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那不一定     
甲:有这么一种人你听说过吗?乙:什么人?甲:杠头。乙:杠头?甲:就是爱和别人抬杠.这么跟你说吧,就是人家说一他说七,人家往东他往西,人家骑马他骑驴, 人家打狗他撵鸡。乙:专门和人对着干。甲:对!这种人一般都有一个口头话儿——  相似文献   

2.
笑话     
教授的困惑精神病专科教授参观了精神病医院,询问主治医生,病人怎样被确定是否康复。“我们把浴池里灌满水,然后叫病人排水,池边放上茶匙。如果病人拿着匙子,全力以赴要完成这项任务,这说明他还有必要继续治疗;如果他拔掉浴池里的塞子,那么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健康人了。”教授失声喊道:“糟糕!我一心只想要个大的长柄匙子。”  相似文献   

3.
五 郑三婚后日子过的踏实,人也安稳了,又收了一个徒弟。徒弟是老家来的,同住一个村,郑三认识他爹,也算受人之托。徒弟排行老五,都叫他小五。 小五平常就跟师傅郑三一起过,郑三吃什么,他也吃什么,郑三喝酒也给他倒一小杯,从不把他当外人。小五人机怜,也聪明,郑三教他见了各位师傅,要按理发行业的规矩说“师傅辛苦”,不能说“师傅受累”,否则师傅以为  相似文献   

4.
追念邵洵美     
邵询美逝世于一九六八年五月五日,距今匆匆已十七年.他的逝世,我是事隔一年之后才知道的.我很难忘怀听到他亡故那天的情景.我原是邵家的常客,但进入文化大破坏的年代,形格势禁,逼得大家六亲不认,亲友间消息沉沉,往往互相不知生死祸福.我和洵美亦足有一年不通音讯.这天,我去沪西江苏路浴室洗澡,在浴池里偶尔遇见邵老三(邵氏昆季六人,洵美是老大),我先问:“老太太安健吗?”(指邵氏继母,她与老三同住一宅)老三答道:“故世了.”继问:“老大好吗?”“他,旱半年先故.”再问:“毓贤怎样?”(指盛毓贤,是邵家表弟)“他因心脏病,不在人世了.”一问三人,全是死者,我问不下去了,混身顿觉一阵寒冷.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想来想去,平时大人们、小伙伴们都说我是个“杠头”。一说到这儿,妈妈就会摇着头唉声叹气地说:“这孩子的拧劲什么时候才能改改呀!。”前两天我就又和妈妈拧了一回。“豆豆,快点过来,再练一遍琴!”只  相似文献   

6.
一天中午.我刚走进办公室就有几位女生跟着哭哭啼啼的晓敏一起来告状:“老师!张杰太欺侮人了.他拿着我的照片在教室里让大家互相传看.说他他也不听……”我赶忙问晓敏:“他怎么会拿着你的照片?”晓敏说:“昨天我看到张杰拿着一部相机.在校园里跟几个男生互相拍照,他一定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拍的。”弄清了事情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在查尔斯小时候,他常在父亲开的杂货铺里帮忙。在那儿工作的都是成年人,父亲希望儿子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杂货铺里有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伙计们背地里都叫他“堕落的老家伙”。大家都知道他对妻子不忠的事,从道德上来讲,他绝对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查尔斯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有所耳闻,所以与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重。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于这个“老恶棍”,他们却只愿意称他为“乔”。查尔斯的父亲有一天听到了儿子与“乔”的对话,于是便把儿子叫到了办公室里。“儿子,”父亲说,“我曾经告诉过你,…  相似文献   

8.
“X里”和“X中”是经常使用的两个方位结构。X后边的方位词“里”和“中” ,通常指事物的“内里”或“内中” ,都是“里头”的意思。因此 ,“里”和“中”往往相通 ,“X里”和“X中”往往可以互相替换。如 :手里→手中丨心里→心中丨家里→家中丨庄子里→庄子中。但是 ,“夜里”不能说成“夜中” ,比如“我夜里做了一个梦” ,不能说成“我夜中做了一个梦” ;“途中”不能说成“途里” ,比如“他正在来北京的途中” ,不能说成“他正在来北京的途里”。为什么 ?你能说出个所以然吗 ?观察可知 ,“X里”和“X中”并非任何时候都是等同的…  相似文献   

9.
一件小事     
杜兆山 《老年教育》2006,(12):31-31
一个周日,我去公共浴池洗澡。更衣室内人头攒动,几十张床位没有一张空着,还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待,心中不禁有些焦急。“爷爷,到这边来吧!”循声望去,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向我招手,我急忙走了过去。他把床头柜里的衣服拿出来放在床上,边穿边说:“爷爷,您先往柜子里放衣服吧。”旁边站着一个壮年人,大概是孩子的爸爸,面露不悦,斥责道:“快穿衣服吧,少管闲事!”孩子一脸的茫然,瞪大了纯净的眼睛:“我说错了吗?老师说要尊老爱幼。”  相似文献   

10.
这个话题说起来似乎不雅,但却能启示我们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课标倡导的物理教学理念。走过收获的金秋,寒冬就来临了,到浴室里沐浴成了我们经常要做的事情。在每次跨进浴池的时候,不知你是否会想起我们在物理课堂上学到的CZSSJ许多知识?如果能联想,你就是一个逐渐学会了“在生活中学物理”的学生。走入浴池,热腾腾的“白气”便会将我们团团围住———“白气”是什么?水池的靠近角落的墙壁上还有来来往往的水管———或热的或冷的,不用手摸,能用眼睛分辨出热水管和冷水管吗?浴池里那么多的水是怎样被加热的呢?跨入…  相似文献   

