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郝晨  张卫国  李梦雅 《科研管理》2022,43(4):185-191
    运用2010—2016年在我国深市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将国际化战略进行深度与广度的二维细分,实证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能否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以及风险投资如何影响国际化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介入对企业国际化深度与广度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均具有积极作用。(2)企业实施国际化深度发展战略能够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提升效应,而国际化广度发展战略却未能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风险投资介入增强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创新增值作用,提高了国际化深度与广度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3)风险投资对国际化战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会由于企业上市后风险投资机构是否继续持有股份以及风险投资机构背景特征和投资契约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苟燕楠  董静 《科研管理》2014,35(2):35-42
风险投资是为科技企业和创新活动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本文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从研发投入还是从专利数量上来看,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表现要显著好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资本背景和经验背景不同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公司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以及混合资本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机构的经验越丰富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越积极。  相似文献   

3.
以2013—2017年我国新三板挂牌企业为样本,研究风险资本的投资情况,比较国有资本通过不同方式参与风险投资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与独立风险资本相比,国有风险资本倾向企业早期阶段投资;在国有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两种方式中,政府引导基金比国有直投更倾向企业早期阶段和高科技行业投资,支持了“修正效应”假说。相较于国有直投,政府引导基金能够吸引更多后续独立风险资本跟投,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支持了“激励效应”假说。政府引导基金通过委托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实现对企业早期阶段和高科技企业投资的目标,支持了“声誉假说”。研究结论对我国政府制定国有资本的风险投资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辉  赵玮  温军 《软科学》2016,(2):69-73
基于2005~2013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GMM方法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会计业绩,但对市场业绩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这种作用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高持股比例、高声誉以及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可改善国有企业的会计业绩,但对其市场业绩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7—2010年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240家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风险投资的特殊作用。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数量、风险投资的早期进入都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2)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员数量等传统研发资本也显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3)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区、被投资企业是否进行国际化运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作用都不显著。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企业层面分析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结论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制定以及对风险投资发展引导均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中使用负二项回归层次模型,以2011—2015年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21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联合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CEO权力对联合风险投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单独风险投资机构,联合风险投资更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且风险投资机构数越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CEO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CEO权力在联合风险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当CEO权力过大时,联合风险投资的监督作用会受到抑制,不利于企业的技术S创新。因此公司在积极引入联合风险投资的同时,需要合理有效地设计CEO的薪酬体系及股权结构,更大程度地发挥CEO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力求风险投资机构和CEO目标统一,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织间学习的视角,以国内新兴的"PE+上市公司"公司创业投资(CVC)模式为研究对象,考察了CVC项目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风险投资声誉、行业不确定性和投资企业参与程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检验了在不同的CVC项目目标下CVC项目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以独特的有风险投资参与的CVC项目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本文研究发现:CVC项目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结合声誉理论,风险投资声誉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行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会提高投资企业利用CVC活动进行组织间学习的积极效用.投资企业在CVC项目中的参与程度越深入,越有利于促进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此外,在不同CVC项目目标下,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厘清风险投资、企业风险承担和企业创新投资决策间的关系,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增强企业创新积极性,促进我国创新创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企业家、风险投资与银行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基于2007至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情景转换回归”方法对本文提出的假说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风险投资能够促进企业风险承担;高持股比例、联合投资、高声誉风险投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减轻企业融资约束是风险投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重要渠道。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将刺激企业研发和技术并购,企业风险承担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与初创企业研发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昊  万迪昉  徐晋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47-1554
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了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对初创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支持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不同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无影响,民营和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外资是最有效的投资者;风险投资的整体持股比例未能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但外资背景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民营与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构成了增强企业研发的有效联合投资,风险投资的早期进入和充分孵化均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0.
许昊  万迪昉  徐晋 《科研管理》2016,37(1):101-109
通过手工判别风险投资及其背景,以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风险投资机构的进入、参与程度和资金背景对新创企业IPO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的进入和参与程度能显著改善企业IPO绩效;(2)相比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民营和外资背景风险投资的进入和参与程度对IPO绩效的影响更大;(3)政府背景风险投资虽向投资者发出新创企业质量较高的"信号",但未能真正缓解投资者对企业真实价值认识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此外,联合风险投资可以有效提升IPO绩效。  相似文献   

