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博物馆的建筑和展览设计,必须建立在对藏品的理解之上,进而形成充分体现展品自身特色的设计风格,这样才能避免博物馆和展览出现"千馆一面"的现象。德国科隆罗马日耳曼博物馆从博物馆建设之初,即确立了以"物"为中心的设计策略,以核心藏品的展示确立博物馆建筑形式,以大型展品为纽带确立展览流线和分隔空间区域,以展品特性定制光源设计,这些做法对于中国博物馆界都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燕芳娥 《山西档案》2012,(Z1):32-34
保护和管理文物收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工作。藏品档案在博物馆藏品保管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的藏品档案在博物馆自身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博物馆的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文物藏品被博物馆陈展在特定共享空间中的必要性,即陈展实践活动将藏品转化成博物馆新认识和理念的功效。其一,藏品的基本属性决定着展览体量的陈列形式,围绕藏品与陈列空间的作用关系,分析文物藏品转型为陈列展品的过程。其二,延伸研究藏品陈列规律的重要性,探讨藏品与陈列设计的内在联系和筹办展览的陈列组织能力及其发挥的宣传功效。博物馆陈展职能必须拓宽展览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向,藏品在陈展职能应用中具有基础的陈列功用。新时代的博物馆筹办丰富多彩的展览,旨在努力为社会大众构建环境优美适宜的陈列宣传空间即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共平台。博物馆是博物馆学、历史学、考古学与其它跨界学科面向社会进行科研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的重要文化场地。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藏品的定名,是藏品科学化管理的基础工作,无论是藏品的编目、登记入帐,还是陈列展览、科学研究,都需要有定名的科学基础作准备。因此,本文拟就博物馆藏品定名的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藏品定名问题的回顾博物馆藏品定名问题的提出,是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逐渐提出的。由于藏品的定名是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的基础,各博物馆大都曾在本馆范围内作过此类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怎样给藏品确定一个恰  相似文献   

5.
当代的博物馆已成为一种公共聚集的场所,是一个涵盖了陈列展览及教育服务区、藏品库房区、藏品技术保护区、综合业务区等部分的综合体。如何更智慧地利用博物馆的空间,以吸引观众成为博物馆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博物馆管理者、策展人等在博物馆建设之初就要严肃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国土资源类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土资源类博物馆开展藏品数字化建设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本文从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出发,分别对藏品数字化信息采集、藏品数字化管理及展示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数字化的典藏、管理与展示,在节约资源与能源、优化展区空间利用、提高工作效率、信息与资源共享等方面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大力开展藏品数字化建设,永久地保存珍贵的文字、图像和影音资料,通过信息整合,提供更为便捷的藏品及相关信息实时查询、管理与共享,迅速扩大展览的受众范围,将显著增强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论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许多博物馆开始利用计算机管理藏品。计算机在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不仅实现了博物馆藏品管理工具与手段的升级换代 ,而且将引发博物馆藏品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模式的深刻变革。藏品信息将成为博物馆业务工作的新对象 ,藏品信息管理将成为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延伸和发展。对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将成为博物馆学的新课题。  一、博物馆藏品信息1 藏品与藏品信息讨论藏品信息管理 ,首先会涉及到藏品和藏品信息的概念问题。藏品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将藏品定义为 ,博物馆依据自身性质、任…  相似文献   

