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事实的主要手段。有人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七分跑,二分想,一分写”。还有人说:“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新闻界就有“跑新闻”、“脚板新闻”的行话。“跑”,就是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如同蜜蜂飞向花丛,钻进蜜源深处一样(据生物学家考察,蜜蜂酿1公斤蜜,须在200多万朵花上采集)。深入生活,在新闻采访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初做新闻工作的记者,特别是刚从学校门出来的青年记者,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只要笔杆子硬,就能当个好记者。其结果可想而知:弯路走了不少,步子迈得不大。有没有“捷径”可走呢?我的切身体会是:“捷径”只有一条——深入生活,深入采访。我进报社5年,平均每年写稿不下120篇,其中能  相似文献   

2.
“贪大求全”恐怕是刚跨入新闻队伍者的通病,我也不例外。初写稿时,只要一提起笔,就洋洋干言,总觉得这是个典型,只写一个侧面,怕把典型给“糟踏”了,也怕上级党委和被采访者不满意。可稿子一到编辑部,不是不用,就是被删成“豆腐块”。这时,不从自身找原因,却埋怨编辑,觉得把那么多有用的材料统统给砍了,实在太可惜! 一次下部队采访时,我听说驻地一位农民,各方面都不错。一采访,材料可眞丰富:有他胆识超人,在刚出现“承包”时,就包了村办窑厂的材料;有他以厂长的魄力,经理的头脑,文明致富的材料;还有他帮助大家致富的材料。面对众多的材料,我如获至宝,认为抓到了一条大“活鱼”。于  相似文献   

3.
有的通讯员问我:怎样才能做到深入采访?采访需要把握哪些重点和要领?我根据自己的体验作以下回答:要把稿件写得充实、生动,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哪里来呢?这就要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有目标地去进行材料的收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作家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也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  相似文献   

4.
有经验的记者,往往一次采访就能获得成功,写出的稿子连连带响。我却不然,往往一次采访不能成功,有时还得来二次、三次,故且称其为吃“回头草”。 作为党的新闻战线一名新兵,我在一年来的新闻稿件采写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吃“回头草”。吃来吃去,自己也觉得败兴:为啥人家一次采访就能写成稿子,自己得三番五次采访才成。究其原因,一是在采访中没形成主题思想就收兵回营。尽管资料收集得不少,但写啥题也觉得缺胳臂少腿,往往钻在材料堆里捣腾半天,仍是手中有目,心里没纲。二是有主题思想但不知道哪些材料与主题有关。往往把与主题无关的材料收集了一大堆,有关的材料没收集起来。三是采访不深入,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满足于“材料不差多少了”,“差不多能写了”,等回到办公室写稿子时,磕磕绊绊写不下去。  相似文献   

5.
我初搞新闻报道时,抱着“万箭齐发,必有一中”的侥幸心理,只注意埋头苦写,忽视科学的采访态度和方法,到基层采访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抓到一些面上的材料,就如获至宝,常常是采访小半天,关门写两天。结果,稿子写了不少,送到报社像“泥牛入海”。一些同行看了我的稿子评论说:缺胳膊少腿,先天不足。后来,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了稿子先天不足的原因是把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搞颠倒了。于是,我改变过去轻采重写的毛病,把分时间用在采访上,掌握大第一手资料。这样,脑子里“货”,写起来也就顺手多了。如《马素花的“半个儿子”》这篇报道,我在写作…  相似文献   

6.
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事实的主要手段。有人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七分跑,二分想,一分写”。还有人说:“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新闻界就有“跑新闻”、“脚板新闻”的行话。“跑”,就是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如同蜜蜂飞向花丛,钻进蜜源深处一样(据生物学家考察,蜜蜂酿1公斤蜜,须在200多万朵花上采集)。深入生活,在新闻采访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初做新闻工作的记者,特别是刚从学校门  相似文献   