11.
知足常乐     
美国人艾迪·雷根伯克在探险时,与他的同伴迷失在浩瀚的太平洋里,他们毫无希望地在救生筏上漂流了21天之久。艾迪说:“我从那次经验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新鲜水可以喝,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你就绝不要埋怨任何事了。”后来,艾迪在他浴池室的镜子上贴着这样几句话,好让自己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能看到: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相似文献   

12.
查尔斯小时候,常在他父亲开的杂货铺里帮忙。在那儿工作的都是成年人,父亲希望儿子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杂货铺里有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伙计们背地里都叫他“堕落的老家伙”。大家都知道他对妻子不忠的事,从道德上来讲,他绝对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查尔斯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有所耳闻,所以与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重。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于这个“老恶棍”,他们却只愿意称他为“乔”。查尔斯的父亲有一天听到了儿子与“乔”的对话,于是便把儿子叫到了办公室里。“儿子,”父亲说,“我曾经告诉过你,跟…  相似文献   

13.
卢悦 《八小时以外》2013,(12):36-36
“什么是爱?”“爱就是女孩抹香水男孩涂古龙水,然后他们出去,互相闻着。”5岁的卡尔说。“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男孩你喜欢他的衬衫,他就每天都穿着它。”7岁的诺艾尔说。“在钢琴独奏会上,我在台上,很紧张。望着台下,所有的人都在看我。我看到爸爸冲我挥手微笑,只有他一个人这么做。我就不再感到紧张了。”8岁的辛迪说…  相似文献   

14.
《说苑》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甘茂到秦国去,渡黄河时,船夫对他说:“你连河都不能过去还能做国王的说客吗?”甘茂说:骏马一日能行千里,把它放在宫室扑鼠,还不如小猫,著名铸剑家干将做的宝剑很锋利,木匠用它做活,还赶不上斧子。撑船我不如你,但要运用口才说服国王你就不如我了。”这个故事说明人类社会的分工,使在各种岗位上的人都发展着各自的专长,在一定条件和一定的时间里是不能互相代替的。这一点二千年前的汉高祖就看得很清楚。据《史记》记载,刘邦在“天下大定”,于雒阳南宫摆酒庆功,要朝臣总结他为什么得天下,而项羽为什么失天下时,王陵说他能“与天下同利”,他说:“公知其一,  相似文献   

15.
有时候,你很沮丧地发现,朋友的其中一个用处,是用来互相看不起。常常听到有些人在背后批评他们的朋友说:“他念书时的成绩根本比不上我,偏偏他比我幸运,他现在也是不劳而获。”“他这个人常常自作聪明。”“他根本没什么值得炫耀。”“他这一辈子也不会超越我。”好奇怪,那些人  相似文献   

16.
提起“关老爷”,在汉字王国,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因为他家族里的子孙特别多,比如“关心”“关怀”“关切”……真是人丁兴旺啊!可是,人多了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不,“关心”“关怀”“关切”兄弟三个就因为工作内容相似,互相扯皮,惹得“关老爷”很不开心……  相似文献   

17.
像我这样不懂武功的女子行走于险恶的江湖中,随时可能像蚂蚁一样被人踩死。不过,这年头人人都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一个个互相勾搭、拉帮结派,比如少林、丐帮和武当。我是不屑与这些和尚乞丐道士为伍的,我决定拜一位高手为师,好让他时时保护我。我在这家客栈已经等了很久,我要等一个叫靖哥哥的人。据说,他是江湖中最厉害的四大剑客之一。一直到第十一夜,我才见到他。过道里,他一身白衣迎风而立,好一副风流倜傥的模样。我上前行礼:“小女子愿拜大侠为师,终生追随左右。”他转身看看我,冷漠道:“你不知我一向是独来独往的吗?”我道:“靖哥哥…  相似文献   

18.
像我这样不懂武功的女子行走于险恶的江湖中,随时可能像蚂蚁一样被人踩死。不过,这年头人人都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一个个互相勾搭、拉帮结派,比如少林、丐帮和武当。我是不屑与这些和尚乞丐道士为伍的,我决定拜一位高手为师,好让他时时保护我。我在这家客栈已经等了很久,我要等一个叫靖哥哥的人。据说,他是江湖中最厉害的四大剑客之一。一直到第十一夜,我才见到他。过道里,他一身白衣迎风而立,好一副风流倜傥的模样。我上前行礼:“小女子愿拜大侠为师,终生追随左右。”他转身看看我,冷漠道:“你不知我一向是独来独往的吗?”我道:“靖哥哥…  相似文献   

19.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人类对智慧是很崇拜的。古代希腊人就把智慧尊称为雅典女神。文艺复兴以后,许多有识之土也极为尊颂智慧。例如,黑格尔就把智慧称之为“理性的机巧”。他还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人类利用工具的生产活动中。他写道:“理性是有机巧的,同时也是有威力的。理性的机巧,一般讲来,表现在一种利用工具的活动里。这种理性的活动一方面让事物按照它们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削弱,而它自己并不直接干预其过程,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①如果用唯物主义观点,把黑格尔说的“理性”,理解为有理性的人,有智慧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不乏幽默和滑稽的小小说。小说一开篇就说“开始,他不是一个贼”,是啊,谁生下来就是贼呢?贼,不都是后天滋生的吗?这个开头看来简单,其实极具椰揄、诙谐的因素。紧接着作者设计了“他(贼)”四次上楼找“张贵”的情节,每次上楼时,要么没碰到人,要么碰到了,却都是些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的人,这足见楼里的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是互相毫不搭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