8.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为我们观察和认识物、人、事、理——包括博物馆的物及相关业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按照媒介的定义和特点,博物馆里的藏品和展品、博物馆展览及博物馆自身都完全符合信息存贮、加工、传播、交流等媒介特点。因此,媒介视角下的博物馆学将会为重新认识博物馆之物及博物馆的定位、功能、使命以及各项业务活动提供新的参照与启示。本文就此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和公众服务机构,首先应该让大众了解自身,这就需要重视媒体宣传的作用,以陈列展览、研究成果、藏品以及文物保护为内容,实现博物馆功能的辐射效应。文中也探讨了一些时下可行的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形象即由博物馆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化于社会和博物馆观众所反映出的总体形象,并可藉此判断博物馆的哲学导向、学术品位、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管理水平的优劣,在博物馆与观众沟通,发挥其社会作用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外在形象,即指博物馆所处外部空间环境的博物馆建筑、藏品、陈列展览设施及进行研究、保护的科研设备和从事社会教育活动的场所等以物为核心的硬件基础设施。所谓博物馆内在形象是相对于博物馆的外部形象而言,并与之相联系的博物馆服务意识、科学研究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服务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11.
包容性是博物馆的基本特质之一,尽管博物馆对外也存在排斥行为,其包容性仍在博物馆的发展中不断展现和加强。发挥博物馆的包容性特质,应做到在坚持本馆藏品政策的前提下,做到在藏品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扩大观众服务的受众范围,确定展览主题时更积极地介入社会重要议题,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中发挥其自身功能,以推动社会包容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通过丰富的文物藏品和自然标本,以特定的展览形式展示了社会前进的步伐。现在随着人类已跨入信息时代,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博物馆藏品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储存、交换、检索以及各种再加工,使大数量、快速度、高质量地博物馆藏品信息处理逐渐成为现实,这些经过处理的博物馆藏品信息,随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营销理念将博物馆的发展从收藏、展览、研究、教育等职能扩大到与大众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满足大众文化消费,以此提升博物馆的永续发展竞争力,文化产品概念应运而生。博物馆藏品是文化产业开发的特色资源,分析藏品保护与产品开发的关系,有益于在博物馆营销中趋利避害。民族专业类博物馆藏品独具特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为藏品走进大众创造更多的途径,是博物馆藏品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协调发展的很好例证。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贡献力是指博物馆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特色,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提供相应支持的能力,包含5个核心要素:藏品资源、展览资源、教育资源、研究资源和文创资源。新形势下,博物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中的贡献力日益显现,合理运用这些核心要素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博物馆的文化贡献力、教育贡献力、社会贡献力、经济贡献力。  相似文献   

15.
教莹 《中国博物馆》2012,(2):100-103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法国文化部在1945年对全国的博物馆进行了大规模整合,整合后的博物馆在藏品年代、举办展览类型方面都有较为明确的分工,然而,这一悠久的原则和秩序近年来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古典艺术博物馆开始走出自身固有领域,纷纷举办当代艺术展览,这一做法在法国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发展趋势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业务档案是博物馆在开展藏品保管、陈列展览和研究等活动中最原始、最完整的历史记录,它在博物馆的业务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业务档案的分类和内容,阐述了业务档案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业务档案的建设策略,以此来促进博物馆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档案馆越来越重视自身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建设,以开展教育活动、档案查询、档案展览等多种方式利用馆藏资源。档案馆举办展览所面临的展览场地、专业人员及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可以借鉴博物馆展览经验予以改善。档案中数量最多的是文字档案,其具有结构信息单调、难识读等特性,通过观众调查、形式设计、藏品组合及互动体验的设置能更好地诠释其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从我国省级博物馆藏品的现状和特点入手,分析了省级博物馆藏品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省级博物馆藏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省级博物馆藏品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原则。[编按]  相似文献   

19.
合作是贯穿博物馆收藏、研究、展陈、教育、文创等各方面工作的一项重要机制。就合作对象而言,既有馆际合作,又有博物馆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文化组织、企业、学校、图书馆等非博物馆对象的合作,合作内容涉及藏品、展览、研究、教育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合作模式可跨界,包括跨行业、跨地域,合作作为博物馆有效运营的重要手段,能够最大可能地激发行业博物馆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合作对博物馆,尤其是社会价值亟待彰显的行业博物馆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建设"海洋强国"与"新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级顶层战略的提出,以及古往今来华侨华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建设共享平台,推进涉海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和传承成为文博业界的新课题。对此,华侨类博物馆与航海类博物馆探索以专委会牵头展开合作成为文博业界发展的新趋势,两者在首次合作成功的基础上,积极尝试拓宽和加深在藏品、研究、展览、教育、文创等方面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且纳入自身发展规划,致力于形成伙伴关系下的常态化的长效合作机制,求得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带动行业博物馆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乃至整体实力的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博物馆展览活动日益增多,无论是国内展览或国际交流展览的次数与规模较之于过去均有显著的成长。然而,在藏品展示的过程中,为了不让参观者有走马看花的遗憾,为了使博物馆这个知识载体不落后于其它的传播媒体,如何将藏品讯息充分传达给参观者是其中核心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