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范军 《青年记者》2012,(13):61-63
对报媒转制,我们决不能看成"形式主义",不应将其简单视为由"事业"变为"国企".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场体制性革命将报媒这一文化产业推向"市场",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舞台上赢得主动、争得地位.虽然许多报媒已经转制或正在转制,但由于思路理念、行为准则的差异而导致步调不一,或还在被动听命,或只是略微挪前"原有动作".转制理应意愿在前、制度随进、立杆见影.否则,我们就跟不上改革的步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09,(22):1-1
文化产业新一轮改革将为报业市场化进程奠定体制基础,绝大部分报媒将调整官场,职场、商场的位次,凸显报媒的“商品”属性。当报媒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许多传统的理念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报媒行业经营工作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报媒体广告经营所采取的依靠"一般诉求"和"强制诉求"拉广告的方式已经落伍,不再适  相似文献   

4.
报媒与网媒以及日益强大的电视媒体相比存在诸多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报媒发展.这是大家都希望有所突破的,笔者通过创办"新安百姓讲堂"这一品牌栏目,分析新时期下如何克服报媒劣势,打造百姓可以参与互动的品牌活动,逐步完善新的新闻报道形式--讲座报道.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使本来由于新兴媒体强势竞争而感到压力重重的"报业经营"又明显地添上"寒气"。不少报媒自去年下半年来广告经营呈滑坡状态,特别是进入新的一年以后,更是感到"冷气逼人"。业界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报业在融合发展中走过了前所未有的艰辛历程,许多地方报媒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前举步维艰.如何破除报媒困局,重塑报媒影响力,是当前报媒从业人员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多报媒并非坐而论道、坐而待毙,而是纷纷主动出击,积极应对,他们在融媒体运作尚未寻找到可以广泛推广、卓有成效的模式之时,更多地运用起互联网思维,对"内容生产"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立足于地方媒体的传统优势,整合各种资源优势,铸造品牌活动,在报业的寒冬中砥砺前行,大有所获,让人为之一振,也唤起了人们对报媒影响力重塑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胡秀兰 《新闻爱好者》2011,(12):103-104
网络、手机、户外等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将传媒带进了丰富快捷的"多媒体"时代,这对于传统的报业经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保持报纸的广告份额,给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报媒纷纷将原来简单的"推销战略"转变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整合营销战略"。整合营销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和理念为企业营销创下了佳绩,而报媒以其天然的优势在其中频频以核心力量引领全局,无不彰显着主流媒体的大气与魅力,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报纸在新时代传媒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从以报养网,报网融合,到以网养报,这必将是报媒网的发展之路.报媒与报媒网越早融合,报媒在发展中就越少阵痛. 中国的报媒网几乎随着中国互联网起步而起步,但在发展方面,却远远落后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报媒网虽然有着诸多优势,但发展的结果却不乐观,到目前为止,尚无一家报媒网上市.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培育初期,报媒重在强化措施抢喝"头啖汤";利用WAP网站型手机报、微博增加读者黏性。在移动互联网新闻服务市场真正启动后,报媒要不失时机地加大投入,利用3G网站型手机报的优势全面改造传统的经营模式。尤其要利用手机支付,开拓发行、广告新空间;利用网站、论坛开发SNS,从而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范军 《新闻战线》2012,(9):51-52
近年来,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使报业在与新媒体竞争的步步"示弱"中雪上加霜。2012年上半年绝大部分报媒广告呈不同幅度下降,这或许预示着中国报媒广告将以当下的时间节点为"分水岭",进入  相似文献   

11.
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多样性,短短几年时间,以女性读者为目标人群的女性报媒以其独特的定位受到读者和业界的关注。女性报媒已成为我国报业市场发展的二道亮丽风景线。但随着这些媒体的不断成长壮大,竞争也在日趋加剧,虽然大部分女性报媒都知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稳脚跟,要走“特色办报、特色经营”的个性化发展之路。不过,要把这“特色经营”单纯定位在以女性消费为广告增长点上,经营起来还真有点困难。  相似文献   

12.
当下,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已是报人的自觉.报人凭借操作报媒的经验,纷纷办起网媒,操作起网络新闻.但是,面对商业网站的咄咄逼人,面对3G、云计算等技术领域的风云变幻,办网报人经常会产生"慢半拍"的焦虑,由此陷入三大困惑. 是内容为王,还是用户体验第一? 曾几何时,我们把内容为王作为操作报媒的法则.而网媒呢,作为互联网技术的衍生物,万变难离其宗:用户体验第一.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14年报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报纸广告普遍下降20%以上,报纸版面数量也大幅度减少,有些报媒开始裁人减员、压缩成本、节流开支,甚至有人预言报媒将在三五年内消亡。本文从报媒生存的网络媒介新环境中,分析报媒经营的困境和原因,提出利用新信息技术开创新闻产品及广告传播的新方式和新渠道,并营运报媒现有的优质人力资源和品牌资源与网络新媒体展开竞争,以摆脱报媒经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范军 《新闻实践》2009,(11):64-65
文化产业新一轮改革将为报业市场化进程奠定体制基础。当报媒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许多传统的理念需要重新审视,加以扬弃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时俱进。根据报业现状与客观需要,笔者认为当前亟待报媒管理者和决策者扫清多个理念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地铁报媒的报纸、环境、经济的三个媒体属性出发,设想出中国地铁报媒持续发展的三重境界,即经营地铁报媒、经营地铁环境和经营地铁经济。  相似文献   

16.
翟红蕾 《当代传播》2011,(1):69-70,78
本文质疑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报业价值链研究领域存在的误区:混淆报业产业链、供应链和报媒价值链,重视报媒的经济效益而轻视社会效益,没有解决报媒价值链研究中的基础命题,研究结果大而无当等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报媒尤其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城市报媒,如何扬长避短,借以打好本土新闻牌,办好本地新闻版?威海晚报经过几年间的办报实践,摸索出这样一条路子:以丰富多彩的报媒活动来牵引社会新闻,进而与读者互动,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动,以此带动新闻报道,最终让报纸版面"动"起来,让数量较多的本地新闻版面切实"立"起来.  相似文献   

18.
肖雅 《传媒》2017,(2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受众的阅读习惯,将受众向用户转变,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游戏规则".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传统报业的广告量呈现"断崖式"下滑,报媒休刊的不在少数.那么,报媒如何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如何更好地融合发展?这是传统媒体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实践的研究,探讨了传统报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为传统报业的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章宏法  胡波 《新闻实践》2006,(12):27-28
今年3月,由《新女报》社发起承办,以“创新·超越”为主题的“中国女性报媒联谊会第一次会议”在重庆举行,这是国内首次以“女性报媒”为参会主体举办的全国性会议。《中国妇女报》、《新女报》、《今日女报》、《现代女报》、《都市女报》、《时尚女报》、《当代女报》共7家女性报媒  相似文献   

20.
业界动向     
五媒合一"台湾醒报"在台北创刊当前,台湾纸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不过一份"五媒合一"的媒体"台湾醒报"选在台湾"记者节"之日,于台北创刊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