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中国地市报人》2007,(8):24-25
3月5日,《嘉兴日报》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和评论专版,引起了广大读者和网民的关注。为了让“嘉兴评论”真正成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宇,嘉兴日报社副总编辑杨自强在嘉兴在线新闻网站的“嘉宾访谈”中,就进一步搞好“嘉兴评论”这个话题,与网民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互动交流。下面就是这次访谈的内容摘要。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评论是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和评议。“作为报纸,新闻是主体,但是作为舆论导向的功能,评论与理论起关键作用,旗帜作用。”(《新闻战线》1990年第6期《做好党报理论宣传工作的几点认识》)评论,在报纸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人说:“不会写评论的编辑不能算是好编辑,不会写评论的记者不能算是好记者。”同样,不善于编发评论的报纸不能算是好报纸。然而,纵览众报,人们不难发现评论却是新闻宣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评论不是偏少,就是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或是“众口一腔”而雷同。重新闻、轻评论,“瘸子”走路失衡,“哑巴”办报无声,是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按理说,我们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好形势,深入民心的好政策,层出不穷的新事物,评论的选题范围极为广阔,思想素材多姿多彩。办报人完全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对现实生活纵横捭阖地去分析和评  相似文献   

3.
文章带“电”是广播电视报的优良传统,它包含着两方面含义:一是尽可能详尽地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剧情预告,二是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影视圈台前幕后的新闻及影视评论。在各类报刊都有影视方面报道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报尤其要在“电”上做足文章。前者是报纸赖以生存的主要内容,广电报编辑有责任、有耐心勤鲍三台,收集剧情资料,热情地宣传三台节目,更好地为读者起到“声屏指南”的作用;后者作为节目预  相似文献   

4.
赵辉 《青年记者》2020,(11):50-51
报纸舆论导向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评论的导向上;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种喉舌作用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方式是评论.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好评论是报纸吸引读者的“卖点”,特色评论专栏更是报纸安身立命的“利器”.如何让评论的旗帜树起来、影响大起来?本文将从提升评论的价值、品质和表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个专栏有影响力不容易,有持久的影响力就更难。要善于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平衡,把准尺度。“变”,是潮流,是趋势,是适应新形势对党报评论专栏的必然要求。所谓“变”,也就是要改革、要创新。“不变”,是指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党报评论权威可信的优势不能变,编辑工作的精品意识不能变。在变化中规避劣势,在不变中发扬优势,专栏才能常办常新,保持持久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是报纸的精髓,更是党报的“拳头产品”。最近一段时期,辽宁日报着力强化评论在主旋律宣传方面的引导功能,在“封底”版开设言论专栏《关东时评》。这个专栏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每天发表一篇针对性很强的言论,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品味辽宁日报的《关东时评》,特点有三:  相似文献   

7.
梁苏国 《青年记者》2003,(12):22-22
广播电视报的专业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与广播影视有关的信息、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拍摄动态、节目预告、内容介绍、圈内人物、视听评论、台前幕后等。这是广电报的根。除此之外,广电报设置的其它家庭、社会、生活服务类和对象性以及文学性版面(栏  相似文献   

8.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和百种署名评论,在全国读者心目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分量。人民日报负责撰写和编辑这些评论的评论部,近年来,更令新闻界同行刮目相看,主任于宁和副主任李德民先后抱回了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1995年,由这个部编辑的《今日谈》和《人民论坛》两个专栏同时被中宣部评为首都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  相似文献   

9.
读者喜闻乐见的专栏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论、评论员文章大多由专职评论编辑撰写,而专栏评论则大多采用读者来稿。从某种意义上说,专栏评论拥有大量作者和读者,堪称“群言堂”,最为群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0.
广电报的采编工作与其它报纸比较起来,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结合广电报自身的特色,办报宗旨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我们总结了在广电报采编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加强的几个环节。一、敏神要进一步提高广电报采编工作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对于任何新闻媒体的采编工作者都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广电报作为周报,时效性相对差一些,更应该强调采编艺术,注意抢独家、挖深度、换角度,使采编的稿子更有新意、有份量与可读性。广电报的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广播、影视的播映时间决定的,广电报要取得好的时效性,不只在于抢发稿,而在选准广播、…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是城市党媒的一面旗帜,是弘扬主流声音、传播正确价值导向的重要武器。多年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苏报集团)始终把新闻评论放在突出位置,下足功夫。不仅在《苏州日报》头版适时配发社论以及评论员文章,而且在第二版开设了“新苏时评”专栏,还在每周二至周五固定推出4个“时评”专版。再加上“引力播”客户端“时评眼”、微信公众号“苏州圆桌”“思想+”理论月刊等,组成了一个放大好声音、传播正能量的新闻评论矩阵,让新闻更有分量。  相似文献   

