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学元 《新闻界》2003,(1):63-63
会议报道历来是令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读者怕看会议报道,报纸怕用会议报道,记者通讯员怕写会议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人想到要求记者、通讯员少参加会议,少写会议报道,主张多下基层。然而实践证明这是很困难的。道理很简单,作为党委机关报,党委开会记者不参加不行,记者、通讯员参加了会议,不写报道也不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从会议报道写作的程式化开刀,既深入会议,又跳出会议,寻找新的视角,新的亮点,用“神来之笔”写出有精气神的会议报道,从不同角度满足报纸、编辑、读者的需要。抓住一个精彩场面。记者、…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基层党报记者,本人认为,最难写的新闻就是会议报道,而会议新闻恰恰又是县级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新闻写活了,整张报纸就跟着生辉增色,如写的呆板和模式化,便会影响读者的情绪,其宣传功效也会大大降低。那么,如何才能让会议报道改变老面孔又不弱化宣传的功能同时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呢?笔者认为,记者在写作会议新闻之前,首先要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紧扣主题与多向思维的关系。一般来讲,每个会议都有其鲜明的主题,丢掉主题,也就达不到会议报道的目的。但是,一  相似文献   

3.
提起会议报道,记者感到难写,编辑感到难办。难写者,还得写;难办者,还得办,以致带来会议报道成灾。报纸、广播、电视上是大会小会会连会,领导文章篇连篇,编辑记者满腹牢骚,读者听众议论纷纷。特别是地方报纸,会议报道更为突出。近来,笔者浏览了80多种地市县报,几乎是期期报纸有会议报道,家家报纸有会议报道,而且大部分会议报道发在一版显著的位置。有些报纸的第一版上,一期就有二三篇会议报道。有家报纸一期一版上,发了8篇稿子,其中4篇会议报道占去版面的五分之四。这些会议报道,多属一般工作会议和业务会议,如春耕、夏查、秋收、冬管等“四季歌”类的会议。  相似文献   

4.
办报尤其是办党报 ,最难处理的是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 ,这同时也是新闻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不少报纸的老总经常为如何安排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犯愁 ,遇上一天 ,工作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过于集中 ,又都要求及时见报 ,版面有限就只好以座次进行版面编排。记者采写稿件既为会议报道出力不讨好而烦恼 ,但有时却又免不了窃喜 :开会有领导讲话 ,摘其要点就可交差 ,尽管会议报道虽写不出什么好稿 ,可却必发 ,而且还能编排在重要版面 ,重要时段 ,每月完成的任务大多在编辑部名列前茅 ,写会议报道混饭吃总还不错。如此一来 ,时政新闻就成了“领导们…  相似文献   

5.
李敏 《青年记者》2007,(10):41-41
作为一个党报记,不跑会议是不可能的。如果哪天的报纸上没有会议消息,反而是个例外。 会议报道其实既难写又最好写。好写是指容易应付,把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领导以及会上提供的材料抄一些便可交差。如果是重要的会议,篇幅还可像拉拉面一样抻得很长。说它难写,一方面是指会议报道似乎已形成了一种公化的格式,很难突破,难以写活、写透、写娥另一方面,是指会议报道不易出好稿,难为读称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于全义 《青年记者》2010,(14):65-66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而党政中心工作大多是通过一系列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但是,目前很多会议报道并不令人满意,内容冗长空洞、报道形式千篇一律,读者不爱看。这就需要传播者要注重会议报道的新闻性,创新会议报道的多样化形式,  相似文献   

7.
李砚琳  王波 《青年记者》2003,(11):31-31
会议报道是一种基本的新闻形式,在报纸上经常出现。就会议报道本身来讲,它是通过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让读者从中了解会议的中心议题和任务。对此,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而且要下工夫报道好,这是一项重要的宣传任务。可近几年来,各种报纸会议报道较多,使得一些读者感到报纸的可读性太差,没什么看  相似文献   

8.
龙强 《记者摇篮》2000,(4):30-30
会议报道在报纸上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写好发好会议新闻,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新闻单位具体体现党性原则和新闻指导性的一种表现。为此,本刊特编辑一组有关会议报道的论文,希望能给同行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9.
会议报道对于报纸十分重要,尤其是党报。如果没有会议报道,有的报纸要闻版甚至就会“开天窗”,对此,党报编辑深有同感。本着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很多报纸前些年积极地进行了会议报道改革。但是最近翻阅一些报纸,笔者发现部分会议报道公式化的苗头再度出现。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读者不买账,所以一定要严防会议报道公式化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0.
向熹 《新闻界》2001,(1):21-22
北京、上海、广州都提出要建立区域的“会议中心”;“会议经济”也成为经济研究人员的案头之题,而报纸尤其是机关报,却在为“会议新闻”头痛。   笔者参加的各种会议多了,对“会议新闻”的抱怨听多了,也着手作了些研究,才发现这原来不是一个小题目。本文陈述了近期的研究结果。   一、理一理“会议”的概念   “会议新闻多了,所以报纸一版不好看”;   “要改变现在的状况,必须改变会议新闻的写法,作到‘跳出会议写会议’”;   ……   这样论断与评价我们听得多了,它们传达着同样的信息:对新闻来说,会议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地市级报纸上的会议报道,长期以来总是一副严肃面孔,标题都是某某会议召开,某某会议举行,某某会议开幕,内容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开了一个什么样的会,某某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然后是领导讲话摘编一二三等等。这种程式化的报道,记者不愿意写,读者不愿意看,处在两难境地。作为党委机关报,报道会议是责无旁贷的,不是不报的问题,而是及时、准确地报道的问题,所以在采编会议新闻时,常常使老记老编们为怎样报道而为难发愁。  相似文献   

