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人物报道是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长期实践证明,典型人物报道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发挥示范、激励、引导作用和动员、组织、宣传方面具有极大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典型人物报道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对典型人物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郭峰 《新闻世界》2014,(6):14-15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典型人物报道具有教育价值和导向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呈现出了典型人物平民化、报道内容新闻化、传受点评互动化、跟踪报道深入化、宣传报道全景化、多媒体融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和重大主题宣传是媒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也是党报宣传的永恒主题。实践证明,在典型人物报道和重大主题宣传上,新闻摄影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效地提高了传播效果。各家报纸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摄影专版,主题鲜明、感染力强,深受读者欢迎。2013年以来,作为中共南阳市委机关报,河南南阳日报社立足党报权威性和责任感,创新摄影专版采编,精心做大做强典型人物报道、重大主题宣传,推出  相似文献   

4.
张楠楠 《东南传播》2021,(12):135-137
中宣部在2021年8月31日追授孙丽美"时代楷模"称号,媒体融合时代,怎样让典型人物以更立体、更饱满的形象走进人们心灵,用典型人物的崇高精神引领时代正能量.本文结合"时代楷模"孙丽美的先进事迹报道,从用时代精神把脉典型人物、用真情实感激发心灵共振、用交互传播提升传播效果三个方面,探讨融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典型人物报道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其源于苏联时期的"典型宣传".典型人物报道自产生之日起,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当今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典型人物报道却表现出式微趋势.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认为:典型人物报道的观念是文明程度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消亡.但也有学者认为典型人物报道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笔者比较赞同后者观点,典型人物报道不会也不能消亡,我们只要敢于创新,改变旧有的报道手法、报道形式等,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就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典型人物报道对弘扬时代主流价值、塑造民族文化精神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如何使报道更有传播效果、使典型更富感染力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论题,也是业界报道手法创新的永久命题。本文试图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以《感动中国》为例,分析其典型人物报道中体现出的传统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取向,借以深入探讨典型人物报道变革的前景及方式。  相似文献   

7.
王凤敏 《青年记者》2021,(2):111-112
本文对中国新闻奖2015年至2019年的典型人物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探究典型人物报道在当今社会语境下的话语运作规律。研究表明,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观呈现利他的精神品质,其面临的价值认同困境应当从语境配置和语篇结构两大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陈舒逸 《东南传播》2021,(12):28-29
近年来,顺应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H5报道方式打破了旧媒体边界,在融合新闻制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典型人物报道上,以更加自然、灵活的形式进行新闻叙事,让典型人物的新闻价值伴随着用户的"沉浸式"阅读得到有效传播.在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模式遭到发展困境的情况下,H5作为典型传播的有效路径,其创新策略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重视.本文以海博TV的H 5新闻产品《最平凡又最不平凡的一天——阿美书记的最后24小时》为例,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如何以H5为依托,走出一条内容、形式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李婧  韩云 《新闻世界》2011,(2):79-81
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之下,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走上媒体前台。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以人物遴选多元化、报道回归新闻本位、书写细节化等特点被受众认可。《冰点·人物》是非传统典型人物的代表之一,其所报道的人物是时代的写照,而且记者通过报道向受众展现人物的人性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典型人物报道的转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鹏杰 《新闻世界》2013,(11):203-204
目前对典型人物报道的研究非常多,但根据典型人物所蕴含的不同标准和价值取向所进行的历史分期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典型人物报道历史,将之分为"建国初的探索期"、"‘文革’十年的曲折期"、"改革开放初的繁荣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多元期"、"网络时代的自发期"等五个时期,并结合案例逐一阐释不同时期的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宣传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典型人物的新闻报道作为新闻舆论宣传的重要部分,在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引导人们思想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典型人物报道要在突出贴近性和引导性上下工夫,增强典型人物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朱清河  林燕 《当代传播》2011,(4):104-107
典型人物报道属于中国媒体特有的报道形式,回溯典型人物报道发展历程,经历萌芽、繁荣、畸变、回归阶段,如今又进入革新阶段,依然具有蓬勃生机.本文以历史演变为纬度,以典型人物报道发轫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对媒体不同时期推出的典型人物报道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报道文本与媒介生态的相关度,典型人物报道与中国媒体报道之间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3.
典型人物报道在讲述好故事、传播正能量中有其独特价值与意义,但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却时常遭受质疑。本文尝试为典型人物报道破解困局提供思路借鉴,提出典型人物报道须坚持宣传导向性与内容真实性的统一,遵循"其言直,其事核,不隐恶,不溢美"原则;议程构建平民化,让受众有代入感;价值认知与时代同步,凸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人物是相对典型人物而言的。所谓典型人物,指的是那些表现非常突出的人物。而非典型人物,往往不怎么起眼。但不管是典型人物还是非典型人物,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就非典型人物而言,只要抓住了其身上的闪光点,同样可以写出具有影响力的报道来。这些年,笔者有意在非典型人物报道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屡有收获。  相似文献   

15.
林彦 《视听纵横》2007,(5):76-77
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者;典型人物报道是对具有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人所作的重点报道,属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主题性报道”范畴,可以说是我国宣传工作和新闻报道的“常规武器”。尤其是近几年,各家新闻媒体.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打破典型人物的常规报道模式,创新思路.注重以情为线,用故事和细肯刻画人物个性,成功推出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都说新闻是"易碎品",经不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沉淀,然而,焦裕禄、张海迪等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崇高精神,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而报道他们的人物通讯,不仅经久耐读,成为新闻经典之作,也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时代记录。是什么让典型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又是什么使典型人物通讯成为经典?是"美"。具体地说,是典型人物在其人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崇高美,是典型人物通讯文本蕴含的崇高型审美价值,使人们在阅读时心灵受到冲击、净化、  相似文献   

17.
典型人物是指最具代表性的人,也就是指那些能够给人以教育、引导、鼓舞和启迪的、具有鲜明时代和个性特征的人。新闻媒体推出的许多重大先进典型人物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典型人物报道的目的是用典型人物的精神激发人们的斗志,用典型人物的先进思想启迪人们的头脑,用典型人物的高尚道德去规范人们的行为,陶冶人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8.
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模式亟待改变,立体化报道成为其转型方向,如何通过报道内容、采访方式、报道形式和传播媒介等方面的突破,对典型人物进行立体化、多元化报道,是新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维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典型报道是“就很有新闻价值和有典型意义的个人、单位所作的很重分量和很大力量的报道”。”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分解出,典型人物报道就是对具有新闻价值和富有典型意义的人所作的重点报道。典型人物报道作为党的新闻事业引导舆论、宣传先进、鼓舞人心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从以身殉职的任长霞,到德艺双馨的常香玉、  相似文献   

20.
岳金宏 《采.写.编》2017,(5):27-28,25
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高度示范性、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的深入报道.典型报道是党报的舆论手段,也是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所特具的竞争优势,其作用是通过典型,引导一般带动全局. 任何时代都需要有代表那个时代的先进典型,需要有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展示出那个时代的风采.而报道出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不仅是新闻工作自身特性的基本要求,不仅体现出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以赢得读者,也是今天信息化时代广大读者对媒体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