11.
创新激励政策、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8年~2011年四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税收优惠、研发补贴、金融支持、产权保护及人才激励五项创新促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研究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及人才激励政策显著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挤出效应---政府的研发补贴显著地减少了企业研发投入;金融支持政策效没有显著地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风险投资从总体上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没有非常显著影响;有风险投资的企业研发产出高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对企业的研发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2004—2012年1042家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和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风险投资及其背景对我国创业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风险投资有利于我国创业企业提高研发投入,但并不能提高研发投入对企业未来绩效的贡献.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地,与本土背景的风险投资相比,外资背景的风险投资更能促进创业企业提高研发投入以及研发投入对企业未来绩效的贡献;与民营背景的风险投资相比,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降低了研发投入对企业未来绩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以2012—2017年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将样本按国有背景和非国有背景,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分类,深化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能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对其融资约束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非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缓解效果更好;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越低;联合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影响不显著;风险投资有助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的缓解,尤其是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运用2010-2016年在我国深市创业板上市的153家企业的面板数据,探究了风险投资支持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潜在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风险投资支持对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支持能够通过使企业充分利用行业溢出的研发资源、减少企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帮助企业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缓解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四条潜在作用机制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2)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并非同等受益于其技术创新活动,风险投资支持能够提高企业创新投入的效率,使企业创新投入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企业未来的财务绩效;(3)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会由于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所有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不仅有助于明晰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同时也可为国家完善风险投资发展体系、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提供重要的思路启发。  相似文献   

15.
风险投资进入农业科技企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经过风险投资机构评估过的全国85家农业科技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风险投资进入农业科技企业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科技企业的注册资本规模、农业科技企业是否愿意出让部分股权、农业科技企业对风险投资及其运作方式是否了解、农业科技企业是否获得过专业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等因素对风险投资机构进入农业科技企业有显著影响,并且各因素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呈正相关。要想加快风险资本和农业科技企业两者的结合,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技企业风险投资知识的普及,对中小规模农业科技企业有效融资渠道的探索应该是未来亟需研究和挖掘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股权结构与创业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50家创业企业为样本,从投资回报、获利性和成长性三个角度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及其参与特征和创业者及其参股情况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及其参与期限对创业投资绩效和获利性具有负向作用,而对成长绩效无明显影响;而通过增加相对持股比例赋予风险投资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投资绩效和获利性的提高,但同时会显著降低企业的成长性.针对创业者参股情况的影响作用,发现企业负责人作为第一大股东或持有高的股权比例将显著提升企业投资绩效和获利水平,但是对成长绩效无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9,(10):13-19
基于风险投资供给与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双边匹配视角,利用深圳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数据分析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金额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投资金额与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之间具有最优匹配关系;风险投资参与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最优匹配关系;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数量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线性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CDM模型,将风险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研发投入、技术产出和绩效提升三个过程,分别考察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三个阶段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深入研究风险投资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对2012-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实证分析表明,风险投资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风险企业提高研发强度和提高商业运营能力实现的。实证分析结果还显示,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发明专利数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而对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无显著影响,这表明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风险投资作为对现有金融制度的结构性补充,在创业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方面能发挥显著的作用。选取2008-2017年十年间中国本土发生的风险投资事件为样本,构建联合投资网络,研究了网络嵌入位置和地位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网络中心度越高、结构洞越多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平均投资阶段会向前移动,即更偏好投资处于早期阶段的创业企业;地位越高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平均投资阶段会向后移动,即更偏好投资处于成熟阶段的创业企业;网络中心度能够调节地位与平均投资阶段的关系,当网络中心度提高,地位对于平均投资阶段的作用会削弱。最后,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风险投资过程中的管理监控与前期的精心评估选择投资项目和精心策划设计投资方案一样重要,风险投资公司参与对风险企业的管理、咨询和监控。是减少投资风险、确保预期投资收益率的重要手段,也是风险投资区别于其他融资投资方式如银行贷款、企业项目投资的重要标志。 风险投资公司参与风险企业经营管理常见的工作有:协助组建董事会,策划追加投资,监控财务业绩,参与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