、投入机制、管理体制、法律制度等方面创新农村环保制度,从而实现农村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去年9月国务院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局面,国务院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已经明确地纳入到《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要立足于城乡要素合理流动, 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综合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探索农民工“双向流动”的就业机制;坚持沿海发展战略,积极促进农民工跨地区流动。  相似文献   

13.
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破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对策主要有:走统筹城乡之路,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农村职业教育投资融资渠道;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办学机制和模式;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建设;着力打造农村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和优质课程;着眼三农,扩大服务对象;转变观念,疏通社会流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14.
成都自2007年起成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数年发展,其改革试点的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在改革试点过程中,重中之重便是对农村市场体制、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只有打破了城乡之间所存在的制度隔阂,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才能将统筹城乡的改革试验工作推向深入.本文试图通过以成都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所开展的工作为例,运用描述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当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效果及其可持续性为切入点,描述成都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并进行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德政工程。然而,要真正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消除城乡差距,就必须在均衡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区别对待的财政政策,在保障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的同时更要保发展,还必须考虑重建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农村民办学校的国民待遇问题,同时创新经费保障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教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汉霞 《教育探索》2003,(11):68-69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是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从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分析和研究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我们寻找弱化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和发展农村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国务院就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特作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8.
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义务教育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而要解决这种现状,必须从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人手,制订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战略,健全教育法规体系,完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9.
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乎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当前困扰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工学矛盾”、“受训者被动应对”等问题出发,对基于网络的农村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重点与机制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重点由数量向质量转移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对湖南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分析可知,投入、师资和课程是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的重点所在。要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必须确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投入保障机制、城乡统筹机制、师资培养培训机制、质量监控与预警机制、质量评估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