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档案是什么?如何解读档案?这是我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记得第一次打开档案书籍时,我并没有被它所吸引。相反我感觉到档案这个专业是很容易学习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研究问题的增多,我对于档案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感受到了档案的魅力之所在,逐渐理解了档案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了档案科学管理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为此,我开始认真地解读档案,研究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档案科学管理的奥秘。虽然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但我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档案学专业的学习正是我对档案从无知到理解再到研究的一个过程,这也终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经过军转考试并按排名选岗,我被分配到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工作。2014年11月10日,是我脱下穿了25年的军装到新单位报到的日子。那天下午,毕处长领我到档案室,把我交给了孟秋娟大姐,让我跟随孟大姐学习档案工作,嘱咐我一定要做一个像她一样的"优秀档案人"。11月11日一大早儿,我就来到了单位。孟大姐早早地帮我收拾好了办公桌,还给我准备了一些档案学方面的书籍,几本《中国档案》《山东档案》杂志和几份关于档案工作的文件。她微笑着对我说:"要想尽快从门外汉变成内行人,学习是最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没有捷径可走。"我如获至宝。孟大姐1991年正式从事档案工作,至今已经整整24个年头了,仅凭这一点,就让我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一名80后,有着11年工龄,8年档案管理工作经历的32岁小伙子。2006年夏天,在基层派出所工作3年以后,由于工作需要,我来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锻炼学习。报到的那一天,领导安排我到机关档案室工作,就这样我和档案开始了亲密的接触。档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排排放在柜子里的纸,我对它的认识并不深刻,而且想到自己从基层派出所民警到机关档案管理员,将远离值班、出警、办案,迎来整理、分类、装订、录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4.
杨敏 《档案天地》2016,(4):14-15
我是2009年12月7日到市档案局。到任7年来,本着务实创新的工作理念,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使我市档案事业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局班子先后被市委评为"学习型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市档案局先后被省局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单位"和"实绩突出单位";我个人在2015年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一、勤学习、重实践,精心谋划档案事业发展篇章  相似文献   

5.
姜滢滢 北京市档案局(馆)我作为档案战线的一名新兵,学习刘义权有三点体会: 第一,收获自豪感与自信心.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目前正在档案系统深入展开,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强了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近一年多,我先后参与了奥运、国庆服务以及全市档案系统文艺汇演、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展、"档案馆日"等一系列活动,其实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我来说都是自豪感与自信心的教育.每次活动结束,我都分外热情地渴望对外宣传我们档案馆和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2003年,我作为一名档案学专业的新晋大学生,迈入大学全面系统地学习了档案。档案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只是一块进入大学的敲门砖,不得已的选择让我走近档案,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四年的专业学习并未给我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对于我来说,档案仍旧停留在我起初对它的认识,或者说对它根本没有认识,我像大多数文科生一样,只有考试前才拿起崭新的书本,背着老师划的重点,只为凑满毕业学分。毕业前的择业,  相似文献   

7.
档案整理工作的枯燥、乏味的确是她始料不及的.1998年刚被分配负责该院档案工作的秦瑞叶,面对一堆散发霉味、布满灰尘的文件,一整就是一天,并且一年365天,天天如此简单地重复.她没有灰心,而默默地告诫自己,既然交给我这项任务,我就一定要把它熟练地掌握,认真地做好.为了尽快掌握立卷归档的知识和技能,她参加了县档案局举办的档案员培训班.在学习中认真听、记,勤于动脑,边学边干,苦学苦练,发扬了钉子"挤劲"和"钻劲"的精神,很快就上了路.  相似文献   

8.
我是学物理的,但参加工作不久便投身于当时的科技档案工作洪流中,至今不能止步。我的科技档案学习和实践是从1964年开始的,学习的第一课是1959年大连技术档案现场会曾三的讲话和有关文件,实践的第一课是我国首次核试验现场的成果管理和科技档案工作。学习和实践的结合,使我较深入地了解到了曾三科技档案思想的一些要领。1980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科技档案工作大会,亲耳聆听了曾三的教诲,进一步学习了曾三的科技档案思想,也进一步增加了对这位老前辈的崇敬和热爱。  相似文献   

9.
<正>时光的脚步从未停留,掐指算来,我已在兰台工作了近十年。十年的光阴对于老档案工作者来说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它却承载了我事业的全部。十年前,我正风华正茂,从未想过这辈子会和档案结缘,也就在临近毕业时的一念之间,我人生的轨迹就发生了改变。从此,档案局(馆)成为我心中依恋的家园,兰台成为我梦想起航的地方。踏入兰台的第一天,我翻阅史料了解究竟什么是档案。"档案"一词从起源到今天,  相似文献   

10.
几点建议     
我在乡镇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虽然不是档案工作者,但文秘工作的性质使我对档案工作十分重视和感兴趣.贵刊我是每期必读,认真学习,"写作讲座"、"文史知识"、"照片档案"、"文苑"等栏目都是我很喜欢读的,感觉受益匪浅.特别是一年多来,贵刊质量不断提高,更具指导性和可读性,我对贵刊也更加喜爱和欣赏了.  相似文献   

