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幼儿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性的形成以及各种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幼儿这一阶段,培养其规则意识,为幼儿的整个人生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讨论关于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介绍了让幼儿接触并且理解基础的社会行为规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幼儿的社会性学习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社会性领域的基本要求。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真实情境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通过体验来学习。是社会性领域的主要学习特点,对行为规则的学习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社会领域目标和要求是:让幼儿能够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是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重头戏,也是一直以来困扰着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一个人只要处在某个社会群体,他就必须适应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儿童世界里有两种基本的社会关系,也就相应地有两种规则:一种规则:幼儿与成人关系的他律规则。是那些与已成熟的方式存在于现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中的规则。由成人告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幼儿园的教育规划与教学管理工作中,幼儿的规则适应性、社会性教育与独立性培养等属于教师重点教育培养项目的构成部分。随着现代幼儿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社会、家长等对于幼儿的素质教育具有了全新要求,学前教育阶段作为幼儿思维启蒙、性格教育与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幼儿园的教育管理理念与教学规划工作需要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本文从幼儿的规则适应性与独立性培育的重要性出发,对教师教学引导方式与教育活动构建等方面展开了不同角度探究,旨在通过相关探究成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规则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社会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前提.当前在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中存在着成人缺乏示范意识、规则定位片面、培养方式偏差等问题,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途径与方法是多样的,其核心在于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体现的是有价值的教育,而非对幼儿的约束.  相似文献   

6.
1997年3月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主持的“更新教师观念与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课题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一阶段研究成果总结会。庞丽婿教授于1996年初开始指导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和北京市第五幼儿园进行课题研究。该课题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素质,促使其教育观念的内化,并把教育观念自觉地转化为教育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积极健康地发展,特别是同情心、责任感、自制力、社会性交往、自信心、独立性、克服困难挫折的勇气与能力的发展。该课题的第一阶段着重于幼儿同情心的培养。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美好的心灵创造美好的社会与未来。与会者就社会性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教育是让幼儿在与父母、教师、同伴及其他人接触交往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各种人际关系,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向,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学前阶段是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关键期,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必将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各类人才。因此,怎样认识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性,促进社会性发展就成了当今幼儿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课题。一、明确社会性教育的目的,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社会性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守纪律、不怕挫折的品…  相似文献   

8.
陈琴 《中国德育》2010,(6):87-91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方法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学会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从而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社会适应性以及学业成绩等都密切相关。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林瑜 《教师》2010,(17):120-1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幼儿的各项能力之一的社会性发展教育已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幼儿阶段就开始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那么,作为对教育起着重要影响的三个方面: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代教育改革就是从单纯的重视知识、智力的发展转变为重视包括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个体素质结构奠基阶段,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要求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经过调查,我国幼儿、青少年表现出来的个性和社会性问题较严重,是因为很多人对幼儿的社会性不认识,不重视,这些都提醒人们,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人必定要受到来自社会、家庭、亲人、同伴、法律、道德、公德等多方面的制约,正是由于这种制约,使人有文明、有修养、有高尚的情操,能和谐地团结在一起,发挥聪明与才智,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需要。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会不断提高,这可以促使幼儿更多地运用语言去与同伴、成人交往,更好地理解成人语言所表达的内涵,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现代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儿童通过运用语言来培养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可见,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首位,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学前期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情绪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强,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初步萌发  相似文献   

14.
从幼儿规则教育的型塑、规则教育中的天性缺失现象、天性缺失的原因及其怎样权衡规则教育与幼儿天性的关系几方面进行探讨.力图使人们关注幼儿天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天性与规则教育之间的冲突,努力探寻一条合适的幼儿规则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5.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物遗传原因、心理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等。要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提高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理解认知冲突的能力,提高交往技能,指导幼儿合理宣泄和训练幼儿移情的能力;创设非攻击的社会环境和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教育者的教育干预艺术等,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余小红 《成才之路》2014,(36):65-6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倡导幼儿园与家庭应协调一致、密切合作,努力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认为幼儿期正是一个人规则意识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渐萌生,但是幼儿们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还不能完全自觉地遵守,离不开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幼儿家长适时的提醒与监督,在幼儿身上难免会出现思想与行为脱节的现象,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幼儿园与家庭如何协同培养幼儿规则习惯,并让幼儿自己成为规则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7.
规则意识的形成和规则行为的养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内涵,规则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幼儿的规则意识是超越客观知识的主体品质,规则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而非损己利人,规则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幼儿主动建构而非教师传授。从规则的生成和规则的执行两个角度出发,开展规则教育要尊崇幼儿的天性,师幼通过对话共同建构规则;发挥教师指导和同伴榜样作用,创设"会说话"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规则是社会工作、生活、行为等人类参与社会活动并保证正常运行的基础,个体理解规则并有良好的规则意识与执行力,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保障。3~6岁幼儿正处于形成规则意识的黄金阶段,幼儿能否在学前时期形成规则意识和执行力对其未来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析当下幼儿对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并提出科学的、合理的培养策略,以期更好的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一、 问题的提出 从出生起,婴儿就既是一个独特的人,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个性和社会性是个体心理结构的两个重要的内容。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认识水平、环境条件、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就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20.
同伴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意识和能力对其未来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节奏游戏是幼儿园规则游戏的一种,是指幼儿在节奏中进行的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节奏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文章以大班幼儿节奏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大班幼儿同伴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通过实践提高大班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