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郝娜 《记者摇篮》2010,(7):16-16
精品新闻,就是精心采访、精心写作、精心编辑出的好作品。成功的采访是写出好新闻的基础和前提。业内人士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之说,可见采访是写出新闻精品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新闻写作来源于成功的采访,这已经成为新闻业中人士的共识。新闻界的前辈们曾有“采访是新闻写作之母”、“七分采三分写”等论断。但如何取得采访成功,新闻界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览中外“大家”的采访,我们就会发现,成功的采访无一例外地都是抓住了事物发展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3.
张淑清 《新闻传播》2009,(12):43-43
新闻是靠事实说话,所谓的“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说的就是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突出位置。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聪明睿智,就是表现在特定的环境里,创造最佳的采访气氛,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采访效果。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有人说在新闻采写的整个过程中,“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种比例划分对吗?我刚搞报道不久,总感到自己的采写实践与上面的说法有矛盾,请编辑同志解答一下。云南许景宏许景宏同志: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句话是我们新闻界流行的一句行话,一般是指采访时间长于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高不开客观事实。采访是获取事实的基本手段;采访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这是新闻的一般理论和常识。“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7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要用于采访。”──这是一些专业记者的经验之谈。一篇新闻作品的定稿字数同采访的记录字数,大约为1∶10,即100字的成品至少要有1000字的素材──这是综合了许多人采写实践以后得出的比例概率。这些书本上理论化了的条文和前人的生动的经验,对于新闻爱好者来说,当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但是,纸上得来总觉浅,亲…  相似文献   

6.
金峰 《记者摇篮》2004,(5):55-55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有经验的记者都会这么说。鉴于采访决定写作的关系。如何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与沟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报刊文字报道之所以易于引起新闻侵权纠纷,可能与诸多环节有关,如主动或被动消息来源提供不完全客观信息甚或虚假信息,记者调查采访不扎实、不深入、不全面,编辑编发稿件把关不严等,都有可能为侵权行为产生累积条件.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把原始新闻素材转换成文字作品的新闻写作,即将客观发生的事实或现象用有主观倾向性的语言和特定叙事方式固定下来,难免会出现“复制”、“再现”走样的情况.“七分采,三分写”,这固然说明了前期素材采访的重要性,但“三分写”同样重要,在取得新闻素材后,对相同素材的不同写作表达方式,可能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新闻写作除了直接影响到稿件的质量和可读性外,有时可能还会牵涉到新闻侵权方面的法律问题.就避免或减少新闻报道侵权的策略而言,如何进行规范的新闻写作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业务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访对新闻写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没有细致的采访,写作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老新闻人提出新闻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灼见,可见下功夫采访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采访与写作,是构成新闻学的两个重要部分,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采访,是研究实际问题、认识客观事物、搜集新闻素材的开始;写作,是分析客观事物、消化和提炼新闻素材的加工阶段;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提高和升华。新闻界有个流行说法,叫做“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些前人的实践经验,对我们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开头讲这么一段道理,是想为后面研讨的问题作点“铺垫”。先请大家看一篇习作以及采访的全过程:蔡凤来进城怡安街里,成了人的海洋。穿红的,披绿的,漂亮的人儿多的是,可偏数他蔡凤来最显眼。…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经验的记者在谈到采访和写作的关系时认为,七分采,三分写,或者八分采,二分写,因为没有采访,就没有写作的“原料”,因此,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要靠人与人的沟通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成为关键。一、提问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作用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它在整个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刊播等过程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和决定性的。采访活动中,报道思想的明确,活动目的的确立,新闻线索的获取,采访准备的完成及访问条件的创造等,只是…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新闻写作是新闻记者将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加工成新闻成品的过程。这一点上,网络新闻的写作与传统的新闻写作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是传统的新闻写作是以“白纸黑字”的线性文本结构为主,而网络新闻的写作则是以网状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结构为主。所谓“超文本结构”,是指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而且有声音、图片、动画、甚至电影  相似文献   

12.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道理素为新闻人耳熟能详:没有亲临现场采访的新闻或者采访不到位、不深入的新闻十有八九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差不多就是个张贴着“本报讯”标签的部门工作材料。换言之,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备真实性、权威性和一定的可读性,就需要记者贴近新闻源,找到当事人进行深入采访沟通,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事实的主要手段。有人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七分跑,二分想,一分写”。还有人说:“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新闻界就有“跑新闻”、“脚板新闻”的行话。“跑”,就是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如同蜜蜂飞向花丛,钻进蜜源深处一样(据生物学家考察,蜜蜂酿1公斤蜜,须在200多万朵花上采集)。深入生活,在新闻采访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初做新闻工作的记者,特别是刚从学校门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一件成功的新闻作品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既说明了记者必须具备两大基本功,一是文字功底,二是采访技巧;同时又体现了采访在新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  相似文献   

16.
任玲 《视听纵横》2006,(6):114-115
在谈到采访和写作的关系时,有经验的记者认为,七分采,三分写,或者八分采,二分写,因为没有采访,哪来的“原料”,没有“原料”,又何以“加工”,因此,采访是报道的基础。而任何采访又离不开提问,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这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记者而言的重要性。提问犹如采访的敲门砖,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使对方开口。如果把采访对象心中之所想比喻成一个矿藏,那么提问就是挖掘的铲子。如果是浅尝辄止,点到为止…  相似文献   

17.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从这句话中足可以看出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采访既是新闻记者深入实际的过程,也是新闻记者对被采访对象认识思考的过程。从理论到实践,从新闻课堂到新闻单位,提到采访,前面都要加上两个字——深入。  相似文献   

18.
《细说消息写作及其他》一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这是北京市新闻学会顾问、新华社高级记者孙世恺撰写的第6本新闻专业书。全书55万多字,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详细说新闻写作“十八般武艺”中的“常规武器”——消息写作即一条消息从头到尾及其“组成零件”怎样写作。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谈谈新闻采访的一些方式方法及其经验。因为,写好消息首先要在采访上下功夫。第三部分,主要收入作者采写首都文化名人和名胜古迹的种种心得作品。第  相似文献   

19.
刘以农  尹抒 《新闻窗》2009,(5):41-42
新闻业内流行一句话:“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充分说明采访对于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性。而采访主要又是依靠提问来完成的。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一名优秀的记者,他的提问如同一名高明的心理按摩师,其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把自己的政治水平、社会阅历、学识口才、聪敏机智甚至是主见和理解等等,都融会贯通到提问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七分采,三分写”是新闻写作的正常现象。但实际上,人们往往容易犯“重写轻采”的毛病。回想我初搞新闻写作时,就不大重视采访,把事情看得很简单,以为采访嘛就是走出去,看一看,问一问,搜集几个事例,把它笔录下来,然后就回到办公室匆忙执笔,关门“造”文。这样,虽搜索枯肠,绞尽脑汁,但仍难奏效,终究常常是逃不出夭折的结局。后来,我总结教训,自觉地实行“倒三七”,着力在“七分采”上下苦功。业余作者总是从“业”之“余”之中挤出时间搞采访的。就这,采访前我也要花时间作充分准备,它包括明确采访目的,熟悉采访对象,学习有关政策,准备一些问题,设计采访方案等。这样做就大大地提高了采访效率,减少采访的盲目性。另外,我还逐个研究每位访问对象的心理,提高访问的针对性。为了采写(杨苹莉搭拐杖读完高中》一文,我精心设计方案,先从侧面了解促使她带着伤残而不辍学的有关情况,又先后采访了该生读过书的两所学校以及其父母和弟妹。“磨刀不误砍柴工”。由于采访工作做得比较扎实,给写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当晚我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