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是我国政府的重要治理方式,基于政策创新扩散理论,从时间、空间和方向3个维度,对1995-2018年所颁布的323项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解释中国PPPs政策扩散的过程与特征。结果显示,我国PPPs政策创新目前正处于"S"型曲线的快速扩散期;政策空间扩散上,呈现出地区性辐射扩散的特点;政策扩散方向上,存在着中央向地方自上而下、中央内部部门由高到低的层级扩散,以及各同级政府部门间的平行扩散路径。为提升政策创新扩散效果,政府应将政策模仿经过政策学习后转化为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究破除“唯论文”政策扩散的特征,揭示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为我国科教评价政策的布局、优化、实施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中央、部门和地方三个层级的359份政策文本,运用统计分析和文本挖掘方法对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时空演进、发文机构及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政策在不同层级间的主题扩散特征,研判政策发展趋向。[结果/结论]破除“唯论文”政策在地方层级的扩散效果显著。中央、部门和地方的政策主题内容具有较高相似度,各层级主题在延续了上一层级主题的基础上又有所拓新。破除“唯论文”政策主要有5个趋向:科技创新与强国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最终目标;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定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核心问题;教师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关键着力点;科研诚信与道德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根本要求;科技成果转化与科研经费管理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3.
识别众创空间地方政策供给框架有助于剖析政策制定者的政策倾向,推动其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结合府际关系和多层次网络的思想和方法对上海市众创空间扶持政策供给展开探究,本文构建了包括政府部门合作网络、政策关键词共词网络及政府部门—政策关键词隶属网络在内的依存型多层网络。运用Louvain算法,基于模块度分层对网络展开社区划分;通过分析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分层聚类,厘清政府部门活动规律及当前政策与众创空间实际发展的契合。最后,形成包括“政策供给主体—政策供给内容—政策供给目标”在内的众创空间政策供给框架,提出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新华  贾心蕊 《资源科学》2023,45(1):118-129
【目的】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上升与扩散,缺乏对多重属性政策创新扩散完整过程的考察。【方法】基于政策创新扩散视角,聚焦兼具经济社会双重政策属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尝试构建此类政策创新扩散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中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浙江丽水地方经验创新扩散的完整过程,以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的动态机制。【结果】研究发现:①经济社会双重属性的存在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的创新扩散营造合规空间,从而在中央与地方的双向推动下呈现特殊创新扩散机理。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创新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政策企业家、自然资源禀赋的内部推动及政策网络中纵向环境与横向经验的外部形塑。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的上升表现为螺旋上升机制,正式科层制度与半结构化制度捷径是内嵌于这一机制的两大核心架构。【结论】基于此,在未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的创新扩散中应充分发挥政策企业家作用,因地制宜把握并创造政策网络中横向、纵向交流机会,并争取正式科层制的支撑,从而实现降低改革成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创新网络是由于合作创新主体间关系框架演化成网络形态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合作创新组织模式,能够反映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信息扩散与转移程度以及合作创新绩效。首先确定网络结构对网络结点、网络聚类对整体网络的创新网络研究框架,在归纳和总结以往学者对网络结构研究基础上,确立了影响网络成员创新产出的网络结构变量。接着描述实证分析思路和数据获得途径,运用回归分析和网络聚类分析方法找出网络成员创新产出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与创新网络的整体特征,发现中间中心性对网络成员创新促进作用的异常结论,最后给出实证结论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兴技术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技术合作创新成为规避创新风险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选择。为探索新兴技术合作创新网络及其演化路径,本文采用中国LED照明技术2004-2015年的专利数据,依据共同专利权人信息,识别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创新关系,分阶段构建合作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合作创新网络演化过程及其各阶段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合作创新网络规模的扩大和较低的密度为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提供较好条件,网络结构整体呈现小世界性向无标度网络演化的特征;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对整个创新网络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共同体是一个超越一般性区域创新府际合作机制的新提法,是综合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的模式探索,对于深化府际合作和区域创新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从府际合作理论出发,提出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概念界定,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分析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生成机制,搭建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理念下的府际合作框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从府际间政策协议和专利合作两个维度进行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府际合作研究,发现在政策合作方面参与度较广但合作紧密度不高,专利合作呈现极核效应,域内外专利合作不平衡,行政层面的合作机制还需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创新研发合作中。最后,从共同体意识、合作网络、府际创新合作“多核”模式和一体化的创新政策支撑四方面提出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揭示不同层级政府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模式,纵向探究新冠肺炎疫情治理体系,对政府应急管理超前布局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时空大数据演化技术,结合政策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视角揭示不同层级政府政策扩散特征,并通过可视化方法展示。在内部特征方面,通过主题挖掘分析政策时间维度和层级维度主题演变;在外部特征方面,从发文时间、发文部门、发文数量维度上构建政策扩散特征指标,实验以中央、湖北省、北京市政策文本为数据源开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首先,不同阶段主题存在差异性,但在疫情防控、企业扶持主题上存在延续性;其次,中央政策具有指导性、宏观把控性,湖北省整体注重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和复工复产,北京市侧重企业扶持、疫情防控、政务服务;最后,同层级政府的政策扩散特征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9.
曾婧婧  钟书华 《科学学研究》2009,27(7):1020-1026
 中国的科技管理模式经历了中央指令型科技管理和政府引导型科技管理两个时期,第二个时期又可以细分为改革阶段,深化改革阶段,省部合作、科技治理阶段3个阶段。导致这一演化的因素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的建立,部分科技产品的准公共属性以及我国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分散性与浪费等。省部科技合作具有主体上的多中心,对象上的准公共属性以及网络化特征。应建立府际或者跨区域科技协调机构,明确合作治理机制中“中央-地方”的角色定位,以及构建“垂直省部、水平跨域、公私合作”的科技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以来创新创业逐渐成为热点问题,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各项创新创业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创业的发展。本文基于2000—2017年1382条中央及地方创新创业政策文本,分析中国创新创业政策变迁过程及扩散机制。研究发现,中央与地方创新创业政策变迁都经历了三个过程:中央政策经历了政策酝酿、政策探索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地方政策由试点阶段、试点扩散阶段发展到全面扩散阶段。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各地方政策之间的扩散机制具有显著特征:前者呈现出从"地方先行试点"到"中央认可"再到"全面推进地方实施"的政策扩散路径,后者呈现出创新创业"先行试点"地区带动周边地区的"多同心圆"政策扩散模型,整体符合政策扩散S形曲线,这种政策扩散机制成为地方创新创业政策效果显著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标准从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已经转变成为涉及国家安全、关系国家生态发展、经济生活变化的重要工具。伴随着标准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显现,标准治理的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标准化政策是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最直接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标准化政策,是我国标准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据。基于不同时期政策的发文数量、府际关系、主题变迁等文本特征,本文搜集了1979-2017年国家层面的标准化政策,通过R、Gephi等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其发文单位府际关系网络,挖掘发文单位之间的合作情况;利用对应分析研究不同阶段的主题演变;最后进行内容分析,对每一阶段的政策文本进行主题词分析和关键政策分析,从而研究标准化政策的演进路线,探究我国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轨迹和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标准化政策的供给能力不断加强,政策发文效力扩大;标准体制改革,呈现与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的趋势;不同时期的标准化政策重点随技术变革而不断扩散,渗透到更多领域;政府积极引导标准化成为新技术及产业发展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群的崛起和创新的扩散,城市群规模的创新系统开始不断涌现。由此,城市群中的地方政府如何围绕创新展开合作治理的问题也对区域创新等相关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这一已有研究尚缺乏解释的问题,共计12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了极具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独特中国实践。本文以府际协议为数据基础,结合合作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尝试总结示范区中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模式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基于合作规模、合作基础、上级介入和功能安排等,形成了行政型(NAO)、领导型(NLO)和共享型(SG)三类治理模式;基于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创新条件,则存在着科技和产业两种不同的合作导向;而不同的合作模式亦在竞合关系、合作深度和密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地方政府合作治理方面的实践,丰富和拓展了既有的区域创新理论,而未来进一步促进创新一体化,则还需要平衡科技与产业,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竞争与合作,以及功能与协作等四重张力。  相似文献   

