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对和谐世界的战略定位。从国际秩序角度理解和谐世界,主要包括两大要素:一是关于国际格局的主张,即坚持促进多极化与国际力量对比均衡化,致力于实现与维护国际战略稳定,反对单极霸权;二是关于国际规则的主张,即对中国既有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立足近现代中国的实际并分析世界大势、把握世界格局,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若干思想主张: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和世界进步力量的必然选择;国际统一战线应尽可能地具有广泛性;应区别对待国际统一战线中的不同力量。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它的发展过程大抵分为如下阶段:两种经济体系对峙为特征的战时向冷战的过渡性格局;两大阵营解体后,美苏争霸,三个世界形成,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开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向多元化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国际经济格局发展的影响下,成为当代一大经济趋势。它的发展演变同世界经济格局一样也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既是关于当今世界时代特征的正确反映,也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思想升华,在价值取向、整体格局和实践模式等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世界多极化趋势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国际战略家。在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下,探讨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中心问题的国际背景下,邓小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当代中国制定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6.
1971—1972年是中国当代外交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中美和解带动了中国国际战略的转变,也带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巴基斯坦是中美两国建立联系重要的"中间人",发挥了桥梁作用。然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南亚次大陆上出现了印巴危机进而爆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在缓解危机、敦促战争停火和撤军的过程中,中美两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沟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合作"。  相似文献   

7.
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是国际政治经济中两个重要的范畴,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对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概念、构成、特征尤其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国内外关于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地位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种:1下降论,该论无视新中国国际战略地位日益提高的历史事实,错误判断了当代中国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2威胁论,该论是西方中心主义观念和冷战思维的产物,旨在遏制、威胁中国;3强大不可回避论,该论认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超级大国,所以不能任由中国崛起而不加限制,主张对中国采取既接触又遏制、压而不断的策略。这三种观点,均不能客观正确地说明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只有“有中国特色的一极论”才对此作出了准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近年来国际格局的基本进程和发展方向,分析了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基本架构及其主要表现,探讨了中国作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在逐步形成的新的国际格局中的定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并且主动加强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当代商业店名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店名既是一种具有识别作用的语言符号,又是一面折射当代化的镜子。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当代商业店名在选词上新旧并存、拓窄为宽、同中求异,别具特色;而当代店名中动态化和静态化的相生共存,也正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化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和判断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形象是制订中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发展建设的重大前提。就理论视角而言,一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应包含国家主体的自我认识和定位,以及国际社会对国家主体的外部认识和定位两个方面。本文将就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自我认识和定位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格局中展开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实践。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大特色,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的核心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论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就是关于当代中国发展和如何发展的理论。邓小平关于发展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路径依赖、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检验标准等内容,构成了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留给中华民族和贡献给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前苏联东欧政治地图的变化,当代国际政治的战略格局——雅尔塔体制宣告崩溃。但它在战后长达40多年里,曾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和支配作用,战后初期发生在远东的两大政治事件——中国内战和朝鲜的分裂正是雅尔塔体制作用于东亚政局的必然结果,而社会主义中国和北部朝鲜的出现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已。因此,所谓中国和朝鲜是在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传统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化在多元文化趋势下,各国文化都在相互交流频繁,外来音乐文化对于中国民族音乐产生影响,面对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面临世界文化中的定位问题那就是——立足本土的走出。  相似文献   

16.
章从当代中国艺发展的现状和艺学研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实际需要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论为理论指南,对当代中国艺学研究的不同领域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结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以把握作为当代中国艺学主流的马克思主义艺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和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及其与中国传统艺理论和西方当代艺思想的交互影响、互补共存中所共同构成的当代艺学的基本结构和格局,以及以马克思主义艺学为主导的当代中国艺学发展的逻辑进程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国际战略思想 ,始终如一地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和统一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为了使中国能够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邓小平同志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以往的国际战略 ,及时调整了某些不符合当代实际的战略判断 ,充实了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当代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机制发生了重大的转换,不再只是间接地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而是主要表现为直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多极化趋势提供文化交融的背景,并通过形成科技政治的机制性因素直接作用于世界格局。当代科技进步加剧了国际力量发展的不平衡,其必然结果是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即在国际社会基本矛盾复杂化的基础上,多种力量此消彼长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力量对比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发展问题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棱心问题,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邓小平理论就是关于当代中国如何发展的理论;邓小平关于发展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关于当代中国发展路径依赖的战略选择,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检验标准等,构成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留给中华民族和贡献给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信息荟萃     
国内第一部关于高校分类与定位研究的专著面世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探讨中国高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的学术性专著——《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的研究》,最近已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由中青年学者陈厚丰完成的长达28万字的专著,被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誉为“国内第一部关于论述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全面系统的专著”。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就是在处于世界高等教育先进水平的英、美等国家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样,这个问题不仅成为困扰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