7.
要把稿件写得充实,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来自哪里呢?这就要记者、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地去进行材料的搜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这样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素材。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两千行素材垫底。”(辰浓和男:《用脚去寻找》)采访技巧,是新闻采访经验的结晶,是记者智慧地获取新闻材料的一门学问。新闻界的行话说:“七分跑(采),三分写。”采访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工…  相似文献   

8.
有的同志说:写新闻通讯,需要深入采访,留心生活。写杂文和言论性文章完全凭“灵感”、靠“功夫”,无须采访和留心生活,可以从报纸上找题目,在书本里抠材料。实践告诉我,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回顾我近几年写言论的甘与苦,有这样一条肤浅的体会:生活是我们写好言论的源泉,只有留心现实生活,才能把言论写好,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些好的新闻线索。为了不让这些线索被埋没,我就专门订了一册“报道线索登记本”,走到哪带到哪,把听到、看到的好线索及时收集登记下来,从中选择发现有典型意义的报道线索,再进行详细采访。去年底,我同新兵连一位干部聊天,他说:“一排三班长于维征‘退礼’一事在新战士中反映很好。”我记了下来,然后进行了详细采访,写了  相似文献   

10.
下连队采访,熟悉的战友总爱问,怎么见你光登些“豆腐块”,什么时候读读你的“大块头”?对此,我总是报之以笑说,不要小瞧“豆腐块”,文贵在精不在长,写好“豆腐块”也能成“大器。”其实,我也有过不把“豆腐块”放在眼里,只盯着那千字的通讯,结果半年没上一篇稿的经历。随着稿件屡见报端,就觉得写作水平提高了,该写写千字的通讯了,就不把那三五百字的“豆腐块”放在眼里,于是洋洋洒洒千言的通讯、特写不断出手。然而,寄出后却杳无音信,整整半年没上一篇稿。正在我苦闷之际,一位写作经验丰富的老新闻干事看了我的底稿说:“…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在江苏淮阴市赵集人民公社采访了一次,写了一篇题为《从实际出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通讯(见三月七日人民日报第二版)。这次采访,使我深刻地体会到:采访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用主观的“框子”硬套。过去,我总认为自己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又搞了很多年的农村采访工作,有些事情无需细问,就可以想像得到。因此,在采访的时候,常常以“想当然”的态度,用主观的“框子”,去硬套客观的材料,“框子”以外的材料,就不闻不问了。  相似文献   

12.
思考的深度     
高尔基说:“谁思考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如何理解这个“思考”呢?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的体会是:一篇稿件的质量,取决于采访,而采访的深度,又取决于思考的深度。她初当记者时,采访只知道采访材料,却不懂得采访思想观点。如果没采访到思想观点,那些生动的材料就象  相似文献   

13.
初识王志敏,是在1990年夏。那次,她来本刊编辑部送一篇稿子,只说明她是山西电视台的,正在人民大学新闻系进修,趁暑假回来,“写了篇小稿,看是否能发表”。一身朴朴素素的装束,几句简简单单的介绍,给人留下朴实无华的印象。 当我编她写的那篇《采访中的提问艺术》论文时,心中不禁一亮:文中对采访对象细致的心理分析,对采访话题准确的设计把握,颇见作者功力。 第二次见面是今年8月份,她作为山西省的推荐者之一,到省记协报送“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参评材料。依旧是那样朴素端庄,但又提来一摞沉甸甸的材料。翻看她的参评材料,令人感到惊叹:14年  相似文献   

14.
我以前写稿时,常常爱抱着“万箭齐发,必有一中”的侥幸心理,只注意埋头苦写,忽视科学的采访态度和方法,结果都出现先天不足,未采用.记得有一天,我单位有一位复退军人曾在部队两用人才中学会了理发技艺,自复员进厂后,一直到现在为干部、职工义务理发,整整坚持了二十余年.我感到这个人物有写头,便急忙成稿.写成稿件后寄给了几个报社,结果都是泥牛入海,没被录用.后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冷静地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就是把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搞颠倒了,在第一次采访时不深入不细致,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因而写出的稿件表面化,先天不足没份量.找出问题后,我改变过去轻采重写的毛病,在  相似文献   

