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前不久,听了一年级《分类》一课,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分类方法,准备了很多的学习材料,学生动手分类的积极性也很高,可是课却上得不令人满意。笔者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发现是由于操作材料过于丰富,导致了教学的失效。由此,引起了笔者对学习材料有效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一次外出听课,听了一年级<分类>这一课,课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分类方法,准备了很多的学习材料.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分类的积极性很高,可是课却上得很失败.问题出在哪里呢?课后,笔者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
一、发现问题与思考 "新课程的课真难上啊!课堂难调控,教材难把握.""明明觉得挺好的教学设计,怎么效果就是不好呢?"同事们常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也深感其"惑".记得在上"三角形分类"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分类方法,准备了丰富的学习材料.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分类的积极性很高,可是课却上得很失败.问题出在哪里呢?课后,我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细细思之.原来问题就出在分类的材料上.由于操作材料过于丰富。导致了教学的失效.由此,引起了我对学习材料有效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苗培林 《广西教育》2012,(37):56-56
数学学习材料是教师组织教学,达成预设目标的重要载体。如何有效选择学习材料是教学预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忠于教材,有的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来选择材料。但他们在选择学习材料时却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需要的分析与把握,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拟结合《圆的认识》一课,就如何有效选择学习材料谈一  相似文献   

5.
学习材料作为学生探索活动的重要载体,影响着学生探索活动的有效性。从数学教学"引导性材料"呈现的需要出发,结合一次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比赛探讨如何选择有利于学生思维投入的学习材料,怎样正确使用学习材料,充分挖掘学习材料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有效探索,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在各级研讨活动中听“圆的周长”一课不下十余次.发现几乎该课的所有设计无非两种模式:不是在操作活动中去发现圆周率.就是通过测量计算去验证圆周率。基于对学生学情的深入了解和对圆周率这一学习材料特殊性的思考.笔者对“圆的周长”一课的核心丌值目标的定位有几点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重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所用学习材料的典型性、启发性不够;有的教师对学习材料进行了重新处理、选择,但反而不易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还有的教师尽管选择了较合适的学习材料,使用时却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有以下几点体会。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材料,但不要丢了“数学味”《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学习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  相似文献   

8.
韩硕 《地理教育》2013,(6):22-23
一、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下本节内容要求:能够列举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现代技术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实例。本节课教材内容较少,为了让学生有本可依,因此编写了学生上课使用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认识电子地图,这部分内容介绍什么是电子地图以及电子地图的分类。由于电子地图的知识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一些专业术语比较难以理解,编写"学习材料"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要让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以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材料的合理选择与有效使用。我们选用的学习材料,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思维、猜测、探索、验证和推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统计、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环节,发现数学问题,真正体验"数学地思维"。以下是本人在实际教学中,从研究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入手,提升学生数学地思维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教师精心设计、选择、提供有结构、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是有效探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科学素养的关键。本文以《传热比赛》一课为例,来研究小学科学有效探究教学中结构性学习材料的界定、选择、使用三个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珉 《广西教育》2013,(18):82-82
教师在生物高考复习课上适当使用板书,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直观地呈现、总结和归纳知识点,梳理知识脉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模型建构。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有效的生物高考复习课板书呢?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引用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生物高考复习课板书的设计。一、分类式分类式是教师在复习课上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12.
·话题的由起· 笔者一直在从事“小学数学每课一问”的课题实践研究,现课题已拓展到评课议课领域,通过调研学生的课后提问。给评课议课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看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近日笔者非常荣幸地听了当地有名的一位数学老师的课——《乘法分配律》,从课前谈话到课始的学习材料用几何直观的手段使学生明白算理.到课中不断地通过大量的例证使学生感悟规律,到最后用逐步抽象的手段让学生总结定律并进行实践运用,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外出听课,听了一年级的《认识钟表》一课,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对学习材料呈现时机的思考。教学片段:教师走进课堂,略带神秘地做了个安静的手势,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听一  相似文献   

14.
“分类”一课是数学新课程改革中一个新知识,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这都是一个新的过程。笔者在组织教学中力图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感受单一分类的含义,正确分类。  相似文献   

15.
邹飞丽 《英语广场》2023,(5):124-128
为解决高三英语读写课耗时低效的问题,本文应用“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进行读写课教学实践,即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教师收集课前习作并批改,针对课前习作问题,制定评价标准;课上,师生按照评价标准对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进行口头评价,学生在习作诊断的过程中产生提升的意愿;课后,教师提供提升写作质量的输入材料,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材料,再次提升个人输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转化思想的渗透展开教学思考与实践探索:通过课前诊断了解学情,设计层次递进的课堂探究活动;通过提供方格图、箭头图等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对三类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展开实践探索,在剪拼、倍拼活动中渗透转化思想和推理意识;最终围绕课堂有效探究提炼出探究活动设计应扶放结合、学习材料选用应适切有度、对学生的探究表现应做出积极回应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蒋子峰、孟梅荣在《小学语文教学》今年第七、八期撰文介绍增强弱智儿童记忆的五种方法。1、重复学习。即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教具,引导学生在多次听、多次读的同时,多次动手操作,加深记忆。2、分类学习。把学习材料分类,一组一组地出现,要求学生学习后进行回忆。在此基础上,让两组或三组学习材料同时出现,引  相似文献   

18.
慕课可以为相对封闭的高中数学教学起到引领作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慕课需要关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基于"以时间换空间"思想为学生寻找慕课时间、让慕课发挥学习材料的奠基作用、让学生参与慕课(微视频)的设计,可以找到慕课中理想与现实统一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学习材料是教与学的媒介,是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载体,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个性化的价值取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不注意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影响了学生知识获得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选择利用学习材料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依据课标要求,以《周长》为例,探析如何有效利用学习材料。一、细读——深入研读学习材料学习材料宽度、深度的挖掘直  相似文献   

20.
吴国 《教学与管理》2011,(12):32-34
前不久外出听课,听了一年级的《认识钟表》一课,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引起了我对学习材料呈现时机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