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聊斋志异·胭脂》的情节符合“三复情节”的标准。运用“三复情节”的艺术效果:首先,“三复情节”的运用使情节更加曲折;其次,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再次,使主题思想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2.
“故事新编”是指在写作时把题材延伸到中外文学名著、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情节、人物予以加工演绎,进行再创作,生发出新的故事。这种手法可使作文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新鲜的情境创意,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故事新编”的途径可以有如下几种:一、情节变形就是对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或增加情节,或改变情节,或保留一部分情节后再按需要设计其他的情节。如《杂文选刊》2005年第2期(下半月)刊登的《南郭先生不要走》就续写了《滥竽充数》这个寓言。文中说南郭先生正要逃走却被夫人拦住,夫人以为他与宫女日…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如果要成功地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导人新课,关键在于所选讲的小故事必须与所讲课文的某个内容、某个问题、某个情节、某个对象或者课文的作者“具有一定联系”。对于那些叙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找”与课文的某个内容、某个问题、某个情节、某个人物具有一定联系的小故事,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情节“编织”出一个个与课文的内容和情节有着“全方位”联系的小故事。笔者在讲授《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一课时,就  相似文献   

4.
张玉明 《小读者》2013,(7):35-36
文章的“腰”,即文章的中间部分。一篇好文章,“腰”必须挺起来,也就是使文章的中间部分内容突出,能吸引人的目光。下面有四种行文方式可供参考。一、以情节引人。文章若能做到内容生动、情节曲折,就能扣人心弦。那么,如何使情节曲折呢?1.巧设悬念。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发展情节法”(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合理性想象,经过扩散性思维对课文的有关情节加以适当发展)紧密联系形象和课文内容,集说写训练、发展想象和思维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于一体,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发展情节法”既充满情趣又符合儿童年龄特...  相似文献   

6.
“非表现”的表现──“五四”浪漫小说抒情风格论张忆中国现代小说,有相当部分作品由于淡化情节而呈现出“散文化”倾向。“散文化”的本质是小说由叙事向抒情倾斜。在这类小说中。一情节的中心地位程度不同地削弱、作品的结构核心与叙事线索,常常不是情节,而是叙事主...  相似文献   

7.
“道路”作为一种时空体,在小说情节的建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呐喊》《彷徨》中,鲁迅写到了众多的“路”,这些“路”既制造了熟人的相遇,也制造了陌生人的偶遇,有的还以其隐喻意义有深化情节的内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这些“路”上的人生,体现出的是小说人物痛苦、愚昧、麻木、冷漠的生存状态,具有深远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表层结构看,“死亡──新生”是洪水神话的共有结构式;洪水情节与造人情节加入神话结构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使得它们在故事结构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深层结构看,洪水情节与造人情节在“死亡”这一点上有着互相转换的基础,特别是“无母”故事等材料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可得出“洪水造人”神话存在着一个潜在的主题:死亡。作为深层结构的一个展开,“多子”这方面的材料有进一步挖掘的必要,这类神话还具有反映原始人迁徙经历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三复情节”是杜贵晨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提出的理论概念,“三复情节”在《红楼梦》中有多方面新鲜别致的运用,不仅发展了传统“三复情节”的叙事技巧,更增强了《红楼梦》的艺术魅力。《红楼梦》“三复情节”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三复情节”是以全民族的眼睛去观察”而得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当代理论。  相似文献   

10.
“突转”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戏剧创作的一条重要的创作技法。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的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必须要有“突转”。而“突转”就是指剧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转折,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情势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包括“由顺境至逆境,或由逆境至顺境”。作为一种创作技法,“突转”不仅适用于戏剧创作,而且对小说创作也同样适用。因为小说作为叙事文学,同样讲究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可以说在注重情节安排、讲求情节效应的传统小说中,“突转”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一、“突转”是情节形成高潮的重要一环,没有“突转”这一环节,高潮无法形成。很多小说的情节“突转”之处便是情节的高潮所在。高潮是情节发展过程中最扣人心弦、最具有震撼力的阶段,它往往由这样一些“突转”因素促成:事件的突然转折、人物命运的突然改变、人物心理的巨变、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人物活动场景的突然切换等等。如果缺乏上述的种种“突转“,小说便难成为小说。以契诃夫的《胖子与瘦子》为例。在火车站,两个自幼相好的老友胖子和瘦子不期而遇。二人互相辨认之后便各自讲述了别后几十年来自己的生活境况,主要以瘦子的讲述为主。瘦子非常兴奋地向胖子介绍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胖子也愉快...  相似文献   

11.
故意犯罪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犯罪预备并非起始,犯罪往往开始于犯意形成以后,正确地理解犯意表示和阴谋,有助于我们认定犯罪预备。鉴于犯意表示和阴谋存在诸多差异,我国司法制度中应确立阴谋犯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写意"一词常被用来探讨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但主要集中于对表演形态的探讨,罕有涉及剧作的情节和结构。胡莲玉先生曾撰文从总体上探讨元杂剧情节结构的写意性,但没具体阐述某个剧作家。关汉卿是元杂剧的重要代表,系统地阐述其剧作情节的写意性显得必要。文章从主观评价的直接介入、生活形态的简单化或复杂化和史实改造、奇迹性情节的描写、颇具特色的清官设置四个方面来分析其情节处理的写意性,并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AutoCAD的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等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重点阐述了在模型空间中打印输出方法以及相关比例的设置,并对各种出图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廊桥遗梦》作品情节的解读及作者创作动因的研究,重点从文字、情感、情节三方面探讨其表现方式所产生的美感根源:文字表达的诗歌意象美学特征、作品所蕴含的流浪情结和悲剧意识生发的唯美感受、以及缺憾美的情节设计所带来的反面审美快感。在此基础上,肯定了文学作品所采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读者所获得的审美愉悦之间的重要关系。对于其他文学作品的表现方式之于读者的影响,也具有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AutoCAD的图纸空间、浮动视口等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重点阐述了在图纸空间中打印输出的方法以及相关比例的设置,总结出一种图纸空间打印输出图纸的新方法,简化了图纸空间打印输出的步骤.  相似文献   

16.
元代杂剧对《史记》写人文学的继承表现在:剧情同史实大致相近,选取片断演义剧情,选取多个篇目揉合为一个完整剧情,作者旨在“藉人以明史”,因而司马迁在描写重大历史事件时,总是着力刻画人物性格,元剧作者正是继承了《史记》的这种笔法。  相似文献   

17.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的重要故事情节。作者对这一情节中的战争描写不是采用一般小说中临阵对敌、兵来将挡的写法,而是通过政治智斗、外交智斗、军事智斗的艺术描写手法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8.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潜在的内部情感与音响、剧情、演员演技等相结合使观众对影片中的音乐与音乐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电影《云水谣》为例,阐述音乐对电影故事情节的渲染,让观众在看这部影片时更深刻的理解不同音乐对剧情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等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游走"式情节是小说展开情节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以"游走"情节作为主体的小说文本中,把人物纳入游走情节,就是将其置入境遇的考验,而且是逆境效应,在矛盾冲突中或加强、或丰富、或改变,每换一次游走境遇,即换一次考验,并可使次要人物得到生动表现,塑造出生动的形象群。  相似文献   

20.
浅谈偶然性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节是叙事类学的要素之,情节的曲折性、生动性、丰富性是艺术魅力的源泉,而作品中出人意料的偶然性的运用,在情节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