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是历代研究者研究的焦点。时至今日,它依然是《诗经》研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对《诗经.国风》婚恋诗中赠物定情习俗的分析考证,可以看到赠物是上古先民纯朴、自然的求爱方式。花草子实,儷皮美玉皆是他们传情的媒介。这一习俗的渊源应归之于此期的社会分工特点和上古的生殖崇拜。同时,也可以看到上古民间男女自由、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浅议《邶风·柏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诗.原名《诗》或《诗三百》,至汉代奉为经典,故称《诗经》,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诗经》所反映的是距今二千五百年至三千年的上古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从《诗经》看上古婚俗李荣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305篇歌谣,展示了我国上古氏族社会、奴隶制社会的社会生活与礼俗。但历代儒生解读《诗经》却只注重对历史社会和政治教化意义的阐发,而对《诗经》作为原...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诗集。很多刚上初中的同学大概还没有读过《诗经》,可是也许听说过《诗经》。读了这简短的一篇,就可以知道《诗经》是怎么来的了。朱自清先生“《诗经》的源起”,从上古论起探求任何事物的来历是很有趣的,探求到了家,就是一种真知识。探求须有凭证——书本上的凭证,再加上合理的想像。  相似文献   

5.
从引特征入手将《诗经》中其它诗句与《七月》一诗析出的上古农谚进行对比,判断,并从谚语自身特征加以进一步辩析,论证,确立其为上古农谚。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诗经》的语音状况反映了上古的语音状况。《诗经》中有许多特殊的韵字,它们的语音与后世有比较大的区别。文章主要分析上古之部、文部的部分韵字在《诗经》及相同、相近时代文献中的用韵状况,略与中古比较。  相似文献   

7.
陈义烈 《九江师专学报》1998,17(4):57-60,56
在《诗经》诞生以前,中国还没有一部纯文学著作,文学史家在研究上古文学的时候,常从一些非文学的著作中寻取资料,《周易》一书就被不少文学史摘录引用。本文对《周易》与上古文学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陈楠 《广西教育》2010,(18):67-68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一部文化典籍,它形成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但事实上,《诗经》中相当一部分诗歌有更久远的历史源头,这种情况在十五国风中最为明显。各地的土乐当中应当有一部分诗歌是上古歌谣的遗留。它们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与损益变形,到了周代社会逐渐定型而被收录在诗集中,因而它们传达出了更早的社会生活信息。《诗经》中为数众多的燕飨诗,即充分表现了上古礼制习俗。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以顾颉刚为代表的著名历史学派——古史辨以还原上古真史为目的,解构传统《诗经》学,清除历代《诗经》学萌生的伪史并查证真史。其诗学取向与价值在于,直面《诗经》本文,解除《诗经》的经典光晕,还原《诗经》的文学面目,因而对《诗经》学作了深度刷新。但是也因游走于历史与文学之间,遗失了更为细腻的历史文化密码,也对《诗经》造成了漏解、无解、误解的阐释缺失。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古今文史典籍对《诗经》中反映对偶婚的诗篇予以研究,得出《诗经》时代有男女无媒结合、入赘之婚、男女结合后可自由离散的现象,即是上古对偶婚遗存形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诗经》中所收诗篇的涉及漫长的时代、广阔的地域以及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因此才使《诗经》中体现出婚姻习俗的多元化。其中,自然会有对偶婚的残余形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将《诗经》文本与音乐曲式联系在一起,进而研究《诗经》及其时代的音乐,是研究上古音乐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本文在杨荫浏先生的研究基础上,对《诗经.国风》中的章句结构形式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归纳出《国风》中存在的3种乐句形式和22种乐章形式,并试图寻找其间发展演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从民俗学看《诗经·唐风·绸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诗经·唐风·绸缪》做新的探讨,提出:(一)“绸缪束薪”反映了上古婚俗的“燎炬”之礼,而不是历代《诗经》研究者所说的‘缠绵”之喻;(二)现在的《绸缪》章次错简,二、三章的位置应该互换,否则,既不符合上古乐歌演唱的定制,又违反了上古婚礼的一般习俗;(三)“三星”为古代劳动人民看天计时的一种习惯,毛、郑诸家的解释均有失误。  相似文献   

13.
将《诗经》文本与音乐曲式联系在一起,进而研究《诗经》及其时代的音乐,是研究上古音乐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本文在杨荫浏先生的研究基础上,对《诗经.国风》中的章句结构形式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归纳出《国风》中存在的3种乐句形式和22种乐章形式,并试图寻找其间发展演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诗经》写作时限跨两千余年,以真实可靠的文本呈现了上古三代中华写作文化的真相。中国型写作文化也正是奠基于《诗经》时代。从写作活动的起源、社会环境、动机、功能、主题、语言媒介、传播与接受等环节对《诗经》文本系统地加以考察,是中国写作史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其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对今天我们解读《诗经》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从远古社会的鸟图腾崇拜、农耕社会的生殖崇拜和婚恋风俗、上古社会的政治讽刺几个方面分析,阐释《诗经》成语中的动植物文化。  相似文献   

16.
《诗经》的押韵是上古音研究的基础,但《诗经》是押韵的这个基本的命题却是个先验的、未被证明的假设。本文收集《诗经》诗句中的末字,统计它们的相逢次数,采用数理统计的手段,证明它们的相逢并不是任意的,然后进一步证明它们的相逢存在读音上的联系,从而证明《诗经》确实是押韵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入研究江有诰的《诗经韵读》发现,其中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失误中还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首次以韵读形式系统地展示出《诗经》的用韵情况;2.对《诗经》用韵研究多有发明;3.在处理《诗经》“合韵”上成就颇多;4.订正了段玉裁、王念孙等研究《诗经》用韵的诸多纰缪;5.能以音变理论审视《诗经》的韵脚字;6.分古韵为二十一部.对上古韵部体系的建构贡献良多。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对某些篇章用韵体例的理解错误;2.在《诗经》“合韵”处理上有缺失;3.韵字注音理论认识上有缺失;4.早期对上古声调的认识错误。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在写殷周春秋史时多取材于《诗经》。他当时所采用的《诗经》读本是《鲁诗》,《鲁诗》不仅给《史记》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古时期史料不足的缺陷,而且还给司马迁评价历史提供了经典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先秦时期的语言面貌。本文主要通过对《诗经》中通假本字和借字的语音关系的分析,为上古语音的研究提供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语言学角度看,《诗经》为后人保留了大量珍贵的上古语言资料,为语言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从古以来,对《诗经》的研究也大致可以分为文学和语言两大类。对《诗经》思想、艺术的探讨可归之于文学,对《诗经》文字读音的探求,对虚字实字的训释,对句式的分析,则属于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