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集体备课的开展,真正把大家从繁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由过去的“劳苦型”到“创新型”的转变。它使备课真正做到了“备”而不是以前的“写”,更注重了“研”与“探”,浓厚了教研氛围,增加了学术气息。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集体备课的开展,真正把教师从繁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由过去的“劳苦型”到“创新型”的转变。使备课真正做到了“备”而不是以前的“写”,更注重了“研”与“探”,浓厚了教研氛围,增加了学术气息。以下是我在集体备课方面所作的有益尝试及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帅的专业化成长,而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整捧径,它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篝肇备课的开展,真正把大家从繁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由过去的“劳苦型”到“创新型”的转变。使现在的备课真正做到了“备”而不是以前的“写”,更注重了“研”与“探”,浓厚了教研氛围,增加了学术气息。以下是我们近年来在集体备课方面所作的有益尝试及思考。  相似文献   

4.
分享式备课是备课的重要形式,它是一种凝聚集体智慧,凸显个人优势的园本教研活动方式。这种方式解决了教师备课中存在的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5.
策划人语“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树从泥土里吸收养料,人从群众中获取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诸如此类的谚语表明,互助能激发、点亮彼此的智慧,集体的力量远大于个体。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备课也是如此。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形成同伴互助氛围,彼此点亮对方智慧之光,快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措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都将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放眼校园,集体备课俨然已经成为校本教研中的一道风景线。然而,因为有些教师认识不到位,或因为学校缺乏科学管理,或因为教师对集体备课方法没有掌握,本应“资源共享、智慧碰撞、互利共赢”的集体备课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成了个别教师的舞台,一些教师集体备课时出工不出力;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成了大家相互拷贝应付检查的范本;在一起美其名日为集体备课成果……一人一课“分工”的教案最后拼凑……集体备课因“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纯粹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如何让集体备课返璞归真,真正发挥其优势,点亮群体教师的智慧之光,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助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集体备课都是一人主备,多人共享,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成了大家眼中的“鸡肋”。为了通堵破难,破除藩篱,可以课题化研讨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集体备课进行改革:从“形”上完善“三备二磨一反思”的备课架构;从“研”上,建立支持性的备课机制,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从“思”上,形成简约化的研讨生态,达成智慧共生共享,培育师本化的研修文化。  相似文献   

7.
说课是“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中必要的一个项目,说课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载体。加大培训力度、多组织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集体备课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形态,而是以行为方式来  相似文献   

9.
开展集体备课,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学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素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所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呼唤集体备课.本文对药理学课程教学开展集体备课的必要性、措施及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说明了开展集体备课,能不断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时下,集体备课倍受青睐,源于其能够“积集体智慧,拓教学思路,促教师成长,提课堂效率”。但这看似“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的集体备课,在实践中也弊端重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但是,教师之间是客观存在着差距的,实施差异性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如何准确地理解集体备课,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推进集体备课?我以为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避免两个认识误区 集体备课具有集中教师智慧、节省备课时间、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功能。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或是把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仅限于此,就有可能造成组内教师在一起“分工备课”或主备人一人“交流备课”的局面,从而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因此,我认为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更应该是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的集体研讨,是智慧的会聚,更是思维的碰撞与整合。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但是,教师之间是客观存在着差距的,实施差异性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以来,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发挥着其“资源共享、智慧碰撞、互利共赢”的作用,集体备课的形式也日趋多元化,更凸显了实效性,对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以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六单元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怎样进行预设式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15.
郑宣锋 《成才之路》2010,(14):14-15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探究的一个平台,有利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发挥群体的智慧,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个体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正确地看待集体备课,用集体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艺和教学水平,在群策群力下实现自我的升华。赋予集体备课“生命”,在思想上真正地交锋碰撞,汲取到别人绝妙的创意、领悟到他人的教学艺术,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色彩的特色教案,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尽显个人风格。反思教学行为、促使教学思想成长,“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在集体中锻炼,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6.
集体备课已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教研摸式,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一出重头戏和一个亮点.它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同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会聚集体智慧,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因单个思考的缺陷,是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集体备课有利于分享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但集体备课不能完全代替个人备课。从实际效果来看,集体备课之后还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即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反思后用于自己的课堂,这样才能既分享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特色。集体备课后的“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8.
数学集体备课能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有利于教师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要提高数学集体备课质量,就要在教师提前介入研读教材、互动交流研讨问题、个人加减编写教案三个关键着力点上下功夫,让集体智慧与个人智慧交相辉映,让资源共享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9.
集体备课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之“集体”,其最关键之处在于彰显教师群体的协作交流,共同探讨。“备课”就要体现教师的自我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此,“集体备课”应是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多人就某一主题或教学中的困惑、优化问题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的工作。如何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校每周进行的一两次“集体备课”活动大都是这样安排的:中心发言人发言——备课组老师讨论——形成共案——打印发放人手一份——结合本班实际使用共案——撰写教学反思。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各校真正实施集体备课的“过程”实在不敢恭维。“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已阻碍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应付检查式”的集体备课已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集体备课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究其“落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外因,一是没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从小学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看,各校利用每周的一天晚办公时间进行活动(一个小时,除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