12.
《前卫论坛》是在济南军区《前卫报》一版固定的一个言论专栏,至今已存在十几个年头,可以称得上是报纸的“旗帜”和“脸面”。该栏目主要刊发配合国内外、军内外形势指导部队经常性工作的言论,兼有一定的政论性和时评性。在报社几茬同志的精心经营和广大读者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前卫论坛》专栏在济南军区部队上下和军队新闻界有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在近年来的全军和山东省好新闻评比中,该栏目刊发的稿件多次获奖。下面,就军区党委机关报如何经营好言论专栏,精心打造报纸的“旗帜”,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报(以下简称广电报)是中国报业之中后起之秀,对她的正确定位,已成为这类报纸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那么广电报如何定位呢? 一、广电报定位与广电报的属性广电报的属性是广电报定位的基础。从广播电视的属性看,广电报是广播电视的补充、发展和延伸,以刊载广播电视节目为主,因此,她首先“姓电”。在编辑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日评”,是新开辟的一个专栏。本刊是中国企业报协会会刊,为了搭建协会与会员间的桥梁,沟通协会与会员之间的信息,本刊邀请中国企业报协会有关同志,对企业报目前存在的问题、倾向以及好的做法、经验、撰写评论文章,每月发表一篇,供企业报的领导和编辑记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在这个“信息海量”和“观点爆炸”的时代,新闻评论较之其他新闻报道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爱读,因为通过阅读评论可以迅捷地了解新闻、捕捉信息,给人以启迪。群众也爱参与,因为通过新闻评论可以对社会生活发表见解、提升参与感。为此,越来越多的地方党报开设了时评专栏。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广播影视各项工作,既是我国广播影视的性质和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广播影视宣传工作、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期特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专栏,黄勇、郭宝新、叶飞三位作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都说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那么就应该每天在报纸这块阵地上飘扬,而且不同的报纸,作为旗帜的评论,也应是各具特色的。可是,我们现在的报纸,给人的一个突出印象,便是言论的短缺和模式化。笔者对全国30个省市区,特区和中央的40家报纸两个月的专栏言论发稿情况,作了初步的调查。就说短缺的问题吧,如果从每天都应有专栏言论作为本报的旗帜出现的要求看,能够真正保证做到或  相似文献   

18.
王泽成 《视听界》2001,(5):27-28
城市广电报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实现跨跃式的发展,必须在强化城市广电报的个性特色上狠下功夫。个性之一:以开放的思维强化报纸的复合性。城市广电报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其基本框架依然没有大的改变,广播电视节目的介绍、预告仍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究其原因,一是片面强调了“带电作业”;二是片面强调了报纸的行业性;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广电报的行业性与广电部门的机关报等同起来;四是广告创收及上交任务过重。这些都致使城市  相似文献   

19.
评论,历来被看作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态度非常鲜明.任何一张报纸都离不开评论这一有力的直传形式,它可以把众多志同道合者集聚于这面旗帜之下,从而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但如何把它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却是颇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翻开报纸,各式各样的评论俯拾即是.广播电视报属文化生活类报纸,这就决定了其评论专栏的风格无需同一些大报那样“正襟危坐”、“高谈阔论”,当然也不能同某些流于世俗的生活小报那样思想肤浅、隔靴搔痒.而是要在结合声屏的同时,努力开拓一方既适合自己报纸的特点、又独具感召力的…  相似文献   

20.
“每天帮您办好事”是一个好栏目。 它反映的都是群众衣、食、住、行,既包括物质消费也包括精神消费等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办,而又没有办好的急事难事。这些急事难事经过编辑选择、文字处理,反映到版面上,催促有关行政责任部门去尽快办,起了很好的作用。有些问题解决了,编辑又把问题解决得怎么样的结果登在这个栏目附设的一个小专栏“佳音速递”里。这个“佳音速递”栏目的出现就使“每天帮您办好事”锦上添了花,都是很得人心很受读者欢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