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课改理念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求知,让数学课“兴趣化”;生生互动,交流合作,让数学课“实践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课“思维化”;运用生活,学习数学,让数学课“生活化”;学习数学,渗透思想,让数学课“情感化”  相似文献   

2.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实现“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一、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  相似文献   

3.
原德祥 《考试周刊》2009,(19):79-80
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数学生活化”,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取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围绕数学课程标准和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数学“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可以通过借鉴“生活”数学,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一个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等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如何既让数学教学亲近生活,又让教学真正服务于生活,真正实现“数学”的生活化.笔者认为:创设生活情境应着眼数学问题,组织生活化活动应着重构建数学模型,解决生活问题应着力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盲目追求热闹.狭隘地创设教学情境的现象:有的生活味浓了。数学味淡了:有的直观演示多了.数学思考少了……那种自认为是生活化、趣味化的强化创设.是为情境创设而创设。只会使庸境成了课堂的一种摆设和点缀.使教学陷入片面化、低效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要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链接点;关注学生当前生活需要,确定有意义、有价值的沟通点;创设典型的开放的生活情境,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舞台上享受具体、丰富的数学训练,发展数学智慧,内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采取情境导入“生活化”、新知探索“生活化”、实践应用“生活化”、生活技能“数学化”等措施,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加强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让小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提出“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指引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早已依托日常教学探索了生活化教学策略。文章结合笔者已有经验,阐述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三大策略:走进生活,挖掘数学素材;进入课堂,创设生活情境;回归生活,开展数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数学回归生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种基本取向,其要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问题的数学化,二是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前者强调数学的抽象与理性,后者强调数学的应用与感性。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回归生活”的意蕴所在,进而体悟数学知识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乐趣。1.情境创设: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前提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基本路径是通过数学的“生活化”情境创设,实现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4):61-62
情境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创设的特殊的教学场景,便于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辅助学生理解,驱动学生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基于教学情境的价值,我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尝试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数学学习思考;创设媒体情境,辅助数学学习理解;创设实践情境,实现数学知识应用。文章对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我的一些做法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有需求感;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实践情境,加深理解概念。  相似文献   

13.
郭力丹 《福建教育》2022,(23):54-56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实现从“生活”到“数学”的横向数学化抽象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实现从“数学”到“数学”的纵向数学化抽象过程;创设操作情境,实现从“动作”到“思维”的融合数学化抽象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如何创设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认为,应立足于数学教学情境的内涵和教育价值,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提出情境创设的原则:情境创设要有童趣,也要合理;情境创设要务实,具有实效性;情境创设要具有挑战性,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朱凤臣 《考试周刊》2012,(36):67-6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营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走进生活,让学生实践数学;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相似文献   

16.
万华德 《江西教育》2014,(10):32-3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必要的活动情境,化静的知识为动的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学习兴趣,在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及“做”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创设富有探索性的情境训练思维品质,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创设具有活动性的情境,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实践应用水平;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研究实践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仅仅让情境成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是不够的.作为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它应该能体现以下两个方面,即儿童性与逻辑性。下面,我结合“确定位置”一课前后两次情境创设的改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盲目追求热闹,狭隘地创设教学情境的现象:有的生活味浓了,数学味淡了;  相似文献   

20.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应向生活回归”、数学教学要“情境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构建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学习(或教学)情境”,以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学生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感触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这就是我们数学老师应该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