11.
谈语文学习与教学档案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与教学档案"又称"档案袋",它可以是学生学习某门课时有关该课程的所有作业、试卷的汇集,也可以是某位老师所教授的某门课程相关教学材料的汇集.因此,"档案袋"可分为"学生学习档案"(学习"档案袋")和"教师教学档案"(教学"档案袋").本文试从语文学习与教学的角度,探讨语文学习与教学档案的建立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15,(Z2):119-120
<正>一、青春选择——走进兰台2011年我大学毕业,幸运地进入中国石油工作。当领导询问我的岗位意向时,年轻的我直率地回答:不想做档案工作。当时我认为档案是个"三无"工作:无权、无利、无名。它单调、呆板、沉闷,需要整天面对一大堆资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数次接收、录入、归档、装订、借阅等等的重复劳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档案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档案工作不仅仅是把一页页、一份份档案资料装订成册,一卷卷一排排摆进档案柜那么简单,它是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再开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档案局长馆长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研究部署档案工作"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推进年活动和2009年全省档案业务指导、宣传方面的重点工作.下面,我重点围绕开展档案工作"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以下简称"双服务推进年")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维护历史真迹在,功业何逊太史公。"这是1985年刊于《吉林档案》我的《协作会感怀》一诗的结尾两句。我是一名普通的档案工作者,和档案界大多数同志一样,以"维护历史真迹、造福人民"为天职,呕心沥血,几经欢愁。一、求知胜求食不断从零学我少年时家贫多次辍学,使我养成了珍视学习和强烈求知的志趣。中学毕业考试和大学在校时考试,都以第一名的成绩受到同学们赞扬。勤苦自学,是我生活的一大特点。当我东北师范大学学业未完,党组  相似文献   

15.
坚守     
正今年是我大学毕业、从事档案工作的第28个年头,在这28年中我没有改行做其他工作,一直坚守在档案行业上。我大学学的是档案专业,起初,对档案、档案工作还不了解,是盲目的报考档案专业,之后进入了这个陌生而又神秘的世界里。从文书学到档案管理学,从中国档案史到世界档案史,我完成了四年的专业学习。从不了解档案到认识档案,我完成了对档  相似文献   

16.
<正>我很喜欢泰戈尔的这句话:"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的。"选择了档案事业,就如同选择了叶的事业。档案工作平凡而又伟大,它演绎着我绿叶映红花的人生,彰显出我生命的价值,书写着我人生的别样精彩。走出家乡步入大学校园1986年夏天,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黑龙江大学历史系档案专  相似文献   

17.
王辉 《中国档案》2015,(1):38-40
"既然认定我适合做档案工作,那么我只有努力把它干好了。"——南宁市档案局(馆)长廖茂隆2009年2月,南宁市委组织部长和市委副书记找到时任良庆区党委副书记的廖茂隆,开门见山的一句是:"茂隆啊,档案工作很重要啊……"廖茂隆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最后工作站"就是档案局了!此前,廖茂隆对档案工作还没有基本的概念,只是简单地认为"纸张发黄的文件不用了就交给档案局保存去"。虽然不清楚档案工作具体要干些什么事情,但他还是爽快地表态:"服从组织安排,服从市委决定,我一定要为档案事业奋斗终身!"  相似文献   

18.
<正>1984年,18岁的我带着青春的热情和梦想,踏进档案馆的大门,成为一名档案工作者,转眼30年过去了。30年来,办公室窗外那一簇簇迎春花,开了又谢了,谢了又开了,陪伴我与档案工作结下一生情缘。见证我从少女,变为鬓己染霜的中年人。我也从档案工作的门外汉变成了"老档案"。凝视窗外,看着枝繁叶茂的迎春花,春天来时迎风开放,花谢后静静生长,满枝的绿叶为大地带来勃勃生机。我常想,它多么像忠诚事业、无私奉献、寂寞坚守的档案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正《档案与建设》诞生于1984年,那时候我还在高中苦读。两年以后,误打误撞进入档案专业学习,毕业以后一直在档案部门工作,也一直在同一个单位供职。如果1986年可以算作与档案事业结缘的话,我的档案生涯仅仅比《档案与建设》晚了两年。回顾已经走过的档案历程,《档案与建设》如同一位师长,不断地给我启示,又如一位老友,见证了我的成长。蹒跚学步时的扶持探讨档案学理论的兴趣,是在苏大档案专业学习时养成的,而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档案与建设》对我的影响。这个故事,曾经在1994年《档案与建设》十周年时,我撰写的《提携新人播撒希望》里详细描述过。20年过去,对此又有了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档案伴我行     
<正>提起"档案",相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或许只是书本上的两个字,再普通不过了。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两个字却包含着特殊的含义。它更代表着"幸福"与"成长",是在这些年成长路上的一路相伴,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它也依然会成为我的忠实伴侣。还记得在我18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妈妈送我的一份特别的礼物。最先入眼的是一个大大的、旧旧的盒子,上面写着模糊不清的四个字——"幸福档案"。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张张泛黄的画纸,有些甚至谈不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