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将含铬废液浓缩后,在弱碱性条件下将沉淀过滤。沉淀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溶解氧化后再次过滤除出沉淀,两次 滤液合并。用稀硫酸调节到PH=2,蒸发水并冷却到室温结晶,再经重结晶提纯得到产品重铬酸钾,经分析,产品纯度达96% 以上。  相似文献   

2.
化学实验中含铬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铬废液浓缩后,在弱碱性条件下将沉淀过滤。沉淀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溶解氧化后再次过滤除出沉淀,两次滤液合并。用稀硫酸调节到pH=2,蒸发水并冷却到室温结晶,再经重结晶提纯得到产品重铬酸钾,经分析,产品纯度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3.
林玩花 《广东教育》2006,(7):119-122
1.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措施。 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液漏斗、容量瓶、酒精灯、量筒等)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溶解、灼烧、分离(包括过滤、蒸发、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蒸馏、萃取、分液)、溶液的配制。 4.常见物质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正在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科目的考试说明中,对于化学实验基础要求学生"了解过滤、结晶、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对于这部分基础实验及操作的内容,除了在单项选择题中考查,更多地出现在19题实验综合题中.结合近几年高考以及模考中19题对基本操作的考查,笔者认为可以沿着"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这条线索展开复习.(2011江苏卷)19.高氯酸铵  相似文献   

5.
溶液蒸干后得到什么呢?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有难度且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在物质提纯的操作中,学生容易将溶液蒸干与溶液浓缩混为一谈。溶液蒸干问题不仅出现在学生的日常作业和检测题目中,而且在历年高考题中也有考查,如,2019年江苏卷化学第5道选择题C选项、2017年天津卷化学第4道选择题B选项、2014年福建卷化学第3题选择题B选项,考查的均是溶液蒸干问题,因此,该知识点在中学化学知识的传授中不可忽略。其考查方式多为问溶液蒸干产物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物理方法(1)过滤:它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不溶固体与溶液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粗盐的提纯.(2)蒸发浓缩:它是用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的一种方法.如分离食盐溶液中的NaCl.(3)结晶、重结晶: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  相似文献   

7.
混合物提纯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除杂干净,杜绝新患.具体方法又分物理法提纯与化学法提纯.物理法提纯可采用以下几种途径.1.蒸发溶剂法例如:从Na_2SO_4溶液中分离出Na_2SO_4.方法:将Na_2SO_4溶液蒸发除掉水分.2.过滤法例如:除去CaCO_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_2CO_3.方法:用蒸馏水将混合物充分溶解、过滤.便得到较纯净的CaCO_3固体.3.结晶法例如:除去NaNO_3中混有的少量NaCI.  相似文献   

8.
孔德靖 《高中数理化》2022,(11):118-121
化学综合实验题凸显学科特色,是高考试卷中的必考内容.纵观近3年高考全国卷的8套化学试题,1次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次考查了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系统探究,6次考查了物质制备,其中2次为有机化合物的制备,4次为无机物的制备,由此可见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题的重要地位.基于全国卷高考真题,了解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题的常见考查...  相似文献   

9.
·实验预习·1.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和托盘天平的使用.2.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3.在滤波蒸发时,什么时候停止加热,为什么?4.怎样从粗盐里分离出不溶性固体杂质?又怎样从食盐水再制得食盐晶体?·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和材料:_实验记录和分析 ·典型实验题例析·例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分析 该题以图示的形式、以判断的方式考查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只要平时接操作步骤规范操作,不难解答此类题.蒸发皿用于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加热后表面温度很高,移开热蒸发皿必须使用…  相似文献   

10.
知识基础:2002年4月中国化学会修订的《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大纲》就奥赛实验提出了下列基本要求:有机制备与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电子天平。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包括抽滤)、洗涤、蒸发浓缩、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实验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废弃物处置。仪器洗涤和干燥。  相似文献   

11.
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其中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解决遗传问题的基础。在高考题中一方面是单独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与其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结合进行考查,有些题目还会进一步结合伴性遗传进行考查。如:2013年新课标Ⅰ卷第6题、第31题,新课标Ⅱ卷32题,2013年海南卷第16题,2014上海卷第14题,2014天津卷第9题,2014浙江卷32题,2014福建卷28题等。  相似文献   

12.
硫酸亚铁铵[FeSO_4·(NH_4)_2SO_4·6H_2O]莫尔盐的制备,是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必做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复盐的制备原理,练习水浴加热、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及倾析,常压、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大部分同学基本上能达到大纲要求。但个别同学由于实验基础差,对温度、酸度控制的不够严,因而,实验中出现了反常现象。例如:  相似文献   

13.
物质的提纯问题就是除杂问题,指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以提高纯度的实验操作过程,要与物质的分离区分开,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开来的实验操作过程.因此,可把分离看作是提纯方法的延伸.提纯和分离是根据物质之间性质的差异来处理,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纸上层析、结晶等.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 ,特别注重了考生能力、素质和深造潜能的考查 ,比过去的试题更加灵活、科学 .考生在解题过程中 ,普遍感到入手有门 ,各层次的考生都可充分发挥 .1 试题特点今年的数学试题能全面考查高中数学基础 ,减少了繁杂的计算 ,着重考查本学科中的重点内容 .如试题中的文科第 1题、文理科第 4题、第 5题、文科第 8题 ,就考查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理科第 19题、文科第 2 0题、文理科第 17题、第 2 1题 ,考查了函数的最值、图像、解析式、定义域等 ,函数成为试题的主体 .试题结合基础知识考查了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考查数…  相似文献   

15.
白春  杨君 《物理教师》2010,31(11):56-56
近几年北京自主命题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考试说明中要求的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适宜,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题,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例如2010年高考北京理综第24题与2009年的第24题基本考查思想一样,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力学中的动量问题,第一问比较简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但是第二问就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在于找规律,写出通式,应用归纳法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得出结论.这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1物理方法(1)过滤:它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不溶固体与溶液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粗盐的提纯.(2)蒸发浓缩:它是用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的一种方法.如分离食盐溶液中的NaCl.(3)结晶、重结晶: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的性质来分离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如NaCl和KNO3混合物的分离.重结晶实际上是反  相似文献   

17.
知识梳理1.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措施。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液漏斗、容量瓶、酒精灯、量筒等)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溶解、灼烧、分离(包括过滤、蒸发、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蒸馏、萃取、分液)、溶液的配制。4.常见物质的鉴别。5.化学实验的记录  相似文献   

18.
一、从制氢气废液中制取ZnSO4·7H2O或无水ZnCl2 实验用品:制氢气废液、锌粒、浓盐酸、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操作过程:把锌粒加入废液中,放置过夜后进行过滤,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如果是硫酸锌废液,将滤液蒸发至液面开始有结晶出现时,冷却,可制得ZnSO4·7H2O。如果是氯化锌废液,在蒸发皿中蒸发结晶至糊状时,再加入少量浓盐酸,蒸发至干,可得到无水ZnCl2。  相似文献   

19.
严华银 《新高考》2004,(3):10-11
语言知识这部分内容,高考主要放在第Ⅰ卷的第一部分。一般情况,这部分计6题18分。它涉及的主要考查内容有:字音认读、错别字判定、词语选择、成语使用、语病诊断等。其中,语病是考查的重点,以2003年全国卷为例,第4题“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第5题“没有语病的一句”,第6题“语意明确的一句”,都属于这一范畴。这表明了命题者在语言知识部分考查能力的倾向,我们应在复习的最后阶段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这是2010年江苏高考卷试题第18题: 分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求简单曲线的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