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要求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要让作文来源于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让作文提升学生灵感,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达到高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教学模式随之出现。目前高中作文教学几乎普遍存在缺乏对生活元素的有机利用,机械化教学的现状。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高中作文教学必须强调作品的灵魂来源于生活元素的整合升华。因此,深入课改,促进高中作文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苏岱 《阅读与鉴赏》2006,(12):62-72
经常有同学抱怨生活单调。作文没事可写。其实不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他告诉我们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的点滴琐事,积少成多。就能汇集成章。  相似文献   

4.
作文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习作的过程是一个吸纳、感悟、内省、释放、陶冶的过程。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即作文,作文即做人,生活与作文、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那么生活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如果想写好生活作文不能生搬硬套或是随意编造。既然是生活作文就要来源于生活。要注重平时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写作时也要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多听、多想、多实践,用自己敏锐的感觉去洞察生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才能打开作文与生活的源通道,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有了一种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之重要毋庸置疑,因此,很多学生经常问我写好作文的秘诀。在我看来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说得大一点,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作文的过程。如果说作文是一棵树的话,它肯定要向生活汲取营养。要想作文长成一棵大树,单一的营养是不行的。看几本作文书,写几篇练笔,这就是很单一的做法。作文的营养一是来源于书本,二是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8.
黄现文 《文教资料》2008,(22):140-141
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来源于生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注重童话对学生的启蒙,重视小学生口头作文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什么?     
作文是生活的浓缩,是思想的展示,是个性的张扬。一、作文是生活的浓缩。作文的实质,是一个人对现实世界与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并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作文有"源头活水",写作者就要学会观察与储存生活,善于浓缩和提炼生活,进而感悟并思考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永远是作文最丰富、最本真的素材。二、作文是思想的展示。作文是思想的载体,是独立思想深厚的土壤。作文应该有写作者的思想,成为写作者思想展示的舞台。没有思想的作文,不管外表多么华丽,也只能是一具空壳。思想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挖掘,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要想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作文素材往往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经历,但好的作文不仅仅停留在生活素材的原始累积,更需要素材的提炼,否则我们写出的作文就有可能是一篇平淡无奇的庸文。  相似文献   

11.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来源于生活,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2.
作文来源于生活,开展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的同时,去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让作文返璞归真、回归生活的教学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作文素材往往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经历,但好的作文不仅仅停留在生活素材的原始累积,更需要素材的提炼,否则我们写出的作文就有可能是一篇平淡无奇的庸文。  相似文献   

14.
作文来源于生活,开展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的同时,去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让作文返璞归真、回归生活的教学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作文教学脱离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的原则,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本文对中外生活作文进行分析,并依据"生活作文"的方法,提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观察、积累习惯的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老先生的这句话十分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因此,强化体验对作文教学极为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语文的写作也是来源于生活。语文写作需要积累素材,语文的素材就像生活中做菜的原材料一样,只有在原材料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够做出好的食物。同样,素材丰富才能够写出优美的文章。因此在高中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要让作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96):37-38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作文教学似乎走向了瓶颈,尤其是在乡镇学校,作文教学现状堪忧。作文来源于生活而反映生活,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作文写作课堂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试着从作文教学的现状、生活化作文教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的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来源于生活的作文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说和写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犹如泉水,源泉丰盈永不枯竭.没有生活.作文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