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我不记得什么人这样说过,拿它来形容今年的图书零售业倒是十分恰当.八月间<中华读书报>与<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山西省介休市新华书店向看书的读者收"看书费",每小时一元.九月初,<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报道北京中关村国营与民营两大书店的"折扣战"拉开序幕,书业界忧虑,读者高兴,引发许多评说.紧接着<中国新闻出版报>对久负盛名的王府井外文书店的"变脸",部分店面受到金银珠宝的挤压有一组文字,既报道又评论,跟着又有<北京图书节名社新书五折卖>(见<中华读书报>).如此种种,可以归结到一句话:图书销售走向市场经济这一回是真格的了.  相似文献   

2.
文字差错源流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自身,具有严肃的品格,理应善待之.但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却有少数文字工作者忽视文字的严肃性,笔端不慎,识辨不严,造成一些文字差错.笔者在出版社做编校工作12年,在编校书稿、阅读图书报刊中,见到过许多的文字差错,感慨颇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中国新闻出版报>,是我们出版社编校人员常读的报纸.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8]602号文件正式批准<铁岭晚报>更名为<辽沈晚报·铁岭版>.达足新闻出版总署首次批准一家地市级晚报都巾报纳入到省级晚报都市报报系,也是全国第一家省级晚报都市报与地市级晚报都市报跨区域进行资源整合,严格依照新闻出版法规关于报纸出版地方版的规定,合作出版和经营地方版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4.
蔡维藩 《今传媒》2009,(8):36-37
6月12日,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公布了第五届(2008年)全国行业报(部分)文字编校专项质检结果.6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以<行业报年度"体检"报告公布>为题,做了详细具体的报道.从报道中不难看出,"体检"是严格的,报告是全面的,结论是正确的,对督促新闻出版单位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编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觉得,在个别的表述上或许稍有疏漏,似应更加准确严谨.在此不揣浅陋和粗疏,提出来与质检专家们商榷,并就教于各界读者.  相似文献   

5.
韦君宜的编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范 《编辑学刊》2004,(5):41-44
韦君宜(1917-2002),湖北建始人,编辑家、女作家.1934年在清华就学期间,曾任<清华周刊>编辑.青年时代,投身解放区的新闻出版事业,做过<中国青年>、<抗战报>的编辑.在她的主持下,<中国青年>成为新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1953年她担任<文艺学习>主编,取得巨大成功,与<旅行家>主编彭子冈、<新观察>主编戈扬、<文汇报>主编浦熙修一起被誉为新闻出版界的"四大才女".1959年任<人民文学>副主编,1960年后任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为缓解文革造成的书荒,她主持了近50种文学名著的出版工作,引起巨大反响,成为新时期文学出版社复兴的先声.韦君宜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对书刊的编审有丰富的经验和感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了她的<老编辑手记>,辑入她在编审工作中关于编辑职业道德、专业素养、选稿标准、作者培养等方面的讲话和文章,是我们学习韦君宜编辑思想的极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日, <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的第二十一奈指出"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等类别的图书,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出版单位须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业务范围出版.具体办法由新闻出版总署另行规定."这就是最近大家一直在议论的出版资格准入制.  相似文献   

7.
王岳 《编辑学刊》2006,(4):29-33
2004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辞书出版管理的通知>,重申"辞书出版必须严格履行图书按专业分工的规定".2006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发布<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重申"出版业务范围中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新闻出版总署连续颁发文件,旨在强调:只有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审定,具备辞书出版资格的出版单位才能出版辞书.并依此原则实施长效管理,以建立规范的辞书出版秩序,切实提高辞书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8.
<尚贤堂(新学)月报>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创办的一份期刊,戊戌变法时期主要发行于北京地区.由于丁韪良曾代理主编过<华北月报>,<尚贤堂(新学)月报>又出版于李佳白主办的"尚贤堂"内,故通常将<尚贤堂(新学)月报>看做<华北月报>的续刊,同时作为"尚贤堂"的机关刊物.本文从丁韪良的传教思想及各报刊著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尚贤堂(新学)月报>与<华北月报>并无承继的关系,也并非"尚贤堂"的直属刊物.最后对<尚>的创办原因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从2009年3月开始,继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落基山新闻>和<西雅图邮讯报>宣布放弃出版纸媒后,又一家"百年老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4月份也宣布放弃出版纸质报纸,只保留网络版形式供应读者新闻,<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性日报.  相似文献   

