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废资产的处置是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这些报废资产该如何管理,如何进行处置,是摆在资产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该文结合高校报废资产处置管理工作的特点,对高校报废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对报废资产的管理实践,阐述规范报废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如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规范处置程序、分类管理等,使报废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2.
高校仪器设备报废处置处理工作是仪器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资产管理各项审计评估的重要指标。设备报废原因除更新换代、自然折旧等客观因素外,还可能存在管理不善、使用效率过低等主观因素。按照流程分析了仪器设备处置处理的各个节点,从技术鉴定论证、调剂调拨平台公示,到报废再利用平台公示等环节;结合吉林大学拓展性工作经验,多渠道、多维度开展设备再利用工作。通过维修配件、拆装教学、社会实践、校史展览、合作办学和建立开放实验室等多种手段,物尽其用,全方位提高设备资产的生命周期和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在京的部分部属高校实验室和国有资产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管理机构、工作内容及工作状况等。在被调研的高校中,已设置资产管理类部门的高校多于设有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的高校;理工类院校的实验技术人员数量、仪器设备资产明显高于文科类的院校;对大额设备委托招标是仪器设备采购中通行的方式;各高校普遍采用固定资产实时建账的方式;拟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置以公开竞价处置的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仪器设备报废处置中存在未设置专职管理岗、设备账目清理困难、报废处理周期过长、重购置轻管理等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以推动资产报废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加速固定资产的循环流通、利用,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引入监督机制,强化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回收是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重要工作.为防止报废固定资产随意处置,提出在固定资产处置过程引入监督机制,在报废固定资产的出售环节引入招标机制,并在首都医科大学的资产管理实践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根据当前高校报废淘汰设备处置及调剂工作信息化程度较弱、处置效率偏低等现状,结合高校仪器设备处置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高校报废淘汰设备处置及调剂系统。系统引入互联网思维实现了报废设备调剂、处置业务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设备处置过程的公开、透明,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高校设备(主要是实验室设备)资产报废处置问题,已成为各高校普遍深感困惑的一大难题。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发现资产处置难,主要与审批程序繁琐、现行处置标准笼统具有紧密的关联。据此,提出了简化程序,权力下移,以分类处置为主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我院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校资产管理的使用效益偏低现象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但高校资产在报废处置管理上的不规范等情况却未得到足够的认识。本文从高校资产的存在形式,流失的界定及资产现状,进行了阐述;在如何杜绝国有资产流失、高校资产管理者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中的责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报废仪器设备二次利用是高等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仪器设备报废的特点,从提高报废仪器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处置报废仪器设备的具体措施。经过本校的实践,证明了措施的有效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供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者借鉴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拥有大量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关系到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更新,高校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置量不断增加。重点探讨了高校仪器设备报废处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高校仪器设备处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应用于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了资产管理的效率,使管理流程更加规范。在基于校园网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下,介绍了仪器设备报废的操作过程,并对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置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255-258
资产处置是高校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资产管理过程中容易被轻视的环节。通过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分析与探究,对目前高校资产处置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高校资产处置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使得国有资产增长迅猛,国有资产处置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资产处置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物尽其用。针对高校资产处置管理中存在观念落后、资产处置管理机制混乱和流程繁琐等问题,并分别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规范资产处置管理的工作程序、资产处置网络化等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概括,详细阐述黑龙江大学近年来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研究和实践,提出创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在这个新模式下,建立分级授权的管理体系、资产全过程管理机制(包括形成机制、使用机制、处置机制、报废机制)、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概括,详细阐述黑龙江大学近年来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研究和实践,提出创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在这个新模式下,建立分级授权的管理体系、资产全过程管理机制(包括形成机制、使用机制、处置机制、报废机制)、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等。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高校仪器设备报废的原因,分析了仪器设备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充分利用废旧仪器设备资源、力争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仪器设备处置管理思路和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处置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佳 《黑龙江教育》2006,(7):164-166
通过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概括,详细阐述黑龙江大学近年来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研究和实践,提出创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在这个新模式下,建立分级授权的管理体系、资产全过程管理机制(包括形成机制、使用机制、处置机制、报废机制)、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等。  相似文献   

18.
加强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保全国有资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应转变观念,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资产管理机构,实施统一归口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统一资产核算口径,定期进行资产核对;及时处置报废资产,保证账实相符;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使资产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  相似文献   

19.
高校仪器设备调剂与报废管理是仪器设备管理内容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确保国有资产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并且不流失的重要手段。高校仪器设备报废主要是由于自然淘汰、技术更新、论证不严导致闲置过久、使用不当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本文结合仪器设备调剂、报废工作的实践和体会,研究分析了在报废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报废工作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提出在处理报废固定资产过程中应更多地引入监督机制。此外,文章还论述了对仪器设备调剂、报废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思考,探讨了加强报废处置管理工作的相应对策,并就报废物资如何回收处理提出了具体化、多样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薄弱首先,高校的同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学校各部门对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账目登记不完善,存在校产流失现象;其次,学校各部门肓目购置资产,不能统筹兼顾、统一调配,只是求大求新.造成重复购置,资产闲置、浪费情况增多;最后,各部门对固定资产不能及时盘点清查,报废、毁损或处置收入的固定资产没有纳入学校统一管理,造成资产账实不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