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利高里的悲剧原因并非是他坚持走一条并不存在的第三条道路,社会革命中的错误决策、行为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要原因;哥萨克暴动也是社会主义革命过火行为的直接结果,肖洛霍夫通过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与哥萨克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旨在对社会主义革命作出理智而深沉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具有史诗气概的伟大悲剧。本文通过对主人公葛利高里的人生悲剧和爱情悲剧的分析,挖掘出其悲剧意识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3.
《静静的顿河》的中心主人公葛利高里,从美学上说,是苏联文学史上最光彩照人的形象.这是一个极其丰满、复杂的人物形象.有多少个评论家,就有多少个葛利高里,正象有多少个评论家,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一样,多少评论家都道不尽这一形象的丰富内涵.有说他是哥萨克中农的典型形象的,有说他是反叛者的典型形象的,有说他是历史迷误者的形象的,有说他是真理探索者的形象的,……他们都只说到这一形象内涵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但都不是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如此,活生生的人与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更是如此.凡是文学史上复杂而矛盾的、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不同的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看,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形象是一个统一整体,单凭某一个评论家的视角与视力,虽然也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但往往很难将其看透看全面.这里需要众多评论家的集体智慧与集体努力.才能逐渐接近全面,接近真理.典型人物形象越复杂,其性格越多向、多层次,越充满矛盾,其认识价值与美学价值就越高.葛利高里就是这样一个多向的、多层次的、充满矛盾的、美学价值极高的典型人物形象,一个动人心魄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4.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具有史诗气概的伟大悲剧。本通过对主人公葛利高里的人生悲剧和爱情悲剧的分析,挖掘出其悲剧意识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主要在于关注人性深层次的扭曲与无奈。它并不排除英雄成为悲剧主角的可能,但却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平常人,在对平常人生的体察中提示其悲剧性。根据其造成的原因,新时期小说悲剧意识存在如下形态:社会意识形态酿造形态、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影响形态、人性缺陷导演形态等。  相似文献   

6.
方方小说爱情悲剧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方的爱情小说采用爱情错位模式展示了心心相印的恋人无法成为眷属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了爱情的虚无.人性的弱点和偶然性因素的介入是造成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经历了爱情悲剧的女子选择了两种人生形式:一是归顺,二是反叛,最终依然逃不脱悲剧命运.方方通过双重悲剧表达了她对于爱情甚至生命终极的思索与追问.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中蕴含了深刻的悲剧性,即人物的悲剧、社会的悲剧等,人物的悲剧是作品的主要基调,小说的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他既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天使,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在他那充满矛盾冲突的性格中展现其深刻的悲剧命运。要了解主人公的悲剧性,主要就从葛利高里的本身的性格特征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其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葛利高里是文学史中争议颇多的复杂典型。本文从创作主体意识的角度,发掘这一形象内蕴及其对于肖洛霍夫创作发展的重要意义。葛利高里形象在作者创作史上是新的审美理想的体现,作者从表现“人的魅力”这一主旨出发,展示了主人公不断为自身设立矛盾、追求自我实现的伟大生命运动。在作者笔下,主人公性格中的动摇、迷惘并不是其悲剧命运中否定的因素,而是一种历史进程中真实而不可忽略的精神现象,是一种可贵的觉悟和进步。作者站在人类学美学的高度,肯定了葛利高里积极追求的精神和人格的崇高美,因为这种追求是人向命运的挑战,它体现了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 葛利高里形象的成功塑造也是作者深刻的悲剧意识的产物,他为肖洛霍夫创作开辟了一条以“表现人的魅力”为主旨的新的创作轨道,标志着作者创作主体意识的成熟和深化,表现出作者对人类历史命运进行哲学概括的价值论思想,为作者树立了一座悲剧史诗的丰碑。  相似文献   

9.
肖洛霍夫的研究者勃里吉科夫认为:“《静静的顿河》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这部现代世界文学杰作的悲剧性.”的确,象生活本身一样错综复杂、难梳难捋的史诗巨著《静静的顿河》,有着非凡的艺术魅力,而其最强烈的审美震撼力,则来自于它深厚的悲剧蕴含.悲剧意识是作者架构作品的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它表现在肖洛霍夫处理战争题材的独特视角选择和对主人公葛利高里形象的把握上.  相似文献   

10.
高飞  刘洋 《文教资料》2008,(33):27-28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彻底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一面--自私自利,基本上正是由于书中人物的自私导致爱情悲剧的一再发生,当然最终结局在下一代的无私中升华,也只是作者对人性的思索与希望.  相似文献   

