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题性报道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如何增强主题性报道的可视性、真实性和新闻性,一直是电视新闻人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从用"心"认识主题性报道的重要性、加强主题报道的新闻策划、发现报道细节、提炼主题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主题性报道,增强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郭磊 《新闻窗》2010,(3):77-78
主题性报道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是媒体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所表达出的主观意图,这种报道往往是集新闻与宣传特征为一体的,集中体现出党委政府的思路,充分发挥舆论的主导性。在新闻传播中。主题性报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推动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梁云 《新闻前哨》2013,(10):48-49
主题性报道,是党的主流媒体占领、掌握舆论,主动引导、宣传的重要方式。然而,相比于事件驱动的动态新闻报道,以观点驱动的主题性报道.更难通过电视新闻的方式表达。因此,电视媒体正在寻找这样一条出路:让主题性报道去掉宣传味、工作味、报告味,提升新闻性、时效性、思辨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主题报道在电视新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于新闻容量小,信息量少的县级电视台来讲,做好主题报道不仅能破解上述难题,还能增加吸引力和感召力,如何进一步提高主题报道质量,摆脱形式呆板,内容空泛的现状,如何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更加贴近受众,这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电视主题性报道在提升电视台“含金量”的传播与推行中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主题性报道已成为影响主流化效果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鲁慧 《新闻世界》2013,(7):64-66
【摘要】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强化主题性报道的有效传播,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6.
主题性电视新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保安 《新闻前哨》2003,(12):50-51
一、什么叫主题性新闻 主题性新闻就是倡导时代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新闻。主题性新闻一般带有一个时期鲜明的宣传报道意图,即宣传主题,注重深入社会生活,挖掘、发现足以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阐述宣传主题的新闻事实,并以此为载体报道新闻,传播观念。主题性新闻是新时期一种特有的新闻现象,是宣传的一个特别形式,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主题性新闻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主题性新闻报道是弘扬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此类报道普遍存在宣传味过重、缺乏吸引力等问题。系列直播报道《海峡西岸行》以其时效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从众多主题性新闻中脱颖而出,取得很好的收视效果。笔者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探讨其在主题性新闻创新上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的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创新,才能更好引导舆论?近几年,央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推出一批"新闻大片",紧扣时代主题、反映百姓心声,以宏大主题、生动叙事、大片制作、立体传播的态势在线上线下广受好评,成为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经典案例。文章围绕这些"新闻大片"在强化受众思维、打造新闻精品、推进融合传播等方面的成功实践,探讨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提升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相似文献   

9.
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的有效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主流媒体如何通过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不断提升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本文以央视新闻综合频道近年来春节期间的主题报道为例,探讨电视主题报道在新时代的创新与突破之道。  相似文献   

10.
徐设星  周英 《视听纵横》2009,(5):116-117
电视主题性报道因其服务政府中心工作的有效性和强大的正面舆论引导力,而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每年都要给新闻栏目下达有关主题性报道的任务。这是媒体发挥喉舌作用的职责所在,也是媒体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有利契机。为了做活主题性报道,各级电视媒体这几年都在努力创新,使主题性报道更加入耳人心。  相似文献   

11.
主题性报道,是国内新闻媒体实现舆论正确引导的重要途径,往往表现为题材集中、主题重大、采访队伍庞大、持续时间较久。然而,这类报道往往不如事件性新闻“好看”。如何让这样的报道做出“亮色”,一直是国内新闻媒体积极探讨的问题。 今年4月至7月,为庆祝建党80周年,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了“踏着先辈的足迹”大型主题性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报道题材的选取上,2009-2018年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作品注重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富有时代性。重大主题报道主要集中于时政新闻,主题性质分布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和媒体的主流价值取向。网络新闻工作者十分重视新闻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善用技术构建传播矩阵,但在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性传播方面有待加强。在主题表达上,紧扣时代主旋律,传达积极价值取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在报道题材的选取上,2009-2018年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作品注重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富有时代性。重大主题报道主要集中于时政新闻,主题性质分布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和媒体的主流价值取向。网络新闻工作者十分重视新闻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善用技术构建传播矩阵,但在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性传播方面有待加强。在主题表达上,紧扣时代主旋律,传达积极价值取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柯杨 《新闻爱好者》2012,(17):73-74
作为党报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正面典型报道在引导舆论、促进工作、弘扬先进、激励读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报道典型之"行"是为了引发他人来"效",正面典型报道往往更注重精心运作,更强调传播效果。今年3月以来,《河南日报》先后以学雷锋典型和优秀驻村干部周建奎为主题,掀起了两场重大典型人物报道的热潮,均引发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分别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的专期表扬。在挖掘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主题性报道是电视新闻的常见报道形式,在引导社会舆论发展、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关键作用。而在如今的媒介融合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电视新闻受到的冲击非常大,要如何顺应媒体市场发展趋势,巩固主题性报道地位,强化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与价值,已成为电视新闻从业者共同聚焦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对如何强化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展开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将主题性报道做得更生动更好看,从而增强其传播效果,是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一直以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这两年,《新闻联播》栏目在主题性报道的策划、报道内容、报道方式和手法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十分值得地方电视台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强势媒体.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媒介角色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网络媒体不仅在表达民意方面进一步延续“草根媒体”的角色,而且凭强大的传播功能在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引导主流舆论的不可或缺的媒体.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并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反而对传统媒体在信息报道、传播效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瑞 《采.写.编》2023,(12):52-54
沉浸式新闻依托VR图片新闻、VR视频新闻、AR叠加新闻、新闻游戏、H5新闻等形式,使用户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新闻场景进行全方位把握,新闻传播的效果比以往单一的形式好,舆论引导力也因此增强。本文以新华社的VR新闻为样本案例,通过对场景建构、交互关系、传播效果的分析,得出沉浸式新闻的深度报道可能性和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优势:沉浸式新闻有着多层次的新闻容量,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共情心理,最大程度减少传播障碍和受众的错误解读,使其感同身受,并达成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坚守舆论阵地、提升传播力的现实需求。本文试图结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在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方面的探索,研究探讨互联网语境下重大时政主题报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李浩 《新闻世界》2020,(4):44-47
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做好纪检监察报道意义重大,党报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宣传主阵地,更需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报道。纪检监察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严肃性、专业性,对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准确性、尺度有较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党报在报道中需处理好导向性和可读性、政治性和新闻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严谨性和创新性这四对关系,实现宣传效果、新闻效果、传播效果的统一,努力讲好新时代的反腐倡廉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