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物质形态,能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和时代思潮。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服饰是人物复杂性格的反映,从中可一窥作者对于人物的情感态度。在《金瓶梅词话》中,作家通过描写李瓶儿的服饰,展示了李瓶儿富贵丰厚的家底,不同时期的不同服饰,表现了人物趋利避害的性格。  相似文献   

2.
服饰打扮 ,从生理、心理需要而言具有实用性 ,而从美学意义上看 ,具有强烈的时代审美特征 ,而审美的焦点则在于它的色彩和色彩的搭配上。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服饰色彩心理、情感和色彩的象征意义 ,即使是同一民族 ,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职业和不同文化素养 ,对服饰色彩搭配也有不同的追求。服饰的色彩与搭配已成为一种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各地区的彝族服饰大体相同。但是因环境、气候的不同而使各地区的服饰又有细微的差别。例如四川彝族的服饰就形成了大、中、小裤脚三种,其中什乍地区属中裤脚,甘孜州彝族的服饰大致可归入中裤脚这一范围。但是由于受到甘孜州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民族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又呈现出一定的地区特点。例如明显的头饰区别、牦牛毛纺织品等这些服饰都充分体现了甘孜洲彝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许伟 《考试周刊》2015,(22):27-29
服饰作为思想的符号在其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成为一种历史记载工具,无论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抑或西方发达国家,都有其特定的服饰制度,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演变不断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先秦、明代服饰制度及地中海一带的西方国家在上中古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制度进行描述和对比,进而探索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服饰必然面对外来文化的碰撞.传统是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传统文化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当代少数民族服饰在发展中形成由标志性服饰、实用性服饰和展演性服饰构成的服饰体系.  相似文献   

6.
藏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中一颗耀眼的奇葩,在新的时代,如何让藏族服饰重放异彩,走出传一条既有民族化和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呢?本文首先从传统藏族服饰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藏族服饰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及在新时代所遭遇的尴尬,探索藏族服饰的民族化与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杨婷 《华章》2013,(20)
关于唐宋妇女的文献资料比较丰富,很多专家学者们对饰唐宋妇女服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比。风格迥异的唐宋妇女服饰,是两个时代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本文从理学思想的角度,简单的分析和对比唐宋妇女服饰之间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每一种服饰的产生都附着着一个时代特有气息。相对于成人而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加上热衷于张扬个性,中小学生用服饰更直截了当地表达着他们的想法和心情。回想一下不难发现,现在的在校中学生——生于80年代后期一族,已有了属于自己的服饰时代,不长不短的八年,服饰潮流的演变足以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人成长的脉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我国秦汉时代的服饰与服饰制度的演变分析出发,不仅揭示了秦汉时期服饰及其服饰制度的特点,更剖析了秦汉时代社会思想文化与服饰文化的相互烘托、相互支持、相互印证作用,并阐明了秦汉时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我国秦汉时代的服饰与服饰制度的演变分析出发,不仅揭示了秦汉时期服饰及其服饰制度的特点,更剖析了秦汉时代社会思想文化与服饰文化的相互烘托、相互支持、相互印证作用,并阐明了秦汉时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服饰是获取过去的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服饰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年龄、性别、阶层,并通常可以透露他们的出身、工作甚至政治立场。服装这个词不光指衣服,还包括发型、首饰、化妆等所有展示自己的因素。服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人们的感情,例如,一件扯开纽扣的衬衫,对于一个不常那样穿着的人来说,表明他很生气。衣着鲜亮的人通常比较大胆,语出惊人。回顾不同时代的服饰风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的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越南北方京族传统服饰谈到越南北方的传统服饰,就要谈到早在各雄王时代就已同北方这块古老的土地维系在一起的各原始民族的服饰。而在这些服饰中,最臻于完善和最富于典型的则要数历史上曾成为许多封建朝代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京北一河内一带的京族人的传统服饰了。京北一河内一带的京族人,无论生活在京城都会,还是偏僻的乡材,从立国时代起,到明命皇帝下诏书“禁穿裙子”之日,那里的妇女,一直都穿着古式的裙子,并且引以为自豪。十七世纪中期,黎玄宗皇帝颁布诏书,明令“禁穿裤子”,以阻止“外来”裤子对古式裙子的排挤。但是…  相似文献   