15.
写稿二题     
绝知此事要躬行——亲知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说过: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即要用90%以上的时间采访,用不到10%的时间写作。这句话,把新闻采访的重要性、必要性讲到家了。但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人们却常常忽视这一点。记得1984年刚搞报道时,我根据一份材料改写了一篇“母亲发假电报催子回家,战士严守纪律当天归营”的稿子,投往报社后,一位编辑打电话说,问题抓得不错,但概括性的语言太多,缺乏生动感人的细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业余新闻采访13年,专职新闻采访一年来,先后在各级新闻单位发表各类新闻作品千余篇,其中20多篇作品获奖,多次被新闻单位和有关部门评为优秀通讯员。在新闻采访写作中,我有几点体会。 一、充实理论营养,提高写作水平。1986年,我开始向报刊电台投稿。可是,当118篇稿件被编辑老师退了回来时,我真傻眼了,真想停笔不写。但是,编辑老师给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鼓励信,并指出我写稿失败的原因是理论知识不足。从此,我加强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的学习。我不仅参加了中央党校本科班学习取得了本科文凭,而且还参加了《…  相似文献   

17.
初学新闻报道,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多学点“求医”术,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初我一开始写稿。就一个劲地拼命去采访,挑灯熬夜地写,第二天就火速去送稿,结果一连写了300多篇,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正当我准备“砸”笔时,一天我到城里去办事,路过一个专治疑难病的门诊部,被那长龙似的求医队伍所吸引,一个十平方米的“小不点”门诊部,为啥能吸引众多的人来这里?一位患者告诉我:“开始我的病被一家医院确诊为绝症,在我绝望时,有人劝我不要只盯住一个地方治,要多方求医。我只好多处求诊,直到我走了10多个医院,…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在新闻(消息)写作中“大而全”的产品又多起来了,实在令人担忧和头疼。尽管编辑修改时费了好大劲,可编发后读者或听众又很少买账,影响了报纸、电台的宣传质量。如果把这些“大而全”的新闻比做是满满当当的“一河水”,那么“小而专”新闻自然就算清清亮亮的“一瓢水”了。作为一名通讯员,最好是少写“一河水”新闻,多写些“一瓢水”新闻。写好“一瓢水”新闻,一要善于发现“闪光”的东西,写好一个闪光点。1984年我县农村大面积搞起商品生产。我和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在霞港乡唐辛庄采访时,看到村里商品生产一片红火,搞什么行业  相似文献   

19.
采访她已有一个多月。我迟迟不敢下笔,担心把她写得走了样子。我扪心自问:相识的时间不长,我了解她么? 文如其人。我潜下心去读她的作品。我试图从作品中认识她。于是,我把简妮在解放军报当记者两年多写的120多篇消息、通讯、专访全部读了一遍。当然不是初次读她的作品。记得1985年6月第一次看到署名简妮的报道,便被那形象别致的写法、清新流畅的语言所吸引。那是一篇报道参加“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的部队代表和长城饭店青年服务员座谈的消息,导语写道:“一只空荡荡的右袖筒,  相似文献   

20.
记者、通讯员采写新闻,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谈,并随手记在采访本上,似乎是正儿八经的采访了。有人觉得只有经过这样的“正式采访”,才能写出新闻来。其实,好多不错的新闻往往是从“非正式采访”中发现的,有些还是“正式采访”中发现不了的。从不带采访本的闲谈中发现新闻。“记者除了睡觉,都在工作”。平时不露身份,利用坐车、散步、等人的时间与人闲聊,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有一次,我路过一个乡,为了今后采访方便,请乡长把各村书记、村长的名单写给我。他写了好一会,只写出三分之二,又去找秘书帮助补充。我就问:“怎么,这些人你不知道?”他说村级班子刚调整,换了一半人。但我认为正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