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灵翔 《考试周刊》2011,(28):193-194
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方式,它会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质的飞跃。二次实验法是指在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初次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重新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的一种实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反思性学习。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从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规律、实验器材、实验异同点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适时适度进行二次实验活动,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设计了学生实验“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对骨的物质构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知识知之甚少,为了更有效地准备和指导这个实验,优化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完成实验,并领会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方法。我们对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把原先的学生实验设计为探究实验,整个教学过程以实验报告单体现。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落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具有如下特点:实验探究是针对一定的“问题”所展示的活动。因此,能够发现和正确表述所要解决的与化学实验有关的问题,对增强实验探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科学探究的内容,目的是促进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科学探究实验的理解是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永田 《生物学教学》2005,30(10):48-49
初中生物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要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为促使这一目标的达成而进行的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在我县已连续进行了7年,在历次实验操作考试的组织管理日臻完善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本文拟从实验操作考试暴露的实验教学、考试组织两方面的问题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可以说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跟探究性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然而,由于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现行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实验积极性不高;“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多,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少,实验技能偏低;验证  相似文献   

7.
《西江教育论丛》2005,(3):49-50
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自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以获取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3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脱拉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是普通物理实验基本题目之一.本文介绍了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的尝试:将科学探究引入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学生实验,提出问题;小组活动,探究结果;交流评估,促进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探究咖啡因对人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教学:先由教师提出问题串引导,再让学生实验,并将实验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最后再回归到课堂,学生共经历三次由浅入深的递进式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学》进行了一次较大调整,对探究实验也做了一些创新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实验经重新设计后提高了适合度和效应。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节中的两个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