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谓一致是中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语法项目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受并列连词制约的主语和谓语的一致关系1.受并列连词and制约的主谓一致关系。(1)由and连接两个名词或代词在句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例YouandMikearewrong.  相似文献   

2.
1.and,but,or and和but为并列连词,or为选择连词。and意为“和;又;而且”,表示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and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but意为“而;却;但是”,表示否定或转折关系。or表示“或;或者;还是”,or连接的短语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的数由最靠近它的那个名词或代词来决定。在否定句中,并列成分的列举通常用or,意为“也不”。如:  相似文献   

3.
1. Come and meet the family.来见见这家人。 1)and是连词,在句中连接两个相同的句子成分。本句中连接两个动词,作并列谓语,表示这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例如:  相似文献   

4.
邻近一致原则指当主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名词或代词时,谓语动词的数要与最邻近的名词或代词的数保持一致。 1.由or,either…or…,neither…nor…,not only…but also等并列的连词连接的并列主语,谓语动词在数上与最邻近的主语保持一致。如:  相似文献   

5.
Mr.And:Mr.But、Miss Or和我(and)来自于同一个家庭——并列连词。我们都可以连接相同成份的词、短语或句子。如果我们连接的两个主语相同,或主语和谓语都相同时,后面一般不再重复前面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我们仨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我(and)连接两个并列或对称的词、短语或分句,如:  相似文献   

6.
考测点导航句子的结构分为三种,即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其中简单句是主体,它是由一个主语或主语部分和一个谓语或谓语部分构成的,并列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用并列连词and,so,for,or,but等连接而成的。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用从属连词或关系词连接而成的,其中有一个为主句,另一个或另几个为从句。对初中学生的要求,主要是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间关系,从而确定应该用哪类连词来  相似文献   

7.
并列连词连接并列的词、词组或分句,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连词中重要的一类。本文主要从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调查了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中的并列连词“与”的使用情况,在每个时期又从使用情况和连接成分的句法功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可以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并列连词“与”在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中的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寻找句中谓语确定非谓语动词的选用在解答非谓语动词题目时,考生首先应根据句中有无谓语来确定是否选择非谓语动词。英语一句话中一般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且有连词连接时,则必须用谓语动词;若无连词连接,则必须用非谓语动词。解题时,考生首先要根据有无谓语动词来区分是以非谓语动词开头的句子还是祈使句,区分是非谓语动词还是与句中  相似文献   

9.
1.not only…but also应连接两个相对称的并列成分。例如: Not only Mr Lin but also his son joined the Party two years ago.(连接两个主语) I not only play tennis but also practise shooting.(连接两个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10.
一、AS WELL AS,AND和NOT ONLY...BUT ALSO...As well as可作为副词,介词以及连词使用。在作并列连词时,连接两个相同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和状语等,表示“除……之外、不仅……还……、既……又……、不但……而且……、同、和、并、也”之意。现分别举例如下:Tom  相似文献   

11.
1.and,but,orand,but与or都是并列连词,通常连接两个单词、词组或分句。and意为"和;又;而且",表示并列、承接或递进等关系。and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在"祈使句+and+简单句"句型中,祈使句相当于一个肯定条件句,and之后的简单句表示结果。but意  相似文献   

12.
when可以用作并列连词,引导并列分句,也可以用作从属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从属和并列意义迥然,但常有初学者一味把when理解为“当……时候”,所以有时难免误解文意。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用法加以简述。1.when用作并列连词时,意为“and just then”。这时 when连接的后一个分句常含有“出乎预料,来得突然”之意,谓语动词也往往是短暂性的动词。而前一个分句的谓语动词则常用过去进行时或“was/were about to do”结构。when连接的分句中常有suddenly,all at once等词语。例如:(1)The children were running to move the bag of rice when they heard the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中,no tonly…but also是一个关联(并列)连词词组,表示"不但……而且"之意,它可连接两个平行的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或句子。下面从几个方面淡淡它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籍万杰 《高中生》2013,(24):42-43
由并列连词连接、含有两个或更多互不依存的主谓结构的句子叫并列句。综观历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对并列句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以下几种并列连词的选择上。一、考查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的并列连词这类并列句常用并列连词but,yet,while,however等连接前后简单句。but常译为"但是""可是",不可与从属连词though或although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5.
notonly…butalso是个并列连词,意为“不但……而且……”,主要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其中的also有时可以省略。1.连接主语Notonlythechildrenbutalsotheirgrandmawantstoreadthepicturebook.不仅孩子们想看这小人书,而且他们的奶奶也想看。Notonlyyoubutalsoshewasillthatday.那天,不但你病了,而且她也病了。2.连接谓语Marynotonlysingswellbutalsodanceswell.玛丽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舞也跳得好。Henotonlysaiditbut(also)didit.他不仅说了,而且还做了。3.连接宾语MymotherknowsnotonlyEnglishbut…  相似文献   

16.
目前连词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但“和”的研究则令人瞩目。早期“和”的研究,侧重于应用和规范化,体现在“和”的连、介分工,“和”与“或”的意义区别上。随后转向对“和”的连接成分的探索。各派分歧主要集中在“和”连接动词(词组)与形容词(词组)时要有什么样的限制条件上。此时期的研究方法偏重于一般形式上的描写,对连接成分的意义类型注意不够。八十年代,则从语义、结构关系等角度深入研究了“和”的连接功能。此外,对多叠并列成分最后两项用“和”的来源及多叠并列成分连用两个“和”的发展前景等问题,各家亦有不少异议,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缺乏大量的语言材料作依据。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一、对连词“和”的来源及与他类词区别的研究;二、对连词“和”连接成分的研究;三、对连词“和”在多叠并列成分中的运用的研究;就连词“和”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考察。在文章第四部分提出今后研究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术界对汉语连词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but用法小结     
“but”一词是中学英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汇,既可作连词、介词、副词,又有一些习惯搭配和固定用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现将其常见用法归纳如下: 一、but用作连词 1.可以连接两个并列成分或两个并列分句,意为“但是,然而”。例如:  相似文献   

18.
一、and的非并列用法and作为连词用于连接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词、短语或从句,前后两个成分往往是并列关系。但在很多情况下,and连接的两个要素中,一个要素对于另一个要素有从属关系。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1.形容词+and+形容词普通用“and”来连接两...  相似文献   

19.
籍万杰 《高中生》2013,(8):42-43
由并列连词连接、含有两个或更多互不依存的主谓结构的句子叫并列句。综观历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对并列句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以下几种并列连词的选择上。一、考查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的并列连词  相似文献   

20.
中考英语对不定代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neither,either,other,another,(a)few,(a)little等词上。通过一些试题来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了这些词的意义和用法。笔者以近两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英语试题为例,对不定代词的常见考查热点作一分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下面划横线的备选项为正确答案。一、neither用作代词时,意为“两者都不(没有)”,可以与介词of引起的短语连用,后面接复数名词或复数人称代词,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neither也可用作连词,常与nor连用,构成并列连词“neither...nor”,意为“既不……也不……”,可以连接两个并列成分或并列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