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占武,这位当年唐山地震监测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事隔20多年后终于说出埋藏心底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老字号”是什么? 14岁的赵旖晨吐吐舌头,做着鬼脸回答说:“不懂”。对这个能迅速说出羽·泉唱的拿手好歌,且经常光顾麦当劳或者肯德基的中学生而言,老字号是个陌生的词汇。 50岁的“老北京”刘占一,倒是知道老字号;可问她能够说出几家老字号时,她侧头想了想说:“瑞蚨祥、六必居、全聚德,我也说不上几个来,这都什么年头了,谁还关心老字号啊!” 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的老字号,如今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8日,自4月份上线,快速成为App Store免费下载排行榜前几位的社交应用“秘密”,被苹果突然下架。该款基于通讯录的匿名社交软件,只需手机注册,就能看到通讯录中朋友分享的“秘密”,但你不会知道是谁发的。由于匿名,秘密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用来爆人隐私、造谣、人身攻击等,这个平台就不仅仅是发泄情绪舒减压力的平台,更成为传播负能量的推手,这也许就是其遭下架的主要原因。不过也不必沮丧,虽说找到一个能“说出你的秘密”的应用--“树洞”不易,但其实树洞一直在我们身边,树洞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可谓一脉相承,从未像如今这样更加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4.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个月前在新春团拜会上说出这句话后,其中的“尊严”旋即成为社会热词之一,激起中国人心底强烈的情感波澜。但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相关表述竟然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件事创下了两个史上先例:此前没有中国领导人这样说过,此前政府工作报告也从未这样写过。  相似文献   

5.
以文会友     
去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在六版头条位置用了我写的一篇“调查与思考”的文章,题目是《一本人间难念的经——家庭“债务”》。没想到文章发表后,我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他们对这篇文章颇有同感。其中有一封是广东省顺德县桂洲镇中学初一(三)班班长郑宝球小姑娘的来信。这封信给了我极大的激励和无比的喜悦。在信中,她感谢我这位未见面的“叔叔”说出了她想说的话,并愿“拜”我为师,学习写作。我自知  相似文献   

6.
飞花拾零     
中共“一大”秘密保卫者 当年秘密保卫中共“一大”顺利举行的是一位女性,她就是“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当时李达是代理书记,他和李汉俊是“一大”的具体策划者。他把安排各地代表食宿、选择开会地点、安全警戒工作交给了王会悟。是她经过明察暗访选中了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汉俊哥哥李书城的住宅作为一大会址勺,是她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像往常—样在楼下放哨发现可疑人员,飞快上楼通报代表迅速转移的;也是他在代表们商量转移会址,众说纷云难以定夺时,献上了锦囊妙计:  相似文献   

7.
我刚从县里调到市里不久的那年夏季的一天,“头儿”指着他办公室里的一盆花儿:“这盆花儿长得挺好的,就是不知叫什么名儿,你能不能找位专家问问?”“头儿”越客气,我的办事节奏就越快。我一圈儿电话打出去,就得到园林处回话:“我们派一名园艺工程师去。”工程师来了,像位刚离开校门的女学生,我心里嘀咕:“有没有搞错啊?”在“头儿”办公室里,她一见那花儿,便说出了花名以及那花儿的生长习性、栽培要领,连属什么科也讲得一清二楚。“头儿”听了非常高兴,在道谢的同时说以后要多向她请教如何养花,她笑着点点头。“头儿”问怎么称  相似文献   

8.
秘密保卫中共“一大”顺利举行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她就是“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1921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协助下,为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着紧张秘密……  相似文献   

9.
不必调查,也无须举证,生活中人,谁都有点鲜为人知的秘密。 人们把这秘密锁进了心灵的保险箱。 这秘密是不妨碍他人利益的。 可这秘密对任何一个“持有者”来说,都是“密级”最高的,是不愿被他人知道的,无论“窃密”者是谁。  相似文献   

10.
创新评论 放大优势——学习“任仲平”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前,辽宁日报编辑部请来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卢新宁。听她讲述“任仲平的故事”,我从心底涌起对评论文章前所未有的敬重。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背后是一群人的新闻理想,承载着党报的社会责任,默默为这个名字张扬着知名度。  相似文献   