13.
设计服务业创新政策的国内外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雯 《科研管理》2010,31(5):124-130
摘要:设计服务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产业。本文对英国、芬兰、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29个国家及地区的设计服务业的政策目标内涵、政策主体构成与政策焦点布局三方面通过归纳总结、具体剖析,并与我国设计服务业的创新政策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提出政策目标的构建要注重经济、社会与教育的协同发展,政策焦点的布局要符合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特征,政策实施要基于多主体联合治理的网络体系,以及政策制定应实现具体产业政策与水平政策的延伸相结合的政策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何为东  钟书华 《科研管理》2011,32(10):127-134
省部科技会商制度是新时期的一种创新型制度安排。本文基于府际关系以及网络治理理论,提出了府际网络科技治理的概念。从府际网络科技治理的要素角度分析,认为会商制度具有府际网络科技治理的内在要素。本文建议会商制度经过制度的学习与路径整合,最终应走向府际网络科技治理。  相似文献   

15.
    绿色增长政策是实现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强化主体协同合作是提升绿色增长政策执行效率的有效措施。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绘制不同阶段中国绿色增长政策执行主体协同网络图谱,构建协同“广度-强度”二维矩阵,分析政策执行主体协同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及主体角色演化规律,辨识核心主体及其对协同网络运行的作用逻辑与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在中国绿色增长政策执行主体协同网络演化过程中,整体网络规模扩大,网络稳定性和信息传递速率提升,网络结构从独立松散向集中均衡转变;国务院、生态环境部、地方人民政府和个人等核心主体发挥主导、组织、协调和连通功能,构建绿色发展战略下的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促进整体网络结构的稳定和高效。  相似文献   

16.
杜根旺  汪涛 《科研管理》2019,40(7):1-11
创新政策融合了科技、产业、财政等诸多内容,创新政策协调对于创新政策促进创新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对于创新政策协调的一些关键问题尚不清楚,更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这些影响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开展。本文试图去弥补这一空白,首先介绍了创新政策协调研究的发展阶段,接着从创新政策协调的内涵、影响因素、主体维度、工具维度、测度和调整几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进行研究展望,最终构建了创新政策协调研究的理论框架,以期为未来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孵化器网络以其在服务效率、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新的合作方式,网络组织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单创投的合作也遇到了新问题。以公司治理学中的网络治理为理论依据,明确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与单创投合作的特点,分析了双方的合作互动关系,研究了网络组织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单创投的合作基础即合作平台,阐明了双方合作的宏观治理机制和微观治理机制,为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深层次网络化构建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