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启动,高考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联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选择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本体上来讲,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并成为一个必要环节,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有之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可为"的。同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也有"难为"窘境。针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可为"和"难为"二维张力中应有所"立场"。这体现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旗帜必须鲜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经历理论和实践上的"冲突",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面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积极反省,自我调适,不断走向"理性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将是一个复杂、逐步融合,且"前途光明"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我国1999—2021年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知识图谱,可以发现,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大致经历了前期酝酿、初步探索、深入论证3个阶段,主要聚焦“综合素质”“普通高中”“高考改革”“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评价”等热频关键词,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人们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在高校招生录取如何参考使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上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加强学理研究,澄清综合素质评价的诸多理论问题;拓展研究视角,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同时,聚焦高校招生“参考使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突破点,实现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耦合,探索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主要路径,有效规避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风险等。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自首次提出到如今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高校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地位、角色和作用始终不明确。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规定的明朗、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实施素质教育现实背景的需要,为高校招生办参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可能性。高校招生办参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理应承担起主人翁、设计师和裁判员的三重角色,改变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人才评价观,制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方案和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考"硬挂钩"的方式,为高校招生办参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7,(5):103-107
通过对首都北京以及两个2017年高考改革试点的城市上海,浙江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对比分析,发现两市一省均将思想品德评价放在首位,均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术能力与非学术能力的综合评价,均采用自我陈述这一质化评价手段以及写实记录方法,均把学生视作评价主体之一,评价结果均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但同时又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的地位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存在着具体的差异。对这些异同点剖析得出以下建议:政府要致力于将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实现"硬挂钩",自主招生的高校应成为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高中学校要探索特色化教育道路,学生及其家长要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使得综合素质评价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当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实施效果来看,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这项政策的实施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教育的深层次改革等确实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影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进程和效果。为此本案例以庆云一中为例,从高中生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具体分析当前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使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指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是我国科技后备人才的主力军,其科学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水平,因此探讨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我国科技后备人才科学素质进而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高中生大规模基线调查数据,基于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竞赛因素对高中生科学素质有显著影响,班级同伴因素有较大影响,学校因素有很大影响,而家庭因素有重要影响。为此,首先,应重视不断增强科技竞赛和学科竞赛活动对高中生科学素质的提升作用,缩小班级规模、加强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班级同伴效应对于促进高中生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其次,要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促进高中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此外,需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渗透,重点关注提高西部地区和非重点校高中生科学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建议将高中生综合素质作为一门"课程",分为德行品质、公益集体活动、健康与运动、艺术素养、创新实践与知识技能拓展等五个方面,并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以满分50分计入高考总成绩中。为了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建议成立专门的综合素质评价小组,以组织和监督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与评价工作。该方案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原则,同时注重综合素质发展的过程性、适度性与均衡性原则。虽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复杂,但为了学生的发展,应当通过实践逐步使之完善。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素质教育推进工作进入到攻坚阶段的明显标志,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关键。综合素质评价不仅触及人才观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还触及了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敏感问题,即教育评价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几年来,我校把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课程改革的焦点、难点、问题点和突破点进行深入研究,促进了学生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强调要全力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规模逐渐扩大,在诚信制度体系作保障的前提下,综合素质评价的纳入,为高校招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标准。如何做好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全面、公正,亦成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通过描述学生在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各项围绕高校考试招生的改革措施也已浮出水面,其中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高考招生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一旦纳入高校招生的指标体系,将有助于扭转"唯分数论",打破"一考定终身",促进高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综合素质评价应该评什么?怎么评?如何确保评价的规范有序、真实可信?评价结果怎么用?诸如此类的议题亟待人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并在实践中改革创新,寻求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评价,具有为高校招生提供参考与引导高中教育的双重价值。美国近年兴起的素养成绩单评价模式使用电子交互平台,真实、全面、立体地记录学生的成长,展示学生进步过程和素养发展水平;它通过改变传统高中生成绩单做法,推动美国高中教育和大学招生方式变革。借鉴美国素养成绩单评价模式的经验,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要明确其育人价值,将过程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方式,发挥高校在招生录取中的主体性作用,加强综合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前沿动态     
福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作高考参考高中学生在校3年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是福建日前出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中的规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起,福建所有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根据规定,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一次,评价表包含综合素质评价、获奖情况和教师寄语三部分。其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毕业时,将对每学期的评价汇总得出综合成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江苏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业水平测试对于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学业水平测试、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生综合评价体系。怎样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通过何种手段帮助学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是教师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综合素质评价一直是高中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实现评价改革的关键点。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力图打破"分数是唯一评价标准"的局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观和人才选拔机制。在实施的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测量与计分问题、管理问题、诚信与监督问题,以及如何与高校招生实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而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能力素质是衡量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合理的学生学习质量跟踪与评价体系能及时反映改革的成效,发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规范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伟堃 《广西教育》2014,(46):1-1
正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出台规定,要求各高中学校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通过切实可行的量化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在高考录取时提供给高校使用。为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窘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进行了多次有益的尝试。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曾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体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各地不断探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法对近五年"新高考改革"学术研究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关于"新高考改革"的研究是在新高考制度的出台和原有高考制度过于看重分数的背景下提出的,主题主要包括高中生选考、分层走班教学、职业规划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争议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业压力是否减轻、等级赋分是否公平合理、一考定终身是否被打破三个方面。今后应扩大研究范围,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研究,加强改革结果与政策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肇始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中逐步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所采用的标准是一个包括国家统考、高校综合测评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在内的相互嵌套的综合评价体系。国家统考体现国家意志,突显统一考试的权威性;高校综合测评体现学校自主权,突出人才选拔标准的针对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彰显素质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评价的育人性。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模式体现了国家、高校以及以高中为代表的基础教育的多元价值诉求,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需要着力解决评价理论缺位、评价功能错位、评价主体越位的问题。加强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明确综合评价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厘清教育评价主体职责是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对人才标准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给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仅是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按照社会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取向.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评价制度,体现了新课程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导向.当前我国各地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在于评价目的不够明确,评价指标不尽合理,评价人员不够全面,评价过程不够规范,评价结果使用不够充分等.改进和完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更新评价理念,优化评价指标,改进评价方法,规范评价过程,强化结果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