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音乐教学对于孩子艺术性与灵性的开发有着重要影响,并对孩子们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幼儿园音乐老师应当通过和孩子们进行准确的互动并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幼儿团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本文从产生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幼儿团音乐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当孩子们在接受学前教育的过程里,其对于音乐课程学习是当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光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其更需要去具备相应的弹唱能力和伴奏能力。钢琴即兴伴奏以其所独有的节奏、乐感综合性等方面的特点,对于音乐的释放可以起到完美表达的效果。有调查结果表明,钢琴伴奏能够激发学前教育儿童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为达成音乐教学的目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切艺术都是灵性的、有生命体征的.音乐作为一门美的艺术,在不能忽略学习者审美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要积极开发学习者的灵商.幼儿是学习的最佳时期,人的一生当中,幼儿时期灵性最高,也是接触音乐教育的最好的时期.幼儿音乐的灵性教育能极大地开发儿童的音乐潜能,它能创设合乎音乐本性和儿童音乐天性的充满美感的情境,将情感性感受、体验贯穿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音乐也是一种"有情感的声音",它极其容易激起人,尤其是儿童情感世界的共鸣.所以,要重视幼儿时期的灵性与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4.
童声合唱以其高雅、清纯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人们的喜爱。童声合唱团队的组建,是学校音乐课外进行儿童美育的一种独特、有效的活动方式,在音乐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让孩子们演唱一些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具有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既然是童声合唱,笔者认为必须凸显其儿童性、音乐性,更要注重对儿童音乐灵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对于学前的儿童来说接受音乐教育是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陶冶儿童们的情感和性格,也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感,通过一系列的行为体会音乐带来的享受,进而走进优美的音乐情境中,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6.
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分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培养音乐素质的目的.在幼儿园开展韵律活动,是一种有利于幼儿的创造力和音乐能力开发的活动.因此,努力让孩子成为舞蹈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孩子们的灵性跳跃起来,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人类接触和学习音乐的最佳阶段是儿童时期,音乐教育能够改善儿童心理品质,促进智力发展,增强身体健康,丰富审美情感,如何让儿童在快乐中体会音乐,呵护儿童的音乐灵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马克思曾经尖锐地指出过,对于那些不懂得欣赏音乐的耳朵而言,再美的音乐也会变得毫无意义。视唱练耳是一切音乐的基础,是音乐学习的关键,如果能在这一时期对儿童的弹唱进行训练,那么将给儿童的一生带来一份完全超越了弹奏本身的丰厚的礼物。孩子们以后不但可以用以自娱自乐、怡情养性,还可以在某些关键场合一显身手。这些对于人生的益处已经远远超越了音乐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儿童歌曲弹唱这门课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学习电子琴已经成为普及音乐知识、开发智力以及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学习电子琴,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手、眼、嘴、脚的协调能力,也训练了孩子们反应的敏捷性,这些对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灵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天性,教育就是要发展孩子们的“灵性”。正如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教育家一致强调的:“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以活动为中心,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天性,发展儿童的天性,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1]那么,如何使儿童的“灵性”得到充分、自由和健康地发展呢?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品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把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的心中并萌发成长是每位老师最大的愿望。让孩子喜欢音乐,就要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兴趣,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音乐游戏活动是借助游戏的方式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儿童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而更重视于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倡导音乐与游戏的有机结合,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主动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以及表现和创造音乐,培养儿童的审美与创造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探究"一词在《牛津英语辞典》中解释为"一种求真的活动",因而探究的课堂充满灵性与活力,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和创造者,他们具有探究的愿望与能力,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培养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毓玲 《青海教育》2003,(12):21-22
小学艺术课程是以艺术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建构起来。艺术课程从内容到形式均与以往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单科教学迥然有异,它“以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目标促进艺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这门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单科教学的枯燥。丰富的学习内容,为孩子们创造了多向的思维环境,他们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作为一名艺术教师,我觉得只有真正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5.
孩子们的灵性生活需要宽松环境和惬意空间,他们的学习生活也需要闲暇,正如音乐需要适度的休止,画画需要留白一样。  相似文献   

16.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游戏似的。"所以,游戏是一种适应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最为孩子们所喜爱。而音乐游戏,顾名思义,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把音乐游戏列为综合性艺术表演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音乐表现的范畴,从而更加强调了音乐游戏在当今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习作是属于儿童自己的,是儿童自己的一种生活需求,是儿童自己生活的一种真实再现,是儿童自己情感的一种自然流淌。如何让孩子们写出富有灵性的文章,让他们的童心飞扬?本文从“在细节中呵护童心,为童心飞扬奠基石;在故事中创意表达,为童心飞扬丰羽翼;在文本中放飞想象,为童心飞扬展风采”三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游戏似的。"所以,游戏是一种适应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最为孩子们所喜爱。而音乐游戏,顾名思义,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把音乐游戏列为综合性艺术表演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音乐表现的范畴,从而更加强调了音乐游戏在当今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为《标准》)中明确指出,对音乐义务教育的旨在培养孩子们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的培养。那么"高雅"音乐无论从人文性和审美性来说对儿童在对音乐的正确的审美认知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本篇论文重点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源头即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外音乐培养这两方面,分析儿童音乐的正确审美方式和儿童对音乐如何认知,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宣传手段让孩子们去感知音乐所存在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付诸实施,千千万万教育者的激情被激发,孩子们的音乐灵性在开放的教学中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就我而言,与以前相比,我的音乐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