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介绍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含义、特征及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作用,并结合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完善各项机制建设、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2.
遵循国家教育部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精神,结合阜阳师范学院对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从如何明确理解和认识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功能,如何配置课外科技活动的要素,以及实施的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推进大学生成才的主要渠道,也是符合高校素质教育要求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刘艳 《广西教育》2011,(18):58-59,77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形式,本文分析了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针对工科学生特点,提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工科大学生中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从我校及全国各高校近些年大力开展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中发现: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活动既是进行创新教育,又是快速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高校重视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塑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视角,探析福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模式,提出从意识层面、制度层面和活动层面完善福建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模式,深化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强调创新教育的今天,高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多年学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讨论了大学生组织和开展科技文化活动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并从营造氛围、向课内延伸、完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健康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教育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经和有效方式,在强调创新教育的今天,高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要以建设“创新型高校”为目标,弘扬大爱精神、建设大爱文化、将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实践充实于其中,推动大学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育改革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对某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大学生群体实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进一步分析表明,与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养模式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笪春年 《考试周刊》2013,(96):146-146
本文以应用型高校为例,探讨了应用型高校如何培育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的课外创新能力,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意义、形式和注意点。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加强高校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学生第二课堂坚持创新原则、能力原则和实事求是原则为理论支点,以组织结构创新和活动内容创新为实践路径,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科竞赛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延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科技意识和团队意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在整个校园文化活动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必须要提高认识、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建立学科竞赛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外科技活动在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第二课堂活动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高职院校中却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从第二课堂活动和常规课堂教学的关系出发.分析高职院校中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如何统筹第二课堂和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构建科学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复合词构词隐喻的角度,分析了英汉复合词构词的隐喻类型,并指出了复合词构词隐喻在英语和汉语的共性和个性及其中的动因,研究发现,复合词构词隐喻不仅是一种构词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不仅表达了一种客观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主观认识;英汉复合词构词隐喻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英汉复合词隐喻机制基本相同;英汉都是名词性隐喻居多;两者的差异体现在:英语隐喻复合词基本以暗喻性为主,汉语明喻性复合词占多数;汉语的新造词多于英语,但英语的隐喻复合词比例要高;最后指出,英汉复合词构词隐喻的存在有其自身认知理据,主要体现在图形-背景理论。  相似文献   

15.
加强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英语教学深入开展的必要途径,简述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涵和加强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从优化英语教学模式、丰富英语第二课堂、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和建设宿舍英语文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课堂活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大舞台。论述如何构建基于第二课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形成学校人才培养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how colleg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fluence students’ early occupational outcomes. In particular, we examine how the type and number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s well as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fluence occupational prestige and job satisfaction. Employing the three national databases, we comp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occupational outcomes across three different cohort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college selec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U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ype of activities pursued in college is consistently important for occupational outcome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activitie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for different cohort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end to have more labour market benefits for graduates of selective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8.
课外体育锻炼在增进青少年体质方面的作用更强于体育必修课,然而,据调研,南通市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普遍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难度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健身理念;没有运动氛围,缺乏教师指导;运动场地和器材不能满足需求等方面。校方应提高认识,科学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分年级制订方案,完善监测评价机制和奖励措施,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质和量。  相似文献   

19.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chool lives of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is effect,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consider public schools in Azerbaijan and analyse the effect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y conducted a study investigating three groups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ports, fine arts and student clubs. For data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y used results of a centralised state school examination which assesses students in two subjects: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either Azerbaijani or Russian) and mathematic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som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while others show no effect. Moreover, the authors consider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 student takes part in and analyse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number in predicting student suc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