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做出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后,我国报业集团纷纷投资建设“两微一端”,并将其当作实现媒体融合的重要标配.报业集团“两微一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对“两微一端”本身及其与传统纸媒的协同性重视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出整体的协同效应.文章将对报业集团“两微一端”如何更好地协同传播做一初步探索,旨在建设协同发展的新型媒体矩阵和良好媒体生态,以实现融合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中国报业"作为全媒体转型的研究对象,原因有三.一是国外的传媒集团大多数拥有跨媒体的产品形态,不存在研究"全媒体"的学术课题.二是中国在广电媒体和平面媒体之间由于政策限制存在不均衡的发展空间.例如广电媒体允许创办如广播电影电视周报之类的平面媒体,但平面媒体不允许创办广电媒体.广电媒体有研究"台网"融合发展模式的需要,但没有动力在战略上求"全",因此广电媒体不是全媒体的主要研究对象.三是在中国,全媒体的概念首先是由报业集团提出并付诸实施,中国报业从单一介质报道到多媒体报道,从单一媒体运作到全媒体运营做了多种模式的探索,迫切需要进行理论总结,以进一步推动其全媒体战略.  相似文献   

3.
自社交媒体兴起以来,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兴趣便从“报网融合”渐渐转向“两微一端”,并认为后者正在成为传统媒体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然而,传统媒体“两微一端”的文化资本很难转换成商业资本,加之缺乏刚性信息,又无法与传统媒体的组织文化相契合,因此“两微一端”并未给传统媒体带来期待中的变革.政务“两微一端”可提供各种服务性和实用性的刚性信息,因此它为政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但同时也对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与社会治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两微一端”的运作最为微妙,它可能带来更多文化资本,实现经济资本的增值,但它受制于太多的外在条件限制,运营时往往并非一帆风顺.一种技术嵌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适应和改变所在组织的制度、观念以及资本转换方式.  相似文献   

4.
曹茶香 《青年记者》2016,(24):58-59
“两微一端”新闻,是指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写作并传播的新闻,目前已成为自媒体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各类传统媒体改革转型的必然尝试.“两微一端”工具化特性越来越明显,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充分了解这一媒体特性的基础上,创新新闻写作方式方法,寻找内容、技术和媒介特性三者最佳融合点,发挥“两微一端”新闻的最大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5.
张礼炯  甘忠 《传媒》2016,(5):24-26
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搭建新媒体平台是各家报社必备的前提和基础.除了网站、“两微一端”、手机报、论坛等大家熟知的平台外,是否还有新的平台可以开发? 2014年12月,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的内江日报社经过近一年的探索,率先在国内推出了集LED视频图文发布、LCD互动点击、高清灯箱图文发布三大传播媒介于一体的集合式新平台——内江日报户外多媒体阅报系统.  相似文献   

6.
邓雁京 《视听界》2012,(5):36-38
以微博、社交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第一时间对信息源的获取能力,强大的即时发布和传播能力,令传统广电媒体顿显“美人迟暮”。广电全媒体建设令发布和传播速度更加迅捷,传播渠道和传播形态更加多样化,获取了青睐新媒体的年轻人群的注意力,可视作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合流”。与此同时,同城平面媒体也加入到新媒体信息发布与传播之战。地方广电在全媒体建设中如何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
张放  杨颖 《编辑之友》2018,(6):13-17
在新旧媒体衔接与革新的十字路口,对于“两微一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包含的多平台间融合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探索.符号叙述学视角下的“两微一端”不仅在内容层面通过分层叙述和全文本实现了平台间内容统筹与表达共享,还通过“条块结合”的部门设置和沟通高效的组织架构实现了底本的宽幅聚合,为内容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叙述文本类型配比、文本读者主动性激发以及底本聚合轴扩幅等方面, “两微一端”的融合仍有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媒介环境的剧变以及报纸功能的弱化,广电报业整体"滑坡",社会影响力逐步下降.受行业整体萎缩影响,广电报从业人员士气不振,广电报业前景堪忧,这在地市广电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地市广电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适时转型是当前地市广电报扭转被动局面,走出困境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刘毅  陈联生 《声屏世界》2008,(10):45-45
广播电视报是一张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刊登电视剧剧情介绍、宣传广电、报道娱乐圈动态信息的行业报纸。随着报纸推向市场,广电报的信息资源逐渐丧失了“垄断”与“独家”性,加之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级电视台对其节目预告功能的加强,读者对广电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使广播电视报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除提高报纸的整体质量,立足广电,  相似文献   