11.
肖芃 《今传媒》2006,(7):29-30
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之一陈鲁豫在2002年元旦初开始主持“鲁豫有约”,节目每周一期,每期采访一位嘉宾。在此之前,她主持的“一点两岸三地”也是一档访谈类节目。但在“鲁豫有约”里主持人采取的是一种与嘉宾一起“说故事”的方法,打出的口号也是“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我们  相似文献   

12.
出版快讯     
廖辉英第50本书《迷失》出版 有“小说女王”之称的台湾作家廖辉英的第50本书《迷失》,最近由皇冠出版。 在一场具有纪念意义的新书发布会上,廖辉英除了谈到多年来与读者互动的心得,她还说出她在十多年前令她唯一动心的一次。她说:“对作者最重要的不是百万奖金或版税,而是读者的共鸣和知  相似文献   

13.
钦鸿 《出版史料》2006,(2):19-21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毕生写日记的为数并不多,谢冰莹就是其中之一。她从少女时代就开始写日记,一直记到去世之前,中间没有一天间断,积聚起来的日记本,不计由种种原因而丢失的,到1969年就已经有了满满一箱子,延续到她的晚年,更不知有多少了。谢冰莹的这种“有恒”精神,她的这一笔丰硕的精神财富,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了。据谢冰莹回忆,她早年所以写起日记来,是出于一时的突发灵感。有一天她在临睡时,忽然想到要将一天做过的事情记下来,于是就开始了写日记。写着写着,她觉得“日记,是我的秘密,也是我的心声,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多么自由”。从此,她…  相似文献   

14.
大陆小学生金铭扮演的清纯、可人的小婉君出现在台湾电视荧屏上,倾倒了无数台湾人,许多孕妇将金铭的剧照挂在床前,希望自己也能有一个金铭这样的孩子。金铭,一个12岁的北京小女孩,何以能使台湾同胞如此着迷?本刊的这篇专访会告诉你许多有关她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人如其名,生活中的她,没有时髦华丽的外衣,没有矫揉造作的言行。在交谈中,秀雅平实的她不止一次地说出了自己生活工作的理念:“在浮躁中追求平淡,在平淡中追求真我。”一、平中见奇———踏进机遇的大门安徽和江苏交界处的一个普通的小县城,是她的家乡。平凡而普通的父母养育着她姊妹五人。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五朵金花”中排行老大的她特别知情达理,一言一行都要给妹妹们做出个样子,有时还要履行起爸爸妈妈的职责。受多种条件制约,理想和现实总会产生距离。梦想考进名牌大学的她走进了一所大专学校的英语专业之门。毕…  相似文献   

16.
幽默     
《大观周刊》2010,(35):52-52
他她篇 迟到新理由 未婚妻哓哓在树下足足等了30分钟.未婚夫英俊才赶来。 哓哓不高兴地问:“除了闹钟不响、电梯失灵、隧道堵车等理由外,你还能说出什么新的迟到的理由吗?” 英俊想了想,说:“你来得太早了。”  相似文献   

17.
传播最快的莫过于八卦和秘密.当你告诉别人一个秘密,一般会附上一句“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但结果往往是这个秘密很快就人尽皆知.人类对于秘密的渴求,是自然的本能.广义来看,有些秘密能通过大众化渠道传播,多数是有公共事件、公众人物的.因为这些可以理解为事关公共利益,能够正式谈论,所以即便是非常隐私的东西,也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也属于“秘密”.  相似文献   

18.
人如其名,生活中的她,没有时髦华丽的外衣,没有矫揉造作的言行。在交谈中,秀雅平实的她不止一次地说出了自己生活工作的理念:“在浮躁中追求平淡,在平淡中追求真我。”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大型电视求职真人秀节目《中国职场好榜样》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求职嘉宾——“拇指姑娘”顾伊劫。身高仅有1.03米的她.自信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竞聘电视主持人。现场主持人黄健翔称赞道:“上海滩,大个儿的看姚明,小个儿的就看你了!”  相似文献   

20.
眉红 《出版参考》2009,(5):48-48
高材生一步跳进外交部基辛格博士第一次秘密踏上中国国土时,便调侃唐闻生“可以竞选美国总统”,因为这个天真聪颖的“小丫头”是出生在美国纽约的。被很多美国人称为“南希·唐”的唐闻生是新中国第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的大“千金”,母亲张希先女士出身华侨世家,曾是燕京大学“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先锋,她才貌出众,就连斯诺夫人也称她为“最漂亮的姑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