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革 《广西教育》2007,(7B):34-34
形体课是对学生进行形体艺术教育的课程,已成为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一门专业课。然而,由于不少学生在此之前没有受过较正规和系统的形体训练,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进程和质量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确实,对初学者来说,形体课是一门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课程,要掌握每个动作要领,虽有很多方法,但很难把握教学效果。本人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反馈技术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形体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形体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倪文 《现代教学》2014,(10):F0004-F0004
“多元智慧教育”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想。我校注重开展艺术教育,每周四下午开设¨陕乐活动日”,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充实拓展型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先后开设了“形体”“舞蹈”“合唱”“朗诵”“器乐”“摄影”“书法”“剪纸”“泥塑“”工艺美术”等拓展型课程,开发了“形体课”“律动舞蹈”“艺术畅想”“绿色家园”“文明伴我行”等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3.
形体课是以塑造优美形体及培养高雅气质为目的一门课程。形体课的内容涉及体操、舞蹈、音乐等,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具有其它艺术形式难以达到的综合美的艺术表现力。形体课是对广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旅游职业学校来说,形体课在学校教育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旅游职业学校的形体课教师,通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形体艺术的特殊教育功能,发挥其行为、才智、意志方面的潜在教育作用,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对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形…  相似文献   

4.
艺术课程是在我国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的基础上构建的一门充满生机的综合课程,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体系都发生了改变,它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为创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在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中,要着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宽艺术教育的视野,使学生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上级考评我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多年以前的一份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不禁让我回忆起一段难忘的经历,那是1998年我的校本《合唱》课程被学生“炒了鱿鱼”。一晃七年过去了,我和校本《合唱》课经历了许多值得回味和思考的往事。我深深地体会到,正是由于这段经历,使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原先的“应赛”教学转到了现在的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的教育观念上。我担任校本《合唱》课教学始于1997年,当时我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和众多教师一样,认为它等同于选修课或活动课,只是名称比较特别,因此并没有引起我的特别…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我们仲恺农学院为强化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就高校艺术教育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艺术教育教学实践的探讨表明,加强艺术教育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艺术教育课效果的重要途径。其理论依据就是实践是强化理论观点的主要途径,实践依据则是学生成才的实际需要。一、加强艺术教育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1.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统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艺术教学也不例外。在正式接受大学教育之前,大学生已通过中学课程的学习,具备了与人文艺术相关的知识背景和最初体验。进大学后,通过一些艺术课程的…  相似文献   

7.
王革 《广西教育》2008,(9):50-51
形体课是对学生进行形体艺术教育的课程,现已成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当今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中职生形体课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影响形体课教学质量的因素,本文就如何调动中职生学习形体课的兴趣,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形体课的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有益地尝试。  相似文献   

8.
史航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0):78-79,91
艺术指导课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应用于声乐、器乐、舞蹈、影视表演等多种专业中,是一门学生自身专业技能辅导课程,是提升学生专业技巧与实践能力的实用性的学科课程。该课程教学应从高职院校艺术指导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思考怎样在艺术指导课上通过良好的教学效应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技能提升。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艺术指导课程要进行有效教学环节设计,明确教学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参与,注重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指通过各种美的事物,进行审美化教学。它有助于实现对学生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所以,在小学艺术课程建设活动开展期间,应注重把美育教育渗透其中,由此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和形式,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美育体验空间,让他们的审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首先分析了小学艺术课程建设现状;然后阐述了小学艺术课程的改革路径,旨在实现美育教育向艺术课程的良好渗透。  相似文献   

10.
张婧 《文教资料》2010,(12):183-185
舞蹈形体课是各大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学习音乐表演的学生来说,进行舞蹈形体训练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但从当前舞蹈形体课的教学情况来看,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都比较程式化和单一,没有注重舞蹈对于音乐表演的实效性和在艺术实践上的运用,也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两方面分析舞蹈形体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张科杰 《职教通讯》2012,(27):21-23
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课程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静态化是影响当前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活动课程突出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地位和价值。以活动课程理论为基础,改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课程开发的学生化和课程教学的活动化,是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正确处理好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几个关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管理、创新办学模式、发展特色项目等途径,构建科学的艺术教学体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校女生形体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体课已成为目前高校女生广受欢迎的教育课程,多年来,由于受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师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高校形体课教学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课程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笔者在简单阐述和分析了形体课教学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芭蕾基础训练列入形体教学课主要教学内容,更加注重训练中音乐的选配,注重形体课中美的训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现状,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为一个"金字塔式"教育模式,即:基础理论课程+艺术拓展课程+地方特色课程+艺术实践课程。此结构充实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体现出艺术课程框架的互补性与协调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艺术课程可以说是一门崭新而又特殊的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可以供我们继承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经验不多,更多的还需要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尝试、反思。《艺术课程标准》在试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以后,我们在听研讨课,以及与艺术教育第一线的教研员和教师的多次访谈中发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学中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我国的艺术教育本身基础薄弱,尤其是乡镇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存在很大的弊端,教育要从基础做起,没有好的基础就不会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倩 《上海教育》2013,(21):35-35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是"通过艺术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艺术综合课程、艺术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学校艺术综合课程发展与建设的新模式、新规律,近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艺术课程与教学高峰论坛"。"我们在已有音乐、美术课程之后,为什么还要开设艺术课程?艺术课程到底是什么,其特征如何?"论坛一开始,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教育部主任张荫  相似文献   

18.
形体课作为美育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形体艺术教育的课程。经研究适合文史、理工各类专业学习的艺术类课程。在高等院校普及开设形体课,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也是健全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发展事业的需要。通过对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形体课中的现状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形体艺术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强形体艺术训练场所的建设,在科学设置艺术教育体系上创新形式,举办多形式的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20.
文章是以将人文思想教育与应用CMDN-定位法舞谱语言进行教学的小学形体课有机结合,进一步改变单一型的形体课程结构,使学生在有主题的综合形体课中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