10.
去年,比尔,盖茨发出惊人论断,互联网将在五年内颠覆电视。 互联网发展的前十年,其表现形态以图文为主。因此,在平面媒体普遍危机感笼罩,想方设法应对之时,广电媒体依然沉醉在优势意识当中,隔岸观火。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宽服务器等技术瓶颈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内外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来看,平面媒体的发展已进入精英办报、品牌竞争、赢家通吃阶段,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运作把平面媒体推向了“品牌生存”和“差异化生存”的商业时代。尤其是在像成都这样媒体市场发育相对成熟、市场竞争特别激烈的大型城市,摆在报人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以大资本、大投入打造大众型品牌,走品牌化生存之路;要么以小投入、大策划铸造小众媒体精品,走差异化生存之路。《城市购物导报》走的就是小众媒体的路子,即在成都这样一个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休闲城市,创办一份类似于《精品购物指南》和《申江服务导报》那…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猛,平面媒体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曾经颇受读者欢迎的广播电视报出现了衰退趋势,报纸发展的硬指标——发行量和广告额迅速下降,报纸的影响力逐步萎缩。读者忠诚度和美誉度都在下滑。广电报的同仁们感到恐慌,精英们使出浑身解数各出奇招,积极探索,试图扭转局面。今年,合肥广播电视报利用广电内部资源,探索出一条广电报发展的新路,在报纸发行,广告创收以及宣传报道诸多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李瑾 《新闻前哨》2004,(9):64-64
广播电视周报,这张仰靠在广电大旗下的纸质媒体,在竞争中受到的冲击更为惨烈,从而带来发行量逐年减少,经济效益大滑坡,生存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了广电报人的面前。报纸如何走出困境?我以为保持广电本色依然是生存的根本,必须在互动中办出特色,在延伸上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4.
媒体融合并非简单地进行"两微一端"的新闻阵地拓展,而是要求内容生产的全过程都要引入新媒体思维。作为一条短视频或者一篇图文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标题在新媒体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的新媒体传播为例,探讨三农新闻标题在新媒体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总结了易于新媒体传播的标题制作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两微一端”成为主流媒体构建话语权的主战场。与传统主流媒体受众思维不同,以用户吸引、用户留存、用户变现为核心逻辑的微信公众号,既具有大众传播性质,也是当前互联网中意见汇聚的重要平台。本文以“襄阳网”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如何将用户思维赋能微信公众号运营,打造襄阳首个微信百万大号,助力地方主流媒体“破层出圈”。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广播电视大舞台上,电视、广播的主角地位不容动摇。很显然,离了广电报,电视广播照样生存发展,而离开了电视广播、广电报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依实质而论,广电报应是一个对广播,电视宣传产生一定的辅佐、服务和促进作用,对受众视听生活有一定引导和反馈作用的配角,是一个“副媒体”。重新认识在广播电视的新格局中广电报所处的位置,我们当前应努力确定新的办报对策。这个对策概括地说就是:该贴近的须更加贴近,当放开的可大胆放开。前者是强化广电报对声屏有依附关系的那部份内容的功能;后者则是独立子声屏的报纸化趋势。粗…  相似文献   

17.
何旭  李巧珍  谢倩 《新闻战线》2022,(15):57-58
人民网以内容丰富的首页专区、中英文专题和精彩纷呈的图文、图解、视频等作品,报道香港回归25周年庆祝活动,展现香港回归以来的蓬勃活力;通过PC端、两微一端,以及多语种网站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等传播渠道,营造社会各界欢庆节日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08,(6):I0029-I0032
2007年10月8日,新华社正式开通了2008奥运报道专线。中文专线全称为“2008奥运报道专线”(简称“奥运专线”),英文专线全称为“Beijing Olympic Games News Service”(简称“BONS”),能够覆盖平面媒体、广电媒体和网站、手机等新媒体。  相似文献   

19.
王卫东 《青年记者》2017,(32):66-67
进入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普遍受到冲击.广播也不例外.过去许多人早上一起床有收听广播获得最新信息的习惯,如今则是一觉醒来先打开手机,浏览“两微一端”.媒介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变,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从中央台到各个地方城市台都加快了媒体融合的步伐.很多电台都有了自己的“两微一端”,为搞好这些新的平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在集中精力搞好新媒体的同时,传统广播影响力的保持和提升不应被忽视.因此,在电台转型发展进程中要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既要反对“台、网、微、端”各搞一摊;又要在融合的前提下,注重保持和提升广播的独特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读图时代”的来临,为电视成为强势媒体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不断催使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产生激变。其中,纸质媒体的一项主要应对策略便是“图文并茂,两翼齐飞”。可这还远远不够,当前的平面媒体,文字记者占了很大比例,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认识报刊等平面媒体特质的前提下,大力提升文字记者的“影像意识”,从而构筑平面媒体的核心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