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声乐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蕴含着丰富历史内涵及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深深地扎根于大众审美文化的生活之中。声乐作品鉴赏课程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声乐文化素养、声乐审美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在高校开设声乐作品鉴赏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顺应多元文化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形成健康审美观、平等价值观,拓展声乐知识,传承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2.
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内容,它是一种复合体。声乐艺术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种种特征,在艺术实践中声乐艺术受到文化的支配,同时也受到文化的制约。声乐艺术是一类艺术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理论到艺术实践,去探寻文化视域下的声乐艺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声乐艺术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与人类文化在政治制度、文化环境、价值取向和经济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丰富的联系。以声乐艺术为核心,通过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有机整合,将声乐艺术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进一步挖掘,以文化教育的观点去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到来,声乐学习成为了中老年人的新娱乐方式且学习人数在逐年上升,中老年人如何正确的学习声乐技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轻声练习是其中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通过轻声练习的方式来帮助中老年人获得演唱的基础技巧。  相似文献   

7.
群聚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在群聚理论指导下,创设环境、互补性活动、知识外部性活动应作为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切入点。指定集体课声乐教学与非指定组织活动方式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声乐课模式,是声乐教育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声乐活动中的"软"系统方法论,简单阐述"软"系统方法论在声乐教学、声乐学习、声乐表演中应用及价值,目的在于:探究声乐活动革新的措施,为国家文化传播、弘扬培育高素质人才,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以及声乐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基础上,我国的民族声乐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声乐主要形成了"声、情、美、韵"四大主要特征,其中"声"是民族声乐的前提所在,"情"是民族声乐的关键,"美"是民族声乐的精髓,而"韵"则是优秀的民族声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张辽艳 《考试周刊》2011,(38):198-199
声乐作为一门文化蕴涵极为丰富的表演艺术,不仅要展示出演唱者的技能,而且要表现出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所以,声乐艺术又是一种民族文化。而说到对声乐传统文化的继承,其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声音技巧去表现蕴涵在作品中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音乐美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声乐艺术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以明显的地域性和很强的民族性为背景,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对文化精神的不同追求,共同形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美学因素。而今天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巧后,其表现方式和不同类型就得以丰富,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和音乐内涵得到升华。歌者的演唱技巧、文化素养、精神追求、价值取向也直接决定着对作品本身的诠释。所有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形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因素,这种因素也决定了民族声乐艺术既要注重表现方式上内在与外在美的兼顾,又强调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崇尚多元化的今天,现有的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已不能满足人们内心深层意识中的视听感受,要求多样声乐形式的强烈愿望,使越来越多新的声乐艺术形式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已经开始绽放它们迷人的光彩。声乐文化的多元化是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趋势,多元化声乐艺术的表现特征是技术的多样化和文化风格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民族高等院校开设公共音乐艺术教育课程,这对提高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音乐素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培养大学生健康乐观的精神面貌及活跃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高等院校公共音乐艺术课程的构建,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胆尝试和摸索,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及教育目标等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教学中 ,教学双方都应努力做到 :以相对的观点 ,全面地认识歌唱发声中的主观感觉和技巧 ,使声乐教学更具科学性 ,并日趋完善 ,使歌唱的表现力更为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文化视野中,中国民族声乐唱法应在重视本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用开放、豁达、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层面和不同趣味的唱法的创新,以丰富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让中国民族声乐与时代接轨,与国际交融,朝着更宽广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6.
越剧在戏曲文化艺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现代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汲取越剧的经验,借鉴越剧的吐字发声、归韵、唱腔情感,可以促进民族声乐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形式,实现民族声乐教学的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戏曲元素与民族声乐相互借鉴,旨在可以更好地提高民族声乐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体系,促进中国音乐理论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于声、及于情,声情并茂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声乐教学在训练歌唱发声技术和技巧的同时应充分重视情感的培养。"情"是"声"的灵魂和生命。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首先应该以身示范起到积极的诱导作用,挖掘和诠释音乐作品深刻的内涵底蕴,激发想象、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重视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钢琴伴奏作为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内容,表达语言和歌声无法准确传达的情感,还能帮助演唱者快速进入到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情绪中,帮助演唱者准确定音、定调,使演唱者在钢琴伴奏的引领和气氛烘托中准确清晰的表达主题、丰富乐思。从而帮助演唱者提高自身歌唱水平,完善歌唱技巧、提升艺术素养。本文将针对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价值和地位进行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原因,高师声乐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受表演专业的影响,在教学中重技轻艺,文化意识淡薄。这已严重制约了高师声乐教育的自身发展,也不能适应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高师声乐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在改革中应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师范素质与专业性的关系;歌唱技能与音乐文化知识的关系;歌唱共性训练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把声乐技术教育与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好结合起来,从而使高师声乐教学更好地适应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并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