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庞德著名的《比萨诗章》的碎片文本中,有两种哲学思想把各种碎片统一在一起:新柏拉图主义和儒家思想。庞德通过秩序和德性两个核心概念,借助一些经典意象如"光"和"水"等构建了新柏拉图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内在联系。在庞德的想象中,"光"的意象既指新柏拉图主义之"光",又指儒家之"明";"水"的意象不仅象征新柏拉图主义的"理智",而且象征儒家的"仁者"和"知者"。光和水的流溢不仅暗示着秩序,也象征着善或德性的传播。庞德构建新柏拉图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内在联系,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在两者相互融通和对话中,为地狱般的西方世界探索灵魂改造之路或天堂之路。  相似文献   

2.
数学中的现代柏拉图主义与有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数学中的“柏拉图主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现代柏拉图主义的重要观点主要表现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两个方面.从科学反映论的观点来看,应对新柏拉图主义作两点较重要的修正和补充.一是,随着数学对象的不断被创造,与之相关的“数学真理”也是可以不断地诞生出来的.这个修正的要义是,有些数学真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新、老柏拉图主义的数学发现观,必须融入数学发明观.二是,现代柏拉图主义者只是宏观地认识到了数学真理认识的不完全性.而事实上,人脑所能进行的概念思维,都只能是“单相性”的抽象思维.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必然是“单相性抽象”的产物.故从本体论着眼,数学理念世界是不可能完全的.现代柏拉图主义很接近科学反映论,故对数学教育工作者也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柏拉图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为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和运动变化的思想,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思想以及范畴学说中的对立和同一的思想。这种合理的辩证法思想是以神秘主义的方法表现出来的,是为其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服务的。这种二重性也决定了新柏拉图主义的辩证法对以后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辩证法思想发展的影响也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其基督教哲学思想深受柏拉图思想及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充分阐述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与柏拉图思想的连贯性,从而使我们从源头上把握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基础,全面研究奥古斯丁这位伟大的西方哲学家.  相似文献   

5.
怀特海认为,整个西方哲学史都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阿拉伯哲学家法拉比在传承和发展柏拉图哲学思想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并没有随波逐流地跟进当时流行于世的新柏拉图主义,而是选择重新解读柏拉图,并让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在伊斯兰世界发扬光大。文章借鉴和吸收众多法拉比研究者的资料,浅要分析法拉比的政治哲学思想,并将其与《理想国》中的城邦思想相比较,以表现他在中世纪柏拉图哲学研究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以及对我们完整认识阿拉伯哲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普罗提诺,融合了古希腊哲学与早期基督教神学的思想, 以“太一”学说取代了柏拉图的“理式”论。“太一”说所强调的主观性、唯一性和统一性,最终将古希腊文论导向了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坛。  相似文献   

7.
当代认识论中有哲学家把知识作为基本概念,不再用"真"、"指称"来解释知识;相反他们用知识解释其他认识论的概念,比如"指称"。数学知识作为基本的概念,可证是数学真理的标准。柏拉图主义的数学观有两类,一类是不必预设独立于心灵的数学本体论的柏拉图主义,另一类是预设数学本体论的柏拉图主义。不预设本体论的柏拉图主义与塔尔斯基语义学并不冲突,这是因为塔尔斯基语义学关注的是对象语言与元语言的翻译,而不是数学的"真";塔尔斯基定理论述的不是数学真理与可证的数学真理的区别而是一阶理论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普罗提诺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在普罗提诺看来,世界的本原是所谓的"太一",它是最高的真善美的统一体;"太一"的流溢创造了万物,"心智"和"灵魂"依次从"太一"中流溢出来;而心智和灵魂都要回归到"太一",达到与"太一"的契合。  相似文献   

