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人启事     
我坐在餐桌旁修改自己的一篇儿童诗稿,夜渐渐深了。男孩房里的灯仍亮着,他在准备那些考不完的试。我说:“喂,你来,我有一篇诗要给你看!”他走过来,把诗拿起来,慢慢看完。那首诗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2.
智慧的教育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学生的一篇日记作文:……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个老师吗!每次批评总是会说:我是为了你好!我是为了这个班好!为我好?我才不稀罕呢!……在这篇作文里,老师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辛勤培育的学生竟来指责老师。很显然,对老师这样的批评,学生并不接受,也不领情。  相似文献   

3.
寻人启事(台湾)张晓风我坐在餐桌旁修改自己的一篇儿童诗稿,夜渐渐深了。男孩房里的灯仍亮着,他在准备那些考不完的试。我说: “喂,你来,我有一篇诗要给你看!”他走过来,把诗拿起来,慢慢看完。那首诗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4.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题。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1.有人认为这首诗超过一般思乡之作,你认为本诗在表达思乡之情上有哪些特点?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花?3.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4—5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全唐诗》…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18日第02版报道:到山上挖笋、采茶,去田里拔草、摘野菜,用乡村土锅灶烧菜……日前,杭州某小学47名学生走进富阳区一户农家,开启了两天一夜的“新劳动教育”研学旅行,这是杭州市富阳区尝试把劳动教育融入乡村振兴的开端。看到这篇报道时,读者脑中马上闪出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家的孩子会劳动吗?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贯休和尚 是一位诗才超众的高 僧。有一年中秋之 夜,他独自登山赏 月,不禁吟出三句诗 来:"徐徐东海山,渐 渐上天衢。此夕一轮 满",第四句却无论 如何也吟不出来了。 为了接上此句,他日 思夜想,寝食不宁。  相似文献   

7.
智慧酌教育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学生的一篇日记作文:“……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个老师吗!每次批评总是会说:我是为了你好!我是为了这个班好!为我好?我才不稀罕呢!……”在这篇作文里,老师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辛勤培育的学生竟来指责老师。很显然,对老师这样的批评,学生并不接受,也不领情。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中有一首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人雪满功刀。这首诗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学者诵读、分析或讲解过,但从没有人提出过疑问。《塞下曲》是  相似文献   

9.
<正>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有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古诗后两句广为传诵,意为假使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决定当时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在此不予争论,但论古人能借助"东风"这一力量来助己成功,却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学会借助"东风"之力,会借力、善借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  相似文献   

10.
<正>"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诗的意思是掬起一捧水,月亮就好像在你的手里了,在花丛里玩得久了,连衣服都沾满了芳香。本意是作者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融入这美好的景色中,物我两忘。禅意是:你只要静下心来沉浸到纯净的境界中,反而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悟。由此我想到了读书,只要我们的学生去除烦躁,静下心来沉浸到书的世界中,会获得很大的收获,语文素养会得到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寻人启事     
看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我坐在餐桌旁修改自己的一篇儿童诗稿,夜渐渐深了。男孩房里的灯仍亮着,他在准备那些考不完的试。我说:“喂,你来,我有一篇诗要给你看!”他走过来,把诗拿起来,慢慢看完。那首诗是这样写的:寻人启示妈妈在客厅拿起一张大红纸上面写着黑黑的几行字兹有小男孩一名不知何时走失谁把他拾去了啊,仁人君子他身穿小小的蓝色水手制服他睡觉以前一定要念故事他重得像铅球又快活得像天使满街指认金龟车是他的专职当电扇修理匠是他的大志他把刚出生的妹妹看了又露出诡笑:“妈妈呀,如果你要亲她就只准亲她的牙齿。”那个小男孩到哪…  相似文献   

12.
一、节日经典诗词诵读,领略民族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前后,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吟诵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元宵节前后,吟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让学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好景象,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吟诵  相似文献   

13.
一、“节日经典诗词”诵读,领略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前后,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吟诵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元宵节前后,吟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让学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好景象,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  相似文献   

14.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事业上的大革命。回顾一年来,我们在贯彻方针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曾遇到来自各个不同方面的不同程度的阻力。最先集中反映在加强劳动教育的问题上。开始搞勤工俭学的时候,组织学生劳动生产,全体教师中,少数人讚成,大部分人怀疑,个别的则公开反对说:“我是来教书的,不是亲劳动的。”“干劳动,把学校搞乱了,不正规,会降低质量。”同学中少数人也说:“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劳动的。”“劳动影响学习”等。教师和同学中都产生了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15.
《手》一文(六年制九册第19课)是著名现代作家赵树理的作品。课文以质朴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陈秉正那一双与众不同的手,赞扬了老一辈人高超的劳动技能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教学这一课,除了指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注意对学生渗透劳动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一、初读课文,认识手的外形,初知劳动的作用教学开始,让学生轻读课文并思考:①这一课向我们介绍了谁的一双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②陈秉正的手是什么样子?他这双手和别人的手有什么不同?③七十六岁的老人,身体为什么会如此强健?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意在让学生明白:陈秉正虽  相似文献   

16.
<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具体写作时间不详,从词意看,大约作于中晚年。词的一开头,就大力渲染元宵节花灯的热闹景象:满街的灯光,像春风吹开了万树花朵,吹落了满天繁星。"东风夜放花千  相似文献   

17.
课间十分钟     
做人语文课上,老师在读一篇学生作文,其中一句是“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忽然人群中传出一声:“做难(男)人!”激将法期中考试前。学生:“老师.这题会不会考?”老师:“我怎么知道?”学生:“这么没水准的题目.我敢说一定不  相似文献   

18.
一、导入、感知全文 1.点课件放音乐,与学生交流,鼓励发言 2.点(周总理肖像图),上课,大家好!请坐! 3.同学们,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有一个叫宋小明的诗人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师:《你是这样的人》 4.同学们,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人们对周总理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请你说,很怀念他,很好,你很会感受!请你说,爱戴他) 5.也有这种体会的举手!看来,大家不仅用耳朵听了,更是用心感受了.周总理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的爱戴怀念他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办公室,一同去感受总理一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春天的早晨。眠:睡觉。春夜里睡眠不知道天亮,是一片鸟的啼叫声把人惊醒。回忆夜里的风雨之声,不知道春花又被打落了多少!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明媚春光和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春晓@孟浩然!唐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作用力     
先看看两个常见的师生对话。A)一学生在马路上玩。师:不要在马路上玩,回来。生:为什么不许啊?师:在马路上玩危险。生:现在没有车来啊。师:等你看到有车来的时候就迟了。生:车来了我会躲开嘛。师:叫你回来你就回来!如果你跛了脚怎么办!生:你就跛脚!你咒我!师:我是在关心你!生:谁要关心呀,关心一下你自己吧,小心回家被车撞死!师:……B)一老师在指导学生劳动。师:小明,把这地方的草拔干净一点。生:你为什么不叫小东呢?他干得很少。师:在你附近嘛。生:我很累。师:才干了一会儿就累了。生:干了很久了。师:再把这个也做了吧。生:不干。你为什么不干呢?只会叫人家做。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有以下想法。一、教育和力的相似性其实,孩子的思想就是一个运动着的物体,他受着各种力的作用,例如教材、法律、道德等一切意识。整个作用力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和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联系起来。第一运动定律:在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一状态又称为平衡状态。孩子的思想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外力和内力平衡时,就会处在这一状态。第二运动定律: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孩子的思想改变越大,需要的外力越大。第三运动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