11.
在张爱玲笔下的众多女性角色中,曹七巧可说是一个异数。她一步步自我异化,最终走向疯狂。以人性的扭曲[1]为终点,无疑是一部人性的悲剧。然而细绎导致七巧的悲剧命运原因,却会发现这一悲剧是由三个主要原因造成的。首先,她的家庭出身决定了她的社会地位;其次,曹七巧嫁给患痨疾的丈夫使她得不到"情欲"的满足;再次,姜家上上下下对她的态度让她倍感孤独,七巧不得不用金钱来保护自己,最终为金钱所困。三重因素恰恰构成了七巧人生悲剧的三个维度、三个层面,即社会悲剧,情欲悲剧和人性悲剧。不难发现,七巧悲剧命运的多向度展现出《金锁记》这篇小说的复杂主题,也为小说的文本诠释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举世公认的哥萨克悲剧史诗.肖洛霍夫曾明确宣布,他写此书的主旨,是描写“卷进1914年到1921年间发生的各种事件的激烈漩涡中的个别人的悲剧命运”.毋庸置疑《静静的顿河》巨大的美学价值,主要在于成功地塑造了摇摆不定的哥萨克中农葛利高里的悲剧形象.然而,仅仅是葛利高里一个人的悲剧命运,是编织不成顿河哥萨克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民族史诗的.美国评论家纳扎罗夫的话很中肯,他说:“《静静的顿河》不是通过一个即使是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这样的主要人物的性格来揭示自己的基本主题的,它的基本主题是通过许许多多人物性格的对照和相互对立的关系,通过这部长篇小说的整个形象体系,他的风格和语言,表现出来的.”这部作品的人物形象体系是异常广泛而丰富的,仅哥萨克的悲剧形象中,除葛利高里外,还有三个哥萨克妇女的悲剧形象也占有重要地位,那就是婀克西妮亚,娜塔莉亚和姐丽亚.这三个妇女与葛利高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塑造这位悲剧主人翁的重要配角,而且她们还有着自身独立的美学价值.作品通过她们的悲剧反映了顿河哥萨克妇女的悲剧命运,成为这部哥萨克民族命运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精采乐章.如果没有这三个妇女形象,这部哥萨克的民族史诗是不完整的,它的美学价值也必定大为逊色的  相似文献   

13.
<雷雨>是一部超越"命运"与"性格"悲剧的新的悲剧的形式:生存的悲剧.<雷雨>历来为人们归为命运悲剧一类,但其实作品中所指的命运只是一种托词,是对于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呼喊.<雷雨>并非宿命,是人性在苦苦挣扎中迫于生存而走向了毁灭,这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即人性深处的冲突在周朴园与侍萍等人中得以演绎.  相似文献   

14.
管婷婷 《文教资料》2009,(26):14-16
小说<蜗居>中展现的人间百态让人唏嘘.海藻向人们展示了善的一面 ,也暴露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她对于物质生活的渴求和精神世界的迷失是造成自身悲剧的主要原因,残酷的现实世界让海藻不断挣扎在人性善恶的边缘,苍凉凄美,却叉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5.
朱松方 《现代语文》2006,(12):80-81
尤金.奥尼尔的全部剧作有两个鲜明的主旨,一是对根的寻觅和对家的向往,一是对新英格兰人种族歧视的批判和对美国功利主义社会风气的谴责。〔1〕除了《啊,荒野!》这部仅有的温情喜剧之外,奥尼尔的后期剧作(指其1932后的戏剧创作)可以说是清一色的悲剧。《无穷的岁月》描写灵魂中邪恶、骚动、暴戾的一面,表现人性中“本我”与虚假“自我”的对抗与纠缠及其毁灭性的力量,可以说是一部性格悲剧。后期创作中的唯一一部独幕剧《休吉》(构想中的系列独白剧《为了祭奠》中唯一写成的作品),描写的是人性中尔虞我诈的丑恶的一面。《月照不幸人》是一部…  相似文献   

16.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时期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从作品完成至今,无论是文学界、艺术界,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命运悲剧.造成悲剧的根源是命运的不可战胜.随着时代文明的不断更新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界对于造成俄狄浦斯最终悲惨命运的原因,有了更深一层的研究;尤其是心理学的发展,促使人们潜入内心世界,去重新感受俄狄浦斯的命运历程.进而得知,造成俄狄浦斯最终悲剧的原因,根源于社会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善良本源.  相似文献   

17.
《静静的顿河》充分体现了肖洛霍夫作品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与葛利高里命运相连的几个女性命运,以其性别特征,围绕着爱和死的永恒主题,构成整部作品悲剧美最为精彩的内容。可以说整部作品,从卷首的开篇到巨著的结尾,都是女性个体命运的悲剧紧紧地包围着主人公葛利高里,使整部作品达到了至悲至美的极境。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一生创作了不少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短篇名篇《项链》是其代表作之一。本文从历史背景和人类需求心理等角度入手,探析造成小说女主人公马蒂尔德悲剧命运的原因,认为时代风尚是人物悲剧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人性发展矛盾是人物悲剧命运的内在因素,作者因素是人物悲剧命运的诱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作品文本,重点从“以性言他”的角度剖析李昂小说《杀夫》中存在的人性悲剧;然后从造成人性悲剧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揭示对人性问题的反映及对封建制度化迫害的控诉所具有地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给予人性问题以深层次的观照。在对于人性的理解上,他不是一位绝对论者:他善于检视人性的阴暗面,但并不是简单地批判人性的弱点,而是以一种复杂的心态去审视它们,并表达了对于人性的深切的忧思。颠沛的身世经历、爱之缺失的生命体验、社会情绪和转型中的文化思潮是他悲剧人性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