10.
一路 《传媒》2006,(1):54-54
本刊讯(一路) 为贯彻落实于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两个管理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主管主办单位以及报刊出版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两个管理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空穴来风"的讨论 2000年上半年,<中国新闻出版报>曾就"空穴来风"这一成语的用法刊登了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第一篇文章认为,"空穴来风"近似"事出有因",<文汇报>上的一则标题<普京语惊四座并非空穴来风>中的"空穴来风"用错了.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3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新闻出版报>社主办的"党报如何应对市场"理论研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专题研讨<新疆经济报>的改革经验.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赵利宁、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副司长王国庆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的新闻界专家、首都各大报的负责人、高校新闻专业教授、中国记协、中国报协、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全民阅读和群众文化离不开书报刊,这些与新闻出版总暑的工作范围密切相关."阅读"成为焦点话题,也成为人生话题.今年世界阅读日前夕,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启动,<出版参考>杂志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定邀请媒体,将长期开辟"特别关注"栏目,围绕"阅读"进行高端采访.  相似文献   

14.
关注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人教社)重点实验室揭牌4月13日上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人教社)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云生共同为实验室揭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全国200多家申报单位中精选20家,这些重点实验室对促进传统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引领发展方向,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度融合,做强做大做优出版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刚在1999年11月23日<新闻出版报>上撰文,分析了未来出版业的五大变化.一是出版形态将变得丰富多彩.主要表现为从纸介质图书形态向电子书及光盘、网络书等多载体的出版形态转变;同时,"书"的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书的使用功能将发生很大变化,如电子辞典可以组合排列出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6.
报刊审读刊物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开展行政管理、加强报刊监管的一个重要载体.报刊审读工作对于正确和及时引导舆论、把握导向,确保报刊出版单位认真遵守出版法规和宣传纪律,提高报刊整体出版质量,促进报刊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石油报近几年注重对<河南报刊审读>的学习,善于用审读成果指导编采业务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报纸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6日,新闻出版总署制定并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第14条提出,引导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健康发展,发展新兴出版生产力.一时间行业内外热议如潮,评价甚高.然而笔者认为,探讨"新兴出版生产力"这一具有里程碑式命名的历史意义、当下价值以及深远影响的文章还是不够的,本文试着从"新兴出版生产力"的命名价值、战略定位的视角,阐述一孔之见,并进一步探讨中国民营书业的振兴之道.  相似文献   

18.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出生于福建永安,祖籍江西余江,是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和出版家.在近二十年的新闻出版生涯中,他先后主编了<生活>、<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星期刊>、<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和<全民抗战>周刊等报刊,撰写评论和通讯报道文章数百万字,出版了数十本著作和译著,并成立和经营了生活书店,为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模范".  相似文献   

19.
内容创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在东京出版 理论文摘杂志<红旗文摘>创刊 智库月刊<全球化>创刊 <中国食品安全报>创刊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杂志出版 <大学生村官报>创刊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创刊 <中国双拥>杂志创刊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创办<前卫·楚天法治> <动漫报>创刊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发<关于进一步扒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1]明确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到2010年底,全面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的转制.当前,我国地方出版社和高校出版社转制已接近尾声,中央出版社分批转制已经确定.这次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发挥政策优惠、资源倾斜和项目扶持等杠杆作用,推动出版社的转型,建构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等新技术融合的现代出版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