9.
波普尔把柏拉图看作是极权主义思想的始作俑者。他对柏拉图的批判主要集中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上,他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着明显的本质主义和历史主义因子,这是导致现代政治领域极权主义的最终根源,它属于"封闭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开放社会"的敌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观的现状。我们发现:在高师阶段,学生数学观主要是柏拉图主义的,在这个阶段,学生数学观出现两次重要变化,一次是从工具主义到柏拉图主义的转变,另一次是在柏拉图主义的基础上,出现出多种不同的趋向:迷惘、伪问题解决和问题解决。高师教育应该通过合理设置数学专业课程,改善数学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数学的严谨性、结构性、工具性和问题解决各个方面的特点,反对对数学特点的片面、狭义理解,同时要切实重视教育实践课程,加强教育实习指导,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数学观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道家思想是中国神秘主义的重要源头,这种话语的逻辑前提是:相信世界(宇宙)有不为人知的、更不被人操纵的生命规律,亦即,世界是神秘的。世界的神秘性就是拒绝听命于人的变幻无常的意志。世界的神秘性就是它的不可利用性和不可操纵性。在哲学意义上,这是宇宙无限性和完美性的前提和证明,基于此理,老子用恍兮惚兮的"道"、庄子用逍遥的自由主义精神来把握世界的存在。西人史华慈亦用其独特的文化视角,来解读《老子》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时间与空间的观念贯穿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整个过程,是我国古代宇宙观的重要内容。古代时空图式以时空统一、宇宙万物有机统一、天人合一为基本理念,以象数的形式为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感性呈现。汉代时空图式作为上古时期时空图式的历史资料,是汉代人在科学、哲学与宗教巫术基础之上,以天文历法为构架,以阴阳五行为指导思想,而形成的以象数、卦气为主要形式的宇宙观图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汉代图书学、易图学、汉画学、谶纬学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汉代时空图式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充分体现了"河图洛书"、"式盘和博局图"、"太一九宫图"、"图谶"、汉代博局镜的标志"OTLV"等重要图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密切的关系,是进一步认识汉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3.
《云笈七籖》是道家最大的一部类书,保存了《大宋天宫宝藏》的菁华,素有"小道藏"、"道教小百科"之美称。《云笈七籖》对宇宙的生成和演化进行了颇为系统和详实的思考,形成了富有创建的宇宙源起演化学说。《云笈七籖》中论述宇宙演化理论最为集中的当属卷二,特别是《太上老君开天经》,该作提出了宇宙生成的两个过程:一是宇宙未生之前的"混沌"状态,二是宇宙世界生成后的继续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古代楚国是一个以江汉流域为中心、跨连长江流域多条水系的泽国。楚人对"水"的感悟尤为深刻。"水",不仅成为楚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荆楚道家看宇宙和人生的精神具象。水,滋生了荆楚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生命。荆门郭店楚简《老子》中"水""几于道"以及"水"反辅"太一"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荆楚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The first part of this series cover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the subject of cosmology-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whole universe. Ancient ideas, such as those of the Greeks, already show the beginnings of attempts to account for observations by natural laws, and to prove or disprove these by other observations. It needed the invention of the telescope and studies by scientists like Herschel and Hubble to reach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our place in our galaxy, and its place as only one member of a far larger collection of galaxies which fill the observable universe.  相似文献   

16.
神话作为人类童年时期的学样式。因其创作主体在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不自觉的陈述而更具符合特征,显示着人类化现象和精神活动的初始形态。古希腊神知以诗意的栖居阐释着对宇宙本源与形态的哲学感悟和审美认知,在古希腊神话的宗教内涵中显示着古希腊人的终极关切。  相似文献   

17.
D. Indumathi 《Resonance》2017,22(3):245-255
Ever since the discovery of the electron more than 100 years ago, scientists have asked the questions –“what is our universe made of?” and “why is the universe the way it is?” Not long before, it was found that these two questions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interactions of particles in the universe determines its evolution, its very form, and existence.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trace the discovery of some of these particles, learn about their interactions,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ir properties such as electric charge and mass.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伦理法”是在中国古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与儒家的道德观紧密相连的,独成一体的世界早期法律发展的基本形态之一。文章主要从整体和根本精神上探析中国传统法文化,认为:中国伦理法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个体小农经济的农业生产,理论基础是儒家宗法伦理体系,政治基础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的哲学实则是一种对存在意义的思考。“道”之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任何物的存在,故“道”是“无”;但“道”又不是非存在,不是虚无,而是真实的存在,故“道”为“有”。“道”之作为存在正是这种“无”与“有”的统一,是“无”之“有”,即不是任何事物之存在。由于“道”的存在是“无”,故为无限,是无限之存在,故能包容天地万物,为天地万物之母。“道”的这种“无”与“有”的矛盾统一是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在道的“无”“有”矛盾转化中的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20.
艺是用一种独特的暗喻形式来表现人类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志的。浅近地说,它是艺术家特有的情怀意趣、人格精神投注后的产儿,是一种个体生命意志的外化;而延伸到人类化的目标上看,则是作为从精神上掌握外在世界和人自身内在世界的方式。艺家及其他社会群体借此而追求并获得人生、宇宙中更为丰富的生存和生命意味,乃至绝对价值的东南。这可使人类的生命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扩展生命空间作为人类艺活动的重要指向,与人类的精神需求相默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