12.
周辰 《新闻传播》2004,(8):62-62
以往,相当数量的会议新闻只要把会议程序写清,领导排名写对就万事大吉,而不是着眼于重要新闻事实,使许多重要的新闻事实被淹没在大量的套话和程序中。所以一提到会议报道,往往给人干干巴巴的感觉。其实,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也渐渐求真务实,许多会议不但有“干货“,对于报纸和读者来说还蕴藏着重大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各种媒体上的会议报道枯燥乏味、重复单调,占的版面不小,但受众的关注度却很低。目前,我们的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着不够务实、不够贴近的现象,要写出和编出精彩的会议新闻,不仅要善于捕捉新闻亮点,还要培养自己的新闻"嗅觉",学会在"无味"的会议中寻找出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挖出鲜活的好新闻,树立报纸权威形象。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的难点所在按照多年来形成的规矩,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14.
苏洪波 《传媒》2002,(2):30-30
近几年来伊犁日报,对改革会议报道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抓住契机。一个时期以来,地州市的会议比较多,体现在报纸上,冗长的、千篇一律的会议报道充斥版面,来自基层的、鲜活的报道很少,使人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对此,群众很有意见,说报纸像工作简报,我们不愿看。作为报纸的负责人,对此也深感无奈。我寻思着,得想法改一改,就注意收集外省市报纸有关改革的资料,酝酿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同时  相似文献   

15.
李云刚 《青年记者》2012,(24):47-48
会议报道是新闻宣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会议报道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雷同老套、格式化、程式化、缺乏创新、新闻性不强、可读性不够等问题。由此造成的问题就是:记者写起来费劲,读者看起来没劲,无人愿看,无人愿读,会议新闻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刘毅 《军事记者》2013,(3):18-19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让报人费心思,又受读者议论多的报道内容之一。长时间以来,党报的会议新闻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篇幅过长、频率过高、形式呆板、文字干瘪等痼疾,影响了党报的可读性。军区军兵种报纸是军区军兵种党委机关报,有军队的特点,同时也兼具党报的特性,在会议报道这一问题上同样面临挑战,值得军队的报人研究。去年年底,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先后就改进作风出台规定,对改进新  相似文献   

17.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传统报纸特别是各级党报来说,由于自身承载着极其多的会议报道任务,通过改进会议报道,让读者喜欢会议新闻,让会议上不是新闻的东西从报纸版面上消失,把真正的新闻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会议报道往往摆在报纸头条或显著位置。可是许多读者只看标题便一扫而过,因为会议报道太多太长,写的又很呆板。许多记者为会议报道发愁,不报道不行,要写出使读者爱读的会议报道又不容易。年前,新华社叟的一条消息:“中治委狠刹会议长风24分钟开完表彰会”就别具一格,为多家报  相似文献   

19.
每天,翻开报纸,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的会议新闻。它已成为宣传和解释党的方针政策、传送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新信息的一种主要报道形式。如果我们逢会就报,报道方式又是老套路,势必把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套话、空话和长长的名单之中。读者不感兴趣。其指导性也就大大削弱了。那么,会议报道到底如何改?首先。不能“有会必报”。会议能否成为新闻,关键在于会议内容有无新闻价值。有的会议,如“两会”、“党代会”等重大政治性会议,不论其开会本身还是会议内容都有新闻价值。而有的会议,如工作例会,专业会议等,开会本身也许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不能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20.
一、报纸版面不堪应付,改革会议报道呼声急 由于地市报的特殊个性:覆盖面的有限性、与基层接触的贴近性、党报的政治导向性,等等因素的制约,地市报在处理市属各级会议报道时,颇感为难。其具体表现为:会议太多、太滥,记者不胜负担,版面不堪应付。由于地市报的发行机制仍沿袭着过去“行政手段十感情因素”的传统格局,为报纸发行量着想,在会议报道上,报社对各级会议的组织单位都不敢轻意说“不”。从市委的全会,到市直部办委局的大会,到部门局部的小会,似乎会会都要报道,有时记者部的记者全部派往会场,还嫌不够。于是,“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