13.
服饰,衣着穿戴的总称,主要指人的衣帽,也包括佩戴装饰品、随身使用之物。服饰的作用不仅仅是遮身蔽体、御寒挡风,也不止于打扮美观,在历史长河中——特别在近代文明时期,它附着于一定的时代、一定的人物,是时代与灵性的反映。一位学者曾明白地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特征,都是通过一定款式的服饰,体现在这个时代的人身上的。语文教材中的一些颇具特色的服饰描写,无不衣中见人,饰中传神,折射出奇异的时代灵光,叠印出鲜明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4.
云想衣裳     
在诸多的身体文化行业中,有必要把时装拎出来谈谈。如果夸张一点说,服饰可以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在生物界,只有人类是用其他材料来遮掩和包裹自己躯体的。同所有人工物品一样,服饰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是一个重要的符号系统。服饰也是一种“语言”,显示了不同时代、地区、民族、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的文化意义。在等级社会里,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其服饰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乱穿,否则便坏了规矩,乱了纲常。比如中国的古代官服从其款式与色彩上一眼就可以看出官阶的高低。它与平民的服饰绝对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所以才…  相似文献   

15.
唐代服饰堪称设计史上的一朵奇葩,在服饰制度上因袭了隋朝传统,在服饰文化上呈现为"中西交融",在服饰形式上表现为"衣带渐宽",凸显出一种"变"与"不变"的精神气度,一个侧面见证和诠释了雍容典丽的大唐文明。唐代服饰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想,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选择,对后世服饰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概述所谓服饰,据《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就是:衣着和装饰。而所谓服饰文化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服饰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民族的文化现象。以中国为例,如果把各个朝代的服饰陈列起来,可谓洋洋大观,令人眼花缭乱,却能鲜明地表现出各个时代的特点。同样,56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特定的民族服饰。在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服饰,对不同的人,也都有不同的规定,细察一下,也许还有一个传说,一个故事,一个历史事件,让人追溯到历史文化的渊源。狭义的服饰文化则是指因地域、社区,家庭和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的独特的服饰文化现象。仍以中国而论,同一个汉族,因地域差异,黄河以北的北方人与南方广东人的服饰就有很大差别。同样的,同一个社会,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由于种种原因,在服饰趋向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从文化视野看,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如此绚丽多姿,无疑是包涵了服饰在内的文化现象所共同积淀和创造的。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近代女性服饰的变迁看女性意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饰是思想的形象,它记载了时代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意识的颤动。在中国近代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女性服饰发生了深刻的变迁,透过女性服饰的变迁我们可以解读出近代女性意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类,服饰积极参与到电影文本叙事和情节推动之中.折射出电影整体基调的情境下,服饰反映并承载了人物不同状态下的人生选择和变化,服饰的变换展现出人物"成长"过程.初期尚未成功的草莽时代,人物服装往往简朴,对时尚一无所知也不在乎,整个世界是简单的.自我审视阶段的人物服饰逐步改变,趋向时尚.崛起之后成为精英人士,服饰特点是精致时尚,传递出自信,展现出人物形象的深度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不少人都只会注意这一季流行什么服饰或颜色,而往往会忽略了鞋子。其实,你绝对不可小觑鞋子的魅力,因为脚上所穿的鞋子很能反映你的“属性”:你是属于潮流族还是正统老套之人。当然穿鞋也要配合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服饰需要,但是如果要选择一双可以在一年四季都能穿并且容易搭配的鞋子,那就非波鞋莫属了。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衰微,玄学盛行,社会风气大为开放,受其影响,这一时期的女性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特色。《搜神记》中女性大胆追求真爱,自由穿戴服饰,勇于抗争。《世说新语》中女性追求美,崇尚夫妻平等,风雅又睿智。二者的区别在于虚构与写实,但是却都彰